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是是这么出来的:(1)手捏法。这是泥塑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
(2)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
(3)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设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以及肌理效果进行装饰。
(4)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形,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而局部再用泥修接。
(5)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纸杯、报纸以及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形,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泥塑的历史 泥塑俗称“彩塑”。
起源与发展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
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
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
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
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制作工艺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
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
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地区与分布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
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
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
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
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
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是人们家居的装饰品和送礼的佳品。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
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
第一,让孩子通过与黏泥等泥工材料和工具的接触,了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知道泥既柔软,又可以黏结或任意变形;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时用的。首先,家长自己需要了解泥工活动中所使用的黏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以便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正确的选择。
例如,黏泥经济方便,但需去除杂质,和泥时加水要适量,也可加少量的盐和油,和好的泥掼熟后可封存在塑料口袋里备用;而橡皮泥干净,使用方便,价格稍贵,是孩子泥工的常用材料,但是橡皮泥冬季易发硬、夏季易发黏,因而适宜在春秋两季使用;面团则制作简单、干净,但是夏季易发馊。 第二,引导孩子学习泥工的基本技能。
如搓长、团圆、捏、挖、压扁、分泥、连接、伸拉、黏合等,运用这些基本技法可塑造出球体、卵圆体、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中空体和组合体等基本几何形体。家长在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先自己尝试塑造,再由家长示范,孩子进行模仿。
但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的技能应该是不一样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难度。例如,3~4岁的孩子可以练习搓(如搓面条、搓蜡笔等),团(如团汤圆、团乒乓球等),压扁(如制做饼干、饺子皮等)。
在这些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也可(如棒棒糖、彩色油画棒等)。 4~5岁的孩子则可以在3~4岁孩子泥工技能的基础上,增加捏边练习(如饺子、花篮边等)、综合练习(如小果盘、各式点心等),同时初步学习使用辅助材料进行泥塑活动(如用细木棒作娃娃的四肢、用模具印盖花纹等)。
而5~6岁孩子则可教难度较大的黏合技能与拉伸技能(如黏合动物的身体和四肢、拉伸大象的鼻子等)。 第三,引导孩子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一是从基本几何形体出发,可以塑造相应的立体形象。例如,将两个小的球体用小棒插接就可塑造出一只小鸡,把圆柱体一头搓细、一头搓圆就可以作成胡萝卜和辣椒等。
二是从基本技法出发,可以塑造出相应的立体形象。如捏可以塑造出碗、勺、鸭嘴等。
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后,孩子通过看图或实际生活经验便可塑造出自己想塑造的物体。 第四,引导孩子学习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
例如,用羽毛可以做公鸡的尾巴,用花纽扣在搓的长长的橡皮泥上有规则印盖图案,就变成了一条神奇的漂亮的手链。 第五,在泥塑的活动中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在捏泥时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创作,不要总是规定、限制孩子的创作内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同时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例如,孩子在玩泥时不要把泥弄在身上、桌上和其他物品上,结束后把油泥收放整齐,并将双手用肥皂清洗干净等。 第六,家长在泥塑活动中应正面评价并妥善处理好孩子的泥工作品。
泥工材料的特点决定了泥工作品追求的是粗朴、淳厚的美感,因此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泥工作品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细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孩子泥工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孩子的手工作品应保存在通风阴凉之处,若需重新使用泥料,则应与孩子商量,取得他们的同意或不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处理,例如,若孩子询问,家长则应该正面地引导:“已经展览很长时间了,我们不是要做一个新的、更有趣的、更漂亮的作品展览吗?”评价过程中要避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