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2011XKT-ZXWL008
课题名称 物理学困测查与学困生转化研究
负责人王余千
所在单位
临潼化工院中学
结题报告
2011年5月,依据我校实际学情向西安市教科所申请了"物理学困测查与学困生转化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半年的研究,经教科所评审,此课题被确定为临潼区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半年多来,我们课题小组在校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具体指导下,依据课题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研究,现已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我们之所以选择"物理学困测查与学困生转化研究"课题,是依据我校实际现状提出的。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我校高中部从2008年开始由于招生政策限制只能招收全区3000名以后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家庭和社会影响等因素,这一部分学生成为了学生群体中的学困生,即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这些学生发展的任务。如何使这类学困生的学习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的质量标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甚至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类学生的转化。
2、从教师的职责来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教育好各类学生,尤其是能够有效地转变学困生,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的研究过程展示给全校教师后,所有教师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应该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方案,作为校本教材。
3、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由于学科特点,再加上学生能力不够又不够努力以及其它客观因素,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缩小差生队伍的比例,因此研究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是人的本能,发展是终生的过程,发展具有层次性,人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学困生"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高中课程改革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体化。而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因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学困生"。学困生在各类学校中都普遍存在,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高中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习成为主动、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成功案例:我去年带的高三理科一班有位同学叫左童蛟,高中入学以来一直迷恋网络小说,导致学习成绩每次倒数第一。经过班主任和代课教师和家长、学生的交流,该同学改变了学习态度,在教师的帮助下最终考上本科。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的目标:
1、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通过对学困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分析和学困生转化方案的制定并加以实施提高了物理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师适应不同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明显的教育教学成果。
3、促进我校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困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得到良好地改善,师生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将有明显提高,从而促进我校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研究的内容:
1、物理"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研究
从学校、家庭、社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展开,刨析学困生的成因,按成因的不同性质将学困生分成若干类型,总结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由于智力原因(我校生源较差)直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有些学生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都难以理解。
(2)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兴趣,对待学习弄虚作假,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少。
(3)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
(5)学习方法呆板,思维狭窄学习成绩难以突破。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6)初中基础差。有部分学生在初中没好好学习物理成绩很差又没能处理好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7)教材的原因。高中学科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教材中存在着某些疑难概念、规律的知识点,定律和定理的应用,教师又缺乏"点金术"客观上就造成了差生学习物理知识障碍。从而影响物理学科学习。
(8)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习惯用怒斥和棍棒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长一贯满足子女的物欲,用物质和金钱刺激学生却极少关心子女的思想行为;发现子女出现问题,把责任推卸给学校,从此对子女产生失望的情绪,进而影响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学习困难的行列。还有些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
2、物理"学困生"应对措施的研究
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针对产生学困生的成困,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转化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学困生的素质。
(1)、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尊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教学中对学困生在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应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差生主动交朋友,和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尽可能解开他们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
(2)、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兴趣,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教学中为了增强趣味性,就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时时有新发现的感觉,激起差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预习习惯,要求学生每课之前要预习课文,对本节中重点、难点知识,尽量写好预习提纲,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差生带着问题听课。其次要养成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急于下课就写作业,而是在课堂上对新知识消化、理解后才完成作业。
(4)、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让差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5)、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教给他们物理学习方法,比如把一些概念、公式、规律编成顺中溜,增强理解性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差生能抓住知识的关键,牢记知识要点;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法,让他们亲自实验与总结,还可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使学生互相交流,让学困生从同学处得到学习方法指导;针对学困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当面耐心分析、辅导讲解,在讲解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特别是经教师讲解后学生作业中仍出现的错误,集中力量反复讲解,并要求学生重新纠正作业中的错题。再出一些补充题让他们练习巩固,增强信心。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困生的视野。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转化方案使用
根据研究的转化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并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
研究的方法&n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大家对于语文学科方面的课题有什么研究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行了;这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被动阅读,逐渐产生学习厌恶感,最后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的习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体验。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和打基础。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能力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阅读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在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的学习热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可将阅读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情节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从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课堂要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在阅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程度、学习技能方面和学习心理、学习习惯方面。每个方面有许许多多具体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结合课文进行渗透,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