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1938年9月29日
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10月1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
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五、第三款所指国际委员会将决定应举行公民投票的领土,该项领土在公民投票未完成前,应由国际机构占领。同一国际委员会将确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条件,以萨尔公民投票的条件为基础。国际委员会并应指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日期,这一日期将不迟于十一月底。
六、边界的最后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完成。该委员会也将有权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严格地从人种学来确定有些地区可不必举行公民投票予以移交,向四国即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建议作出非主要的变动。
七、应有自由选择迁入或迁出被移交领土的权利,选择权应在本协定签订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和公安部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德国违反《凡尔赛协定》的做法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上册:1.目前,除南极以外,世界各大洲都已发现史前人类化石,其中,最古老的化石是在()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2.在世界各地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关于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的说法。
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A 上帝创造的 B 女娲创造的 C 从古猿进化而来 D 外星球来的3.原始人在发展中经历了从居无定所到定居生活的过程,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原始农业发展 B 掌握制陶技术C 手工业进步 D 血缘关系出现4.一个考古队从非洲出发,自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A ③②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5.病毒“木马”的名称起源于()A 希波战争 B 布匿战争 C 亚历山大东征 D 特洛伊战争答案:BCABD 6.北京2008奥运会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源地指的是()A 古希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7.英语单词中的“August”是八月的意思,它的来源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一位独揽大权的皇帝有关,他是()A 凯撒 B 屋大维 C 汉谟拉比 D 伯里克里8.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大和仍处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9.假如你前往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参观,你将去()A 希腊 B 印度 C 巴勒斯坦 D 阿拉伯半岛10.被伊斯兰尊为先知的是()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伯里克里答案:ABBDC 11.2008年是伊斯兰教历()年A 1397 B 1385 C 1386 D 137612.在中世纪的欧洲,你会发现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是()A 教会 B 贵族 C骑士 D 国王13.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波斯帝国在()A 公元前五世纪早期 B 公元前六世纪 C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D 公元前四世纪14.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西方文明也已经产生。下列属于西方文明之源,欧洲文明发源地的是()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15.公元前73年,古罗马爆发了大规模奴隶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其领导者是()A 斯巴达克 B 安东尼 C 屋大维 D 凯撒答案:CABAA16.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它们是()①斯巴达 ②雅典 ③罗马 ④迦太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7.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还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下列事件在阿拉伯统一的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A 穆罕默德征服麦加 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D 穆罕默德病逝18.奥运会的长跑项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长途奔跑报告胜利喜讯的英雄费迪批次,他是()A 马其顿人 B 波斯人 C 希腊人 D 罗马人19.拉丁字母在全球的流行与下列哪个帝国的扩张有关()A 亚历山大帝国 B 波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阿拉伯帝国20.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A 释迦摩尼诞生 B 耶稣诞生 C 穆罕默德诞生 D 阿育王诞生答案:AACCB21.被穆斯林奉为宗教经典的是()A 《圣经》 B 《佛经》 C 《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22.传播阿拉伯数字,为数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 阿拉伯人 B 古埃及人 C 古印度人 D 古巴比伦人23.马可波罗来中国后,受到皇帝()的赏识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朱元璋 D 康熙24.要研究古代西亚的历史,应首先掌握()A 楔形文字和阿拉伯文 B 古希腊文和拉丁文C 梵文 D 甲骨文25.《荷马史诗》包括()A《伊利亚特》、《俄狄浦斯王》 B《奥德赛》、《俄狄浦斯王》C《伊利亚特》、《天方夜谭》 D《伊利亚特》、《奥德赛》答案:DABAD26.发明浮力定律和杠杆定律的是()A 亚里士多德 B 阿里斯多分 C 阿基米德 D 索福克勒斯 27.对东方文化西传做出突出贡献的跨三大洲的帝国是()A 亚历山大帝国 B 波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阿拉伯帝国28.记叙特洛伊战争的古代名著是()A 《一千零一夜》 B 《天方夜谭》 C 《伊利亚特》 D 《奥德赛》29.下列事件中,最早是世界各地联系密切,把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的是()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拿破仑对外战争 D 工业革命30.在新大陆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今天的()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答案:CDCAC31.下列关于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A 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 B 不善军事扩张与征服C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D 在希波战争中失败32.亚历山大大帝的活动有()①扫荡小亚细亚 ②攻入埃及 ③灭掉波斯帝国 ④控制希腊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3.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是在()A 公元前二世纪 B 公元前一世纪 C公元一世纪 D 公元二世纪34.罗马帝国军事征服与统治的积极作用是( )A 搜刮了大量的钱财 B 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沉重灾难C 使疆域得以扩大 D 使罗马文化渗入统治的地区35.阿拉伯数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的大致时间是()A 十二世纪 B 十四世纪 C 十六世纪 D 十八世纪答案:BADDC36.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A 苏美尔人 B 马其顿人 C 阿拉伯人 D 犹太人37.下列字母文字演变的顺序是()①希腊字母 ②腓尼基字母 ③拉丁字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38.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伊斯兰教 ②佛教 ③基督教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北平)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确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⑵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09年中考已考)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⒈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入侵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了解)。⒉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用生命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⒊结果:抗美援朝战争的取得胜利(标志:《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⒋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⒈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①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②土改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③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④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⒉国民经济的恢复:①背景: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长期战乱、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
②政策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③结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⑴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⑵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⑶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⑷成就: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粮、棉连年增产。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⑴制定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⑵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人权宣言
23.湖广熟,天下足
24.男耕女织
25,几何原本,郎世宁
(六单元要书= =b。.利玛窦历史书没带回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27?【= =b
先试试吧.莱克星敦的枪声。LL什么时候要,独立宣言,华盛顿
22.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五经,八股文
29.黄宗羲,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30.郑和
31?不着急的话等到清明节后行不.明朝
26.驻藏大臣.厂卫,军机处
28.四书。
五单元:
21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