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最近在做这个事儿,需要出图的我加上星号。同时在工艺设计中工艺系统通常需要完成七版PI图设计,即A、B、C、D、E、F、G版PI图设计;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应完成A、B、C、D版PI图设计;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应完成E、F、G版PI图设计。
工艺专业设计需要出具以下内容图纸或说明
1. 工艺流程图(PED或PE图) ★
2. 物料平衡表及工艺操作要求
3. 建议设备布置图(平面、立面和工艺生产所需的公用物料站以及必要的安全设施位置) ★
4. 工艺设备表
5. 容(塔)器工艺数据表及简图 ★
6. 特殊设备工艺数据表及简图 ★
7. 泵工艺数据表
8. 压缩机、鼓风机、换热器等工艺数据表
9. 工业炉工艺数据表及简图 ★
10. 化学分析条件表
11. 催化剂汇总表、化学药品汇总表
12. 工艺说明书
13. 工艺控制要求(包括:集中、就地检测、指示和控制等)
14. 各类设备(如:塔、容器、换热器、反应器、工业炉及特殊设备等)的压力降
15. 安全备忘录
16. 工艺专业提出系统开停车的公用物料用量、规格及其他外部条件(如:水、电、气)等
17. 工艺计算所需的物性数据,如:粘度、密度、粒度、表面张力、绝热指数、相对湿度等
18. 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水、气平衡图(或表) ★
19. 操作原则(开车计划、开停车与事故的处理步骤)
20. 工艺生产中对于暖通专业的要求
21. 工艺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备忘(水、气、土壤、噪声),必要时需补充环保治理方面的工艺流程
22. 其他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
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
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
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
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
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
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四、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 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肋厚。
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
如柱表中常说明: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
1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 12、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五、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主要从有利于该工程的施工、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有利于工程美观三个方面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 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①结构平面上会出现连续框架梁相邻跨度较大的情况,当中间支座负弯矩筋分开锚固时,会造成梁柱接头处钢筋太密,捣砼困难,可向设计人员建议:负筋能连通的尽量连通。
②当支座负筋为通长时,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宽较小的梁面钢筋太密,无法捣砼,可建议在保证梁负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各跨梁宽一致,只对梁高进行调整,以便于面筋连通和浇捣砼。 ③当结构造型复杂,某一部位结构施工难以一次完成时,向设计提出:砼施工缝如何留置。
④露台面标高降低后,若露台中间有梁,且此梁与室内相通时,梁受力筋在降低处是弯折还是分开锚固,请设计处理。 2、从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图意见。
①当设计天花抹灰与墙面抹灰相同为1:1:6混合砂浆时,可建议将天花抹灰改为1:1:4混合砂浆,以增加粘结力。 ② 。
一、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1. 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1) 图纸幅面和格式
2) 比例
3) 字体
4) 图线及画法
5) 尺寸标注法
二、投影法与三视图
1. 物体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形成
2)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2. 物体上的线和面在三视图中投影
1) 物体上的直线
2) 物体上的平面
三、机件的表示法
1. 视图
1) 基本视图
2) 向视图
3) 局部视图
4) 斜视图
2. 剖视图
1) 画剖视图应注意的几点
2) 剖视图的种类
3) 剖切面的种类
3. 断面图
1) 断面图的种类
2) 断面图的标注
4. 其他表示法
1) 局部放大图
四、常用机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
1. 螺纹及表示法
1) 螺纹的形成
2) 螺纹各部分的名称及要素
3) 螺纹的规定画法
4) 螺纹的标注及标记
2. 螺纹紧固件及表示法
1) 螺纹紧固件
2) 螺纹紧固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3. 齿轮及表示法
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计算式
2) 圆柱齿轮的画法
4. 其他常用机件与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
1) 键
2) 销
3) 滚动轴承
4) 弹簧
五、零件图
1.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1)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及标注形式
2)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1) 表面粗糙度
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3)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图样表示法
六、装配图
1. 装配图的表示法
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1)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2) 装配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3.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和标题栏
1) 部件序号
2) 明细栏和标题栏
1)3x1.5和3x0.5是指槽宽x深度(深度是以较小轴径为准);变径未标注倒角的,一般会在图纸右上角注明“未注倒角XXXX(如未注倒角1.5x45°)"或者在下方技术要求里有”未注倒角xxx或锐边倒钝“之类的说明。
2)方框里的标注是指形位公差,箭头是跳动公差符号,A-B是公共基准,即分别以A所在的外圆中心和B所在的外圆中心组成公共基准,A、B基准对应的外径相等,应该是装轴承的位置,所以要求轴承位置的同轴度为最高,故以此为公共基准;
3)三道杠的是形位公差中的位置公差对称度符号,表示键槽两侧(工作面)相对于公共基准的对称度为图纸所示;
4)对号0.8是粗糙度的标注方式和粗糙度等级。粗糙度符号是打不出来的。表示粗糙度为Ra0.8。这个等级的粗糙度一般需要磨削才能达到。粗糙度数值越小,则表面越光滑,反之则越粗糙。粗糙度从大到小基本按0.5倍四舍五入递减。如Ra50、Ra25、Ra12.5、Ra6.3、如Ra3.2、Ra1.6、Ra0.8、Ra0.4等。
这些都是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制图是一种工程语言,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才能读懂图纸。
您如学机械制图基础,且看下面这本书是否适合于你。
《机械制图》 图丛书名: “十一五”技能型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作 者: 洪有伦,唐丽君 主编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目录】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制图的基本规格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1.1.2 字体 1.1.3 比例 1.1.4 图线 1.1.5 尺寸注法 1.2 几何作图 1.2.1 等分线段 1.2.2 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1.2.3 斜度和锥度 1.2.4 圆弧连接 1.2.5 椭圆画法 1.2.6 圆的切线 1.3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1.3.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3.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3.3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3.4 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与步骤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法及三视图 2.1.1 投影法的分类 2.1.2 正投影的特性 2.1.3 三视图的形成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3.1 直线的投影 2.3.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2.3.3 点与直线 2.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2.4.3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第3章 基本体 3.1 基本体的投影 3.1.1 平面立体 3.1.2 曲面立体 3.2 截断体 3.2.1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3.2.2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3.3 相贯体 3.3.1 表面取点法 3.3.2 辅助平面法 3.3.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4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1.1 轴测图的形成 4.1.2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4.1.3 轴测图的种类 4.1.4 轴测图的性质 4.2 正等测轴测图 4.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4.2.2 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4.2.3 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4.3 斜二测轴测图 4.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4.3.2 斜二测图的画法 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5.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5.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5.1.3 形体分析法 5.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2.1 形体分析 5.2.2 选择主视图 5.2.3 确定绘图比例和图幅 5.2.4 绘制底图 5.2.5 检查、描深 5.3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5.3.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5.3.2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5.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4 读组合体的视图 5.4.1 读图的基本知识 5.4.2 读图的基本方法 第6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6.1 视图 6.1.1 基本视图 6.1.2 向视图 6.1.3 局部视图 6.1.4 斜视图 6.2 剖视图 6.2.1 剖视图的概念 6.2.2 剖视图的种类 6.2.3 剖切面 6.2.4 剖视图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6.3 断面图 6.3.1 断面图的概念 6.3.2 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 6.4 其他表达方法 6.4.1 局部放大图 6.4.2 简化画法 6.5 综合应用举例 6.6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7章 常用机件的规定画法与标记 7.1 螺纹与螺纹紧固件 7.1.1 螺纹 7.1.2 螺纹紧固件 7.2 齿轮 7.2.1 圆柱齿轮 7.2.2 直齿锥齿轮 7.2.3 蜗杆与蜗轮 7.3 键与销 7.3.1 键 7.3.2 销 7.4 滚动轴承 7.4.1 滚动轴承的结构与分类 7.4.2 滚动轴承的画法 7.4.3 滚动轴承的代号与标记 7.5 弹簧 7.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7.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第8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概述 8.1.1 零件图的作用 8.1.2 零件图的内容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8.2.1 主视图的选择 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3.1 尺寸基准的分类 8.3.2 标注尺寸的基本原则 8.3.3 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4.1 技术要求的内容 8.4.2 表面粗糙度 8..3 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8.4.4 极限与配合 8.4.5 形状与位置公差 8.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8.5.1 铸造工艺结构 8.5.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8.6 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8.6.1 轴套类零件 8.6.2 轮盘类零件 8.6.3 叉架类零件 8.6.4 箱体类零件 8.7 零件测绘 8.7.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8.7.2 零件尺寸的测量 8.8 读零件图 8.8.1 阅读零件图的目的 8.8.2 读图的方法与步骤 第9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概述 9.1.1 装配图的作用 9.1.2 装配图的内容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9.2.1 规定画法 9.2.2 特殊画法 9.3 装配图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 9.3.1 尺寸标注 9.3.2 技术要求 9.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9.4.1 零、部件序号 9.4.2 零件明细栏(表) 9.5 常见的装配结构 9.5.1 装配工艺结构 9.5.2 常见装置 9.6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9.6.1 部件测绘 9.6.2 装配图的画法 9.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9.7.1 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9.7.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10章 表面展开图 10.1 表面展开图的基本知识 10.2 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10.2.1 直角三角形法 10.2.2 旋转法 10.3 平面体制件的表面展开 10.4 圆柱管制件的表面展开 10.5 圆锥管制件的表面展开 10.6 异形管接头的表面展开 10.7 绘制展开图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0.7.1 接缝位置的确定 10.7.2 板材厚度对制件加工的影响 10.7.3 咬口形式及余量 第11章 房屋建筑图 11.1 概述 11.1.1 房屋的组成 11.1.2 房屋建筑图的分类 11.2 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 11.2.1 建筑制图的基本标准 11.2.2 建筑制图的有关规定 11.3 首页图和总平面图 11.3.1 首页图 11.3.2 总平面图 11.4 建筑平面图 11.4.1 平面图的基本要求及表达方法 11.4.2 平面图的阅读 11.5 建筑立面图 11.5.1 立面图的基本要求及表达方法 11.5.2 立面图的阅读方法 11.6 建筑剖面图 11.6.1 剖面图的基本要求及表达方法 11.6.2 剖面图的阅读 11.7 建筑详图 11.7.1 概述 11.7.2 详图的阅读方法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采用最新《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写的。全书共分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