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什么是缘起论?
什么是四谛?
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无常无我?
什么是三法印?
什么是三皈依?
什么是涅槃?
什么是三宝?
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什么是四念处?
什么是四禅八定?
什么是居家八法?
什么是发菩提心?
什么是五乘教法?
神通,应如何看待?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什么是丛林制度?
什么是和尚?
什么是法师?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烧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
这个在古时候应用得非常的广泛。最明显的,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旅游,总免不了要到长城去参观,你看长城每隔一段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讯息的,烽火台实在讲,就像一个香炉一样。
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什么方法传递消息呢?就用烽火,烧的是狼烟,狼烟这个密度跟一般的不一样,风不容易吹散,所以这个烟能够持久。在远处看到了,这个地方有烽火,就晓得那个地方有状况发生,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消息。
我们用这个来表法,就是用烧香,用这个表法,我们跟诸佛菩萨来传递消息,来感应道交,取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含义,我们常讲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那这个意义就深了,所以你懂得这个意义,这个烧香能够提醒你,学习的东西就更多。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条就是戒、定、慧,后面两条加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我们。
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拇指拇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轮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佛陀也”。
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
佛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
金刚部:应用右手拇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四指掐之。
羯磨部:应用右手指与四指掐之。
[苏悉地经]的记载是只有胎藏界三部:
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指皆舒而掐之。
金刚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皆舒而掐之。
[军荼利仪轨]云:以右手大指捻头指,当心拨珠,馀三指散直(这是佛部的“说法印”,亦名“持名印”,这里则为“念经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如转**状。
[无量寿仪轨]云:二手当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莲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无名指移珠,诵至最后一字移一珠。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人,我以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什么是回向” ?你可以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因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果,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有善失,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先进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
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出家的重要条件如下:
1. 信仰佛教。
2. 遵纪守法,无官司、无债务。
3.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重大残疾。
4. 完全素食
5. 没有犯边罪(就是指没有受戒后破戒)
6. 18岁以下,必须父母同意。
7. 无婚恋关系。
出家的程序:
一般决心出家的人,先找一个寺院,带上身份证到客堂,向知客师说明自己的意愿。然后寺院可能安排在寺院先做义工,或做净人(就是在寺院持戒修行,不与俗家联系),考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适合出家,考察合格后,就可以正式剃度出家,名单上报佛教协会和宗教局。就正式出家了。
出家的仪式:
仪式很简单,一般由寺院住持剃去出家者的头发,并传授沙弥戒。(传授沙弥戒仪轨,文字较多,此处省略。)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1.成年出家人称为”比丘(男)和比丘尼(女)”年幼出家人称为”沙弥(男)和沙弥尼(女)”已经皈依的在家的信徒称为”优婆塞(男)和优婆夷(女)中文译为居士”这是大体上的在家和出家二众,大都称自已为”佛弟子”.没什么对不信的人的特殊称呼,有的话就是一些称为”外道”.2.每天要做的在显宗称为”早晚课”密宗称为”加行”就是每天不断的皈依发心,读诵经文,忏悔罪业等.3.我不晓得您称的”神职人员”是哪一类,到底是我们所说的”行政管理职务”还是”学术上的地位”总之显宗大都称德高望重的僧人为”禅师或法师”密宗尊称其为”仁波切(人中之宝的意思)”.4.经典著作非常之多,只要不是伪经,全部都可称为经典,看你要从哪里入手,八万四千法门每种都可解脱,要看个人机缘,最经典每人都读的大体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楞严经””六祖法宝坛经”等等.我强烈推荐您看一下”菩提道次第广论”具体讲明了一个普通人成佛的所有道路.是密宗弟子必看的经典之一.5.佛教网站您想上的话就直接查找,我常上的是”格鲁修学社区”--http://www.gelu.org/因为我是藏传佛教徒,其他的只要是高僧大德的公开网站都很好,比如净空法师的等,我就不细说了。
游览寺庙的四大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道士应尊称为“道长”,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 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随意拍照。
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失礼的事。
简言之,心敬,身净,存善心,就够了,这是根本。详说就多了。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
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
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
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
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入 寺 须 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
受了戒的人,学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 ?不免招惹讥笑。
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边行走。入殿门里 ,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
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2、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 ,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3、阅经:寺中若有分开阅览的经典,宜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 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
衣帽等物,尤不可放在经上。 4、见僧人:见面称法师,或。
寺院僧人的日常生活要根据寺院所属的宗派而论,但 就一般而言,每天凌晨(各寺院时间不等,有三点多钟,有 四五点钟),当听到打板声起,僧人们便陆续起床洗漱,打 板声绕寺一周,钟楼的钟声便会响起,大家便会集合于大殿礼佛,钟声过后,司鼓的法师便会打鼓,鼓打三通过后,便 是早课的开始。
早课过后,根据各寺院的不同,有的早课过后早餐,有 的早课过后全寺卫生清理。在早餐时,一般寺院都过堂,过 堂时有一个施食仪式。
早餐过后,僧人们便会根据各人的分 工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寺院内都会在大殿里上大供, 供养诸佛菩萨。
有时也会有居士前来设斋打供,供养诸佛 菩萨及十方清净僧。在其他日子里,午餐同样有一个施食 仪式。
晚课的时间也是各寺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 情况下,都是全寺僧人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当听到打板声 响后便会齐集于大雄宝殿举行晚课。 晚课之后,是各人的自修时间,到了晚九点之后,全 寺归人寂静,钟、鼓声再次响起,早上是先钟声后鼓声, 晚上是先鼓声后钟声,所以称为“晨钟暮鼓”。
当最后一 声钟声响过之后,寺院大门关闭,所有人员不得再在寺院 任意走动,这个时间恰是寺院中僧众自己加功修行的最好 时间。 上面所说的是寺院僧人每日必修的课程。
由于寺院的不 同,各寺院的情况也多少差异。净土宗道场除了正常的早晚 课之外,没有其他工作缠身的僧人白天必须到念佛堂参加念 佛,禅宗寺院的僧人则必须到禅堂坐香。
有的寺院还有田地, 僧人们除了佛教必修和功课之外,还需到田地参加劳作,中 国佛教自古就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另外,当 寺院举行法会时,如禅七、水陆大法会等,寺院又会重新根 据实际安排作息时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