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几种色彩的属性 1 下一篇文章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一)色彩三属性 (1)色相 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2)饱和度 也叫纯度,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3)明度 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二)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
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
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类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
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近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 )中度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 ,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
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
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三)有关色彩的视觉心理基础知识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 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
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暖色——阳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强性的、干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线型、扩大、稳定、热烈、活泼、开放等。
冷色——阴影、透明、镇静的、稀薄的、淡的、远的、轻的、女性的、微弱的、湿的、理智的、圆滑、曲线型、缩小、流动、冷静、文雅、保守等。 中性色:绿色和紫色是中性色。
黄绿、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产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紫、蓝紫等色使人联想到花卉、水晶等稀贵物品,故易产生高贵、神秘感感觉。
至于黄色,一般被认为是暖色,因为它使人联想起阳光、光明等,但也有人视它为中性色,当然,同属黄色相,柠檬黄显然偏冷,而中黄则感觉偏暖。 (2)色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3)色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
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
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4)色彩的前、后感 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
①、色彩由三个方面形成。
1、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彩。
2、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3、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②、色彩又分三个类型
1、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
2、固有色:是指物体自己本身的固有色。
3、环境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反射到物体上的颜色。
③、色彩的三个属性
1、色相:是指颜色、色彩的显著特征。
2、明度:是指颜色、色彩的明暗和深浅。
3、纯度:是指颜色、色彩的鲜艳度和饱和度。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
1、纸张:水粉纸、图画纸均可(有裁现成的4开,也可买全开的自己裁)。
2、画笔:水粉笔6支(1、3、5、7、9、11号各1支)、
油画笔6支(2、4、6、8、10、12号各1支)。
3、笔洗:小塑料水桶(涮笔用)。
4、抹布:小方毛巾。
5、画箱:即工具箱。
6、颜料:瓶装(浓缩色)、锡管装(牙膏式)2种任选。
7、调色盒:塑料的32色、24色2种任选。
8、其它:油画刀(抠色用)胶带、图钉。
9、颜料在调色盒中的排列:
(1)、32色排列:
白色 白色 土黄 土红 赭石 熟褐 墨绿 橄榄绿
柠檬黄 淡黄 肉色 桃红 青莲 普蓝 深绿 中绿
中黄 橘黄 大红 玫瑰红 群青 酞青蓝 翠绿 浅绿
橘红 朱红 深红 紫罗兰 钴蓝 湖蓝 粉绿 淡绿
(2)、24色排列:
白色 土黄 土红 赭石 熟褐 橄榄绿 深绿 翠绿
柠檬黄 淡黄 朱红 玫瑰红 桃红 群青 普蓝 中绿
中黄 橘黄 大红 深红 紫罗兰 钴蓝 湖蓝 粉绿
关于水粉画中“对比”与“统一”知识的详解。
对比包括:明度对比 彩度对比 色相对比 空间对比 虚实对比 冷暖对比
干湿对比 色块对比 厚薄对比
统一包括:明度统一 彩度统一 色相统一 冷暖统一
色彩表现空间不难,这样做:
1从明度上拉开.近处亮,远处暗(或者相反也行);
2从冷暖上拉开.近处暖,远处冷(或者相反也行);
3从纯度上拉开.近处纯度高(鲜艳一些),远处纯度低,灰一些,(或者相反也行);
4从虚实上拉开.近处实,远处虚;
5从用笔上拉开.近处用小笔刻画,塑造,远处用大笔概括;
6从技法上拉开.近处用干画法画,塑造,远处用湿画法画;
7从强弱上拉开.近处对比强,远处对比减弱.
水粉画技法分为干画法\湿画法和干湿结合法.
1干画法的优点是利用覆盖力强的特点,画得厚,用干色互相重叠,覆盖,形成强烈效果.适合画近处和亮部.
2湿画法的优点是利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特点,画得薄,类似水彩的画法,使颜色之间自然过度体现水味.适合画远处和暗部.
3干湿结合法是界于两者之间的画法,具有前两种画法的共同优点.
LZ好,关于色调呢,你可以通过构图来确定,比如 如果画面里面蓝色衬布占了超过二分之一,你就可以考虑用冷色调。
暖色调同理【当然在美院里面有可能超常规,用色调来强调个人感受,我们现在显然不需要】 关于怎么调色呢,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当然要自己去尝试,画画是手上活,尽量把颜色调到说不出名字来就好,因为生活里大多都不是纯色,所以要不断调,这样也是培养你的调色能力【我个人喜欢这样,就是在调色板上一块范围调冷色,一块范围调暖色,不乱七八糟涂调色板上,有时候笔上的颜色可能没调太准可能要稍暖一点或冷一点,就不需要把笔洗干净在调,直接却暖就在原先的那块颜色上扫上些颜色,可能有点难理解】,颜料先买文萃吧。比较便宜,适于初学者,LZ,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把基本功练扎实。
别想着突飞猛进,素描一定要把形画准,色彩一定要色彩丰富,画面里应该有你自己的感受。
刚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上美术课时,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绘画着色时通常用水彩笔、蜡笔等材料,这样既可以较快认识颜色,并可以很好的完成作业,教师相应的完成教学内容。
但生活中色彩是千变万化的,相对的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更进一步了解自然色彩的机会。反而养成了一些陋习,比如,以致有些学生依靠水彩笔来作画。
进入中年级,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调色方法,选用颜料着色,可以说颜料着色的要求比低年级上了一个台阶。学生一方面对用颜料充满新奇感,一方面在具体操作时,觉得相当困难,很多人不愿意使用颜料认为这样会‘画’得难看,以至于对色彩及颜料的使用望而却步! 在教学中学生刚接触颜料作画时的几课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一些畏难情绪尤其应该值得注意。
所以教学中对此应有足够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色习惯对以后的教学是相当有利的,一般说来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性能介绍。
在教学中要详细介绍工具材料性能,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颜料作画首先要对工具材料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在使用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根据学生特点,作画时往往不能一笔画到位也不要一步到位,有些色块需要涂改,还有的容易画出格,这些都要用较厚稠的颜料把它覆盖掉重来,所以不易选择透明的水彩颜料,宜选择水粉颜料为好。 ⑵要准备大小两支毛笔,大的以羊毫为好,可以蘸很多颜料,适宜平涂画大的色块;小的以硬毫为好,适宜勾勒出光滑、细挺的线条。
⑶调色盘要保持整洁,洗笔的水要保持清洁,画笔要洗干净以免影响调色效果。 ⑷统一颜料色相称谓,或者认识一些相同的颜料不同的名称现在市场上颜料品牌较多,同一名称的颜料挤出的色相并不一致,这样不利教学。
二.让学生对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认识的,在学生刚接触颜料时,首要的事弄明白原色间色和复色的关系,,这样既使学生知道色彩调配方法,又使学生在以后自己调色中能灵活运用色彩倾向的变化来调色。 三.教师注意示范,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⑴把颜料挤在调色盘中,要分格挤,不要把几种颜料挤在同一格中相混,用多少蘸多少,不致浪费颜料。 ⑵在作画前,把要用的颜料都挤好,学生在画画时如调色盘中只挤了两种颜料,他们往往只有这两种颜色画整幅作业,而且全部挤好颜料,还能使着色有节奏,不致上一会儿色又要停下来挤颜料。
⑶毛笔蘸水时要控制水份,可先只蘸一个笔尖,根据颜料浓稠再适当多蘸几次,调到适合作画浓度。学生作画调色往往大刀阔斧式的蘸很多水去调色,这样很容易使颜料变薄,学生上色时又不会调节笔头上的水份,很容易把作业本上画好的色块渗化出格,准备一张试色纸是很有必要的。
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主张在基础的调色方法之上运用有自己特色的色彩倾向的个性作画。 四. 欣赏不同风格的笔触的绘画作品,进一步了解色彩的乐趣 梵高的作品最能让学生感到亲切,那是因为他那真挚的绘画语言,富于节奏的笔触形成的。
优秀的启蒙其实就是良好的开端,不言而自教,教师应该亲身示范一些小品,让学生在感官上更加深化色彩运用的魅力。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了解色彩的性能以及色彩的一些理论知识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这些理论和实际操作融合起来让学生循序渐进。 色彩的三要素,是调色的基础 根据色彩理论的分析,任何颜色都具有三种重要的性质,即色相、明度、纯度,并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三要素是用以区别颜色性质的标准。从这三个方位去把握,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而培养系统化、科学化的思维方法。
因此强化中年级的基础色彩练习将有助于日后的提高。 1.认识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等能够区别各种颜色的固有色调。
每一种颜色所独有的与其他颜色不相同的表相特征,即色别。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7个基本色相,将它们依波长秩序排列起来,可以得到像光谱一样美丽的色相系列,色相也称色度。
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辨色能力,和丰富色相的认识,不简单的只知道比如红色系展开就有大红、朱红、粉红、土红、曙红、绛红等。 2.认识明度 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朋暗程度。
也指一种色相在强弱不同的光线照耀下所呈现出不同的明度。光谱7色本身的明度是不等的,亦有明暗之分。
每个色相加白色即可提高明度,加黑色即可降低明度。在诸多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相是黑色。
有了黑白的明度变化,让单一的色彩立即丰富起来。 3.认识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达到了饱和状态的颜色,即达到了纯度要求,为高纯度。分布在色环上的原色或系列间色都是具有高纯度的色。
如果将上述各色与黑、白、灰或补色相混,其纯度会逐渐降低,直到鲜艳的色彩感觉逐渐消失,由高纯度变为了低纯度,纯度可以暗示透视的变化和色彩语言的进一步细腻化,微妙的属性得以加强。让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入。
黑、白、灰等没有色彩倾向的色称为非色彩,也称中性色,其纯度为零。 全部色彩都存在着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相互独立的性质。
各色相纯度不同,明度也不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