加油站常用油气回收工艺 :
1、吸附法油气回收
工艺原理:生产过程中从密闭鹤管收集系统管线来的汽油挥发气,经凝缩罐分离出其中游离液滴后,进入吸附罐A,挥发气中的汽油被吸附剂吸附在孔隙中,空气则透过床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罐顶部排放口经阻火器后排至大气。当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顶部即将穿透前,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调整好的时间,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B进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转入再生阶段,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至绝压15KPa以下,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剂孔隙中的汽油被脱附出来[2]。为了保证床层中的汽油被尽可能清除干净,在后期引入少量空气对床进行吹扫。吸附剂床层设置有上、中、下多个测温点。吸附剂吸附汽油时,由于吸附热的作用,床层温度会升高,当床层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控制系统会及时报警,必要时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关闭油气进口阀门,以确保安全。吸附剂脱附汽油时,为吸热过程,床层温度又会下降。吸附罐进口油气管线及尾气排放管线均设有阻火器,在尾气排放管线上还可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真空泵机组采用液环式、闭环系统。脱附、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富气)进入真空泵后,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分离器设置有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当液位超过高限时,自动排液;工作液液位过低时,补液电磁阀打开。真空泵产生的热量由工作液循环管线上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3]的油气(富气)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温汽油吸收。从罐区来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经填料与自下而上的油气进行充分接触,由于液体分压低、流量较大,相平衡分压比油气分压低,大部分的油气不能继续以气相存在,高浓度油气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气总管,送入吸附罐进行循环吸附。
工艺要点:要精心筛选出适合汽油挥发气反复吸脱附场合的吸附剂,由于硅胶吸附挥发气中绝大部分的汽油,且温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对微量的汽油可进一步吸附,但温升较大,有着火燃烧隐患;所以吸附剂床层可分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通过分层铺放从而避免两者缺点,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尾气浓度低的优势。
工艺设备选择:对于吸附油气装置选择上则要参照如下标准:
① 油气进口管线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报警、联锁;
② 吸收塔设置液位报警、联锁;
③ 系统要设置阻火器及切断阀,进出装置的汽油管线上要设有自控阀门,故障或停机状态使汽油不再进入装置;
④ 吸附剂床层要多处设置温度报警、联锁,在床层温度进入危险范围以前就自动切换进入脱附状态,确保安全;
⑤ 所有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均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采用严格的防爆设计、选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
流程及工艺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统来的油气(轻烃组分与空气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轻烃被吸附在炭层上,除去了大部分轻烃后达标的尾气由炭吸附罐顶部排至大气。吸附饱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轻烃被解吸,并送至超低温冷凝单元。先由超低温冷凝机组第一级预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气,再继续由第二级冷至-40℃,将大部分轻烃冷凝成液态油,暂存于贮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气体,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气由回收碳罐顶部排至大气[4]。将“吸附、冷凝”两种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又充分发挥了吸附法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加油站要尽量采用增强型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尽量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工艺方案,从而找到最佳的油气回收解决方案。各种回收方法适用不同的场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适用加油站。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在维护时应注意的方面如下: (1) 油气回收加油机配备的加油枪及输油胶管均为同轴 双层设计结构,在加油的同时进行油气回收。
平时要注意对 枪体的清洁保养,避免不正当操作造成枪体的拉伤;同时要 注意输油胶管的保护,避免车辆碾压。 (2) 当发生系统报警时,首先应仔细辨认系统监控器的 报警类型,如为系统真空度过高报警,则可适度调整真空泵 或油气回收枪以恢复系统正常工作,该项工作需要厂家技术 人员进行调整,并重新测试回收比率;如果排气管线压力过 高报警,则应及时检查通气管的机械呼吸阀是否机械性 卡死。
(3) 因意外拉断加油机输油胶管相连的拉断阀时,一般 将阀体上的备份销重新安装即可。不可用普通的加油机拉断 阀替代。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油库油气回收指油库挥发油气和鹤管装车油气通过主管道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
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系统。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系统作用是在油罐车装卸过程中,实现全封闭气体回收,限制油气向大气中排放。
即是在油罐车与储油槽之输油管及油气回收管连接成一密闭之油气回收管路。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中。
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油品输入时会因液面震荡起伏而增加油气的挥发与逸散,因此注油管必须深入油面下方,以减少液面扰动。
油气回收管开口处是装置有特殊开启功能设备,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管线正确连接至油槽时,回收口才会开启,同时将排气管关闭,使油槽的油气能完全由回收口回油罐车内。油气回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罐底部的快速接头和帽盖,手动或气动阀,弯头、无缝钢管;穿过罐体底部和顶部的无缝钢管,或外部管路连接系统;罐顶部的弯头,手动或气动阀,胶管,并联主管,返入罐体内的弯头等。
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硅胶或活性纤维等吸附剂对油气/空气混合气的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油气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油气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压脱附或蒸汽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而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空气的吸附力非常小,未被吸附的尾气经排气管排放。
优点:吸附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低,可达到很低的值。缺点: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活性炭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国产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寿命不长,一般2年左右要换一次。
2、吸收法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一般用柴油等贫油做吸收剂。
一般采用油气与从吸收塔顶淋喷的吸收剂进行逆流接触,吸收剂对烃类组分进行选择性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经阻火器排放,吸收剂进入真空解吸罐解吸,富集油气再用油品吸收。优点: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
缺点:回收率太低,一般只能达到80%左右,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占地空间大;能耗高;吸收剂消耗较大,需不断补充;压力降太大,达5000帕左右。3、冷凝法利用制冷技术将油气的热量置换出来,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
冷凝法是利用烃类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油气中一些烃类蒸汽压达到过饱和状态,过饱和蒸汽冷凝成液态,回收油气的方法。一般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油气的温度,使之凝聚为液体回收,根据挥发气的成分、要求的回收率及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中有机化合物浓度限值,来确定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
一般按预冷、机械制冷等步骤来实现。预冷器是一单级冷却装置,为减少回收装置的运行能耗,现已开发出一种使用冷量回用的技术,使进入回收装置的气体温度从环境温度下降至4℃左右,使气体中大部分水汽凝结为水而除去。
气体离开预冷器后进入浅冷级。可将气体温度冷却至-30℃~-50℃,根据需要设定,可回收油气中近一半的烃类物质。
离开浅冷的油气进入深冷级,可冷却至-73℃到-110℃,根据不同的要求设定温度和进行压缩机的配置。
为防止卸油时的油气污染,国家最近发布了GB20951-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现有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改造可以实现加油站的一次油气回收,防止油气污染。 技术方案简述: 在地面上2.5米处并联所有汽油地下油罐排空管,并联后连接到4米处。
并联处高于油罐车以防止油罐车卸油溢出时油品通到其他油罐。 把阻火透气帽换为OPW 623 P/V阀,安装在距地面4米处,以保持地下油罐气相微小正压(75MM水柱),在卸油时油气回到微小负压的油罐车。
在其中一排气管联接三通,出口安装OPW 1611AV-1605 3”油气回收密封接头和OPW 1711T 接头密封防尘盖。 罐车和地下油罐油气回收管采用轻质透明Goodyear 3”软管,每米仅重1KG,便于操作。
油气回收管一端使用OPW 633CV-AL3030和排气管OPW 1611AV-1605 油气回收密封接头配合,油气回收管另一端使用OPW 633CV-AL3030/AL4030和油罐车油气回收管接头OPW 611T-AL40 油气回收密封接头配合。此配套密封接头有特别顶开装置,在连接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油气泄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