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a是酒精灯,b是试管,所以本题答案为:酒精灯,试管;(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常温就能反应生成氧气,可以使用液固常温反应型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本题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B,D;(3)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使用液固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以使用(2)中组合的装置来制取,所以本题答案为:能。
一。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2.商朝干支纪日法
3.夏商——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4.春秋 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5.战国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
6.秦汉 汉武帝时 第一部较完整的吏书 太初历 ,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时 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时 张衡最早科学解释月食并发明地动仪
7.隋唐 唐朝僧一行(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制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8.北宋 沈括“十二气历”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
9.元朝 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创制简仪(测量天体位置)和高表(测量日影长短,推算节气和时间),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10.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具有总结性,科学技术发展停滞。
二。古代医学
1.商和西周时期 医药学知识丰富 石砭镰
2.战国 扁鹊“脉学之宗” 望闻问切四诊法
3.秦汉时期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 黄帝内经 ,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龙本草经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张仲景“医圣” 写 伤寒杂病论 。
4.隋唐 唐朝孙思邈写 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的医药学成果
吐蕃元丹贡布写 四部医典 。
唐高宗时编修的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5.明后期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这部书反映了作者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
例子:
教 材 梳 理
一、单元课题:认识方向
二、单元教学简析(包括重难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认识方向的初步体验,同样构成了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用方位词的认识,提高合理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学习经验。
三、教学建议:
1、利用现实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择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辨认方向以及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还要注意把学生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与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活动有机结合。
2、把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与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结合起来。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并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3、让学生适当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时,要求学生根据同一幅场景图说出不同的行走路线;组织《测定方向》的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观测地点,引出对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相互关系的不同描述。
(1)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可用B,而收集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故选B接C或B接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Mn O 2 . △ 2KCl+3O 2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 3 +2HCl=CaCl 2 +H2O+CO 2 ↑③∵实验室制取氢气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气体发生装置可用A,而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故收集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故选A接C或A接E.(2)通过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认识可知答案为:启普发生器(3)①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可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而要获得不溶物的操作顺序为:溶解 过滤 洗涤 烘干 故选Bca②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可知: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5%*50g=2.5g③通过分析比较过滤和蒸发所用到的仪器,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故选C。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3首,共七首。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告诫;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 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 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 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 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 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 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 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作家背景】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
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 ,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 ,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 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
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 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 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 夫”的重要性。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 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 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 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 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 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 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绝句:《示儿》。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
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陆游介绍: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