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药化更贴近些,不知道你要的是专业知识还是只是了解这方面的药,我根据自己的知识草草作答吧
能与乙酰胆碱(为胆碱能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为胆碱受体。胆碱受体有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胆碱受体)以及烟碱型胆碱受体(N胆碱受体)
M胆碱受体激动药主要有:1、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血管扩张,减慢心率等等。作用于胃肠道:兴奋胃肠道等等。还有作用于其他的)无临床实用价值
2、醋甲胆碱:临床上主要用于口腔黏膜干燥症
3、毛果芸香碱:临床用于青光眼,虹膜炎
N胆碱受体激动药主要有:烟碱(尼古丁)可兴奋自主神经节和神经肌肉接头的N胆碱受体。
α受体激动药 αβ受体激动药 β受体激动药 都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按其对不同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而分为以上三类。
α受体激动药主要有:1、去甲肾上腺素,临床用于休克、药物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
2、间羟胺,临床上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
αβ受体激动药主要有:1、肾上腺素,临床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2、多巴胺,临床用于各种休克
3、麻黄碱:临床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轻症的治疗;消除鼻粘膜充血所引起的鼻塞;等等
β受体激动药:1、异丙肾上腺素,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2、多巴酚丁胺 临床用于治疗休克
呵呵,2年前学的了,可能不是很准确,建议你搜一下相关课件看看。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可以找我。QQ:122631733
部分药理学概念总结 [] 部分药理学概念总结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称药物效用动力学.药动学:研究在机体的影响下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称药物代谢动力学.副作用:是指药物产生防治作用的同时,出现与防治作用无关,但也无大危害的作用.调节麻痹(痉挛):睫状肌上的M受体被阻滞(激动),睫状肌松弛(收缩),悬韧带拉紧(松弛)使得晶状体屈光度降低(加大),眼睛视近物模糊(清楚),视远物清楚(模糊),这种视力调节障碍称.肝药酶诱导剂(酶促剂):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药物.肝肠循环:某些药物从胆汁排入小肠,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另一部分由肠道重吸收叫做肝肠循环.这类药物存在时间长.不良反应:凡是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使病人产生不利的反应,统称.半衰期:血浆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首过效应: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道黏膜、肝脏时被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药效降低,此现象称.治疗量: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小或不明显的剂量.吸收极量:出现疗效最大的极量.安全范围:临床上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称药物的安全范围.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治疗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学效应.抗生素:某些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也称安全系数. 有机磷中毒的表现及如何救治:表现:轻者以M样作用为主,中度中毒可同时兼有M样作用和N样作用.严重中毒除M样、N样作用外,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样症状:眼(缩瞳,视力模糊,眼痛);腺体(分泌增多,流涎和出汗);呼吸SY(呼吸困难和肺水肿);胃肠道(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泌尿SY(小便失禁);心血管SY(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N样症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N1受体兴奋,在各器官表现不同.①在胃肠道、腺体、眼等方面,胆碱能神经占优势,因此神经节兴奋的结果与M样作用一致.②在心血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常表现为心收缩力加强,血压上升.骨骼肌运动终板N2受体激动则表现为肌束颤动.常见小肌束如眼睑、颜面和舌肌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严重者可出现肌无力,甚至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中枢症状:先兴奋,后抑制作用,不安,失眠,震颤,谵妄,昏迷,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救治:1措施:移离毒物现场,用温水清洗毒物,洗胃,导泻;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2抢救药: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氟磷定加阿托品. 氯丙嗪的作用和应用.试用受体理论解释CPZ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作用:一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CPZ竞争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D2-R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2安定(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α受体).3镇吐(小剂量CPZ可抑制延脑第四脑室底部及后区的催吐化学感受区,阻断CTZ的D2受体,大剂量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4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5加强中枢抑制药.二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CPZ阻滞α-肾上腺素受体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能直接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较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与不良反应有关,可引起口干,便秘和视力模糊等副作用.三对内分泌系统阻断下丘脑垂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使催乳素分泌增加 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抑制促性腺体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抑制排卵,使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应用:1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也可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症状.2防治呕吐.3人工冬眠与低温麻醉.不良反应: 1见于用药或长期用药在药理作用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常见困倦嗜睡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悸鼻塞射精障碍及体位性低血压.长期用药可致乳房增大,闭经和生长减慢等.2锥体外系反应:CPZ阻断#####通路的D2-R,结节-漏斗通路D2R,影响内分泌系统. 简述利尿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应用:利尿药是作用于肾脏,促进体内电解质和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常用利尿药根据其作用强度及作用部位可分为:1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依地尼酸)机理:作用于支粗段髓质部及皮质部,抑制Na+ -K+-2Cl-共同转运系统.应用: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中效利尿药(噻嗪类)机理: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抑制Na+,Cl-共同转运载体.应用:轻中度水肿,高血压,尿崩症,特发性高钙尿症和肾结石.3低效利尿(螺内酯、氨苯蝶啶、乙酰唑胺)机理: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竞争性拮抗醛固酮受体,产生与醛固酮相反的作用(排钠留钾).应用:较少单用.1与醛固酮增多有关的顽固性水肿2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 阿司匹林作用机理:1解热机理:抑制PG合成酶—中枢内PG合成下降-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解热.2镇痛机理:抑制损伤和炎症局部PG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减轻疼痛,对炎性疼痛作用显著(主要慢钝痛).3抗炎抗风湿机理:抑制PG合成酶(COX)-PG合成下降-炎症下降.应用:1解热镇痛抗风湿:感冒发热等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月。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很多学员觉得药理学很难理解,因为好多药物的药理性质以及临床应用都很相似,很难去记忆。
针对这种情况,好学教育医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药理学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1、不良反应:(1)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3)后遗效应: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留的药理效应;(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5)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过程而发生的一类免疫反应;(6)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2、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3、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肝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过消除;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过消除;胃肠道外给药时,肺成为首过消除器官。
4、药物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1)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2)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3)大多数药物为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此类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半衰期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4)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经过5个半衰期后,消除速度和给药速度相等,达到平衡。 5、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1)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2)半衰期不定;(3)只有少数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方式。
1、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常规药物; (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解毒; (5)禁用于机械性肠或泌尿道梗阻患者。 2、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休克;上消化道出血。
3、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 (2)过敏反应; (3)支气管哮喘; (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4、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3)心脏骤停。
5、局麻药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不用于表面麻醉; (2)利多卡因: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3)丁卡因:常用于表面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6、镇静催眠药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作用;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7、左旋多巴临床应用: (1)各种类型的帕金森病,但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 (2)先改善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症状,对痴呆症状效果不明显; (3)肝昏迷: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肝昏迷。 8、氯丙嗪临床应用: (1)对以阳性症状为主的Ⅰ型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以阴性症状为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差; (2)对呕吐和顽固性呃逆有效,对晕动症无效; (3)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
9、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反应: (1)帕金森综合征; (2)静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4)此外,长期服用氯丙嗪后,部分患者还可引起一种特殊而持久的运动障碍,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口-面部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广泛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停药后仍长期不消失。 广西执业医师考试交流 281166280 广西执业药师考试交流 233677378 地址:南宁市大学明秀路口城市碧园2栋102(广西大学正门对面) 联系电话:15977195802 / 0771-2376080 QQ:123412446 联系人:覃老师(覃泽龙校长) 好学教育南宁学习中心为您服务!疑问或报班请联系 0771-2376080 ” “友情提醒:电话或QQ联系南宁分校免费索取 内部资料一份(电子版)/协议保过班免费试听账号。
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药物方面和机体方面的因素。
个体差异: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 产生的原因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
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不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不考虑如何加以调整,就难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反应的治疗目的。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剂型 1. 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
2. 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3. 生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
因此需要用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作为比较标准。不同药物剂型,其中药物剂量不同,应用时亦应注意区分选择。
硝酸甘油静脉注射5~10μg,舌下含锭0。2~0。
4mg, 口服2。 5~5mg,贴皮10mg,剂量相差更大。
4. 缓释制剂 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口服缓释片剂或胶囊每日一次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一天。
肠外给药除一般油溶长效注射剂。 5. 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例如硝酸甘油贴皮剂每日贴一次。匹鲁卡品眼片置结膜囊内每周一次。
子宫内避孕剂每年放置一次。保证长效,方便了病人。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
固定剂量比例的复方制剂虽然应用方便,但针对性不强,较难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
在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⑴吸收:空腹服药吸收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
促进胃排空的药能加速药物吸收,抑制胃排空药如抗M胆碱药能延缓药物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基本上没有特异性禁忌。
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吸收却不少见,如四环素Fe2+,Ca2+等因络合互相影响吸收。 ⑵血浆蛋白结合:对于那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分布容积小的、安全范围窄的及消除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致作用加强,如香豆素类抗凝药及口服降血糖药易受阿司匹林等解热止痛药置换而分别产生出血及低血糖反应。
⑶肝脏生物转化:肝药酶诱导药如苯巴比妥、利福平、苯妥英及香烟、酒等能增加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减弱。 肝药酶抑制药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等能减慢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加强。
⑷肾排泄:利用离子障原理,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自肾排泄,减慢碱性药物自肾排泄。反之,酸化尿液可加速碱性药物排泄,减慢酸性药物排泄。
水杨酸盐竞争性抑制甲氨蝶呤自肾小管排泄而增加后者的毒性反应。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⑴生理性拮抗或协同:服用催眠镇静药后饮酒或喝浓茶或咖啡会加重或减轻中枢抑制作用,影响疗效。
抗凝血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合用可能导致出血反应。 ⑵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许多抗组胺药,酚噻嗪类,三环抗抑郁药类都有抗M胆碱作用,如与阿托品合用可能引起精神错乱,记忆紊乱等,β-受体阻断药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等。
⑶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儿茶酚胺再摄取,可增加肾上腺素及其拟似药如酪胺等的升压反应,而抑制可乐定及甲基多巴的中枢降压作用。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小儿 特别是新生儿与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
新药批准上市不需要小儿临床治疗资料,缺少小儿的药动学数据,这是主要困难。新生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水盐转换率较快;血浆蛋白总量较少,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肝肾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药物清除率低,在半岁以内与成人相差很多;小儿的体力与智力都处于迅速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等都应引起用药注意,予以充分考虑。
2.老人 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人。老人实际年龄与其生理年龄并不一致,即老人生理功能衰退的迟早快慢各人不同,因此没有按老人年龄计算用药剂量的公式,也没有绝对的年龄划分界线,老人对药物的吸收变化不大。
老人血浆蛋白量较低,体水较少、脂肪较多、故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偏低,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小而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大。 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故药物清除率逐年下降,各种药物血浆半衰期都有程度不同的延长,如在肝灭活的地西泮可自常人的20~24h延长4倍。
又如自肾排泄的氨基甙类抗生素可延长2倍以上。以药效学方面,老人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如中枢神经药物易致精神错乱,心血管药易致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非甾体抗炎药易致胃肠出血,抗M胆碱药易致尿潴留、大便秘结及青光眼发作等。
二、性别 1.妇女月经期不宜服用峻泻药和抗凝药以免盆腔充血月经增多。 2。
妊娠第一期胎儿器官发育。
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很多学员觉得药理学很难理解,因为好多药物的药理性质以及临床应用都很相似,很难去记忆。
针对这种情况,好学教育医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药理学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1、不良反应:(1)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3)后遗效应: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留的药理效应;(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5)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过程而发生的一类免疫反应;(6)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2、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3、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肝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过消除;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过消除;胃肠道外给药时,肺成为首过消除器官。
4、药物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1)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2)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3)大多数药物为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此类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半衰期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4)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经过5个半衰期后,消除速度和给药速度相等,达到平衡。5、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1)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2)半衰期不定;(3)只有少数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方式。
1、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常规药物; (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解毒; (5)禁用于机械性肠或泌尿道梗阻患者。 2、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休克;上消化道出血。
3、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 (2)过敏反应; (3)支气管哮喘; (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4、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3)心脏骤停。
5、局麻药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不用于表面麻醉; (2)利多卡因: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3)丁卡因:常用于表面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6、镇静催眠药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作用;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7、左旋多巴临床应用: (1)各种类型的帕金森病,但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 (2)先改善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症状,对痴呆症状效果不明显; (3)肝昏迷: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肝昏迷。 8、氯丙嗪临床应用: (1)对以阳性症状为主的Ⅰ型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以阴性症状为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差; (2)对呕吐和顽固性呃逆有效,对晕动症无效; (3)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
9、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反应: (1)帕金森综合征; (2)静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4)此外,长期服用氯丙嗪后,部分患者还可引起一种特殊而持久的运动障碍,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口-面部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广泛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停药后仍长期不消失。广西执业医师考试交流 281166280广西执业药师考试交流 233677378地址:南宁市大学明秀路口城市碧园2栋102(广西大学正门对面)联系电话:15977195802 / 0771-2376080QQ:123412446 联系人:覃老师(覃泽龙校长)好学教育南宁学习中心为您服务!疑问或报班请联系 0771-2376080 ” “友情提醒:电话或QQ联系南宁分校免费索取 内部资料一份(电子版)/协议保过班免费试听账号。
药理学单元细目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1)半数有效量系(2)半数致死量(3)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1)首过消除(2)吸入给药(3)注射给药(4)局部给药2.分布(1)血浆蛋白结合率(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4)解离度3.代谢(1)药物代谢酶(2)药酶诱导剂(3)药酶抑制剂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5.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1)半衰期(2)清除率(3)表观分布容积(4)生物利用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八、局部麻醉药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1)药理作用(2)作用机制(3)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氯氮平(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氟西汀(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纳洛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对乙酰氨基酚(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3.布洛芬(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塞来昔布(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十五、钙通道阻滞药1.分类及代表药物(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2.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十六、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1)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类(2)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Ⅲ类 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4)Ⅳ类 钙拮抗药2.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普萘洛尔(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胺碘酮(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5.维拉帕米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抗心衰的作用机制2.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利尿药(1)呋塞米的药理作用(2)呋塞米的临床应用4.强心苷(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3.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十九、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贝特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1.利尿药(1)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2.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应用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二十一、利尿药1.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噻嗪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5.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抗贫血药(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喏,祝你好运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