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老人曾经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
去年春节后,老人又带着港闸区政府奖励给他的1000元慰问金及辛苦磨刀赚来的316元来到市红十字会,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把刀一块钱,这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老两口的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老伴出来捐钱时穿的黑裤子已经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磨刀老人的故事感动了南通,吴锦泉被授予“红十字博爱特别奉献奖”,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瑞林亲自为其颁奖。他的故事入选了南通市“道德模范百场宣讲和网上宣讲”先进典型。磨刀老人吴锦泉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记住。“出了名”的吴锦泉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
这走街串巷挣出来的钱,流淌着多少汗水,又传递出多少爱心。
当吴锦泉夫妇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
两位老人在家里坐不住了。吴锦泉点点这几个月磨刀挣来的硬币有好几百元,老伴说:“我这里还有些,凑个1000元钱给红十字会送去吧!”。
两位老人从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家里出发,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南通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倪瑾细心地发现,老奶奶的腿部皮肤有些异常,一打听,原来是患了湿疹,已经4年多了,但她一直舍不得花钱看病,痒得难受了就用熟人送的药膏涂一涂,但总是治不彻底。倪瑾副会长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陪老人到皮防所医治,老奶奶觉得过意不去,一个劲地道谢。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还有一些人也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奶奶说:“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扫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我说:“哦。”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
我们村的名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
家乡,总以幸福、纯洁出现在我面前,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那些淳朴的老乡。
家乡的人是热心的。
家乡的人往往是以热心为人生一大目标,谁需要帮助,家乡的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那次,邻居小北希生病了,家里又没人,邻居知道了,每个人都带着一些补品和炖汤来看望小北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小北希有没有感觉好点,大家又像慈母般抚摸着小北希,喂他喝汤。这时,小北希的妈妈回来了,感动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大家一直等到小北希烧退了才纷纷离去。
家乡的人是诚实的,淳朴的。
诚实,是家乡的人身上最大的光芒。
那次,赵大妈到刘大婶那里串门,两位老人又聊聊家常又吃点心。这时,赵大妈的手机响了,赵大妈接完电话后把电话往桌上一放,跟刘大婶说了句:“我孙孙发烧了.”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似的往家里冲,连手机和钱包都没拿。天公不作美,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倾盆而下,如瓢泼一般直倾而下。刘大婶已60高龄,猛地抓起手机和钱包就往赵大妈家里冲,一心只想给人家送回去。回到家,全身湿透了。第二天,刘大婶就病倒了,赵大妈赶来看望刘大婶,抓起她的手,心疼地说:“你干啥要再给我送回去,你看你……”“做人要诚实,我不贪这些东西,我图的是个良心,咱做人要良心在上。”刘大婶振振有词地说,屋外已是“一道彩虹高空架,一片艳阳天”,但我觉得屋内比屋外更温暖……
家乡的人是勤劳的。
春天,已将种子撒播世界各地。家乡的人开始播种了,你瞧,那人们弯下腰带着微笑插稻,大家下定决心,在心里定下目标,谁的稻好质量。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秋天,瓜果成熟,人们又再次弯下腰,左手握着刀廉,右手握稻,这一切都是勤劳,因为勤劳,人们脸上挂着更甜、更美的笑容!
家乡的人是如此淳朴;家乡的人是突刺温暖;家乡的人又是如此美丽,我爱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人!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只要去了那里,就会听到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只要去了那里,一堆堆热情的人们就会欢迎你得到的到来。只要去了那里,所有的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那里就是一个虽平凡但神圣的地方——利民厂(753)。
当你来到大门口时,一个似世外桃源的景象就会展现在你眼前。绿莹莹的草地,密密麻麻的苍天大树,满脸笑容的人们和美丽的风光。
我们这里虽然叫利民厂,但也是太谷的一部分。人人都知道太谷有脆而香的壶瓶枣,我们这里也不例外。一般种枣的人是老人,我奶奶就种着。
每次我一来奶奶家,看着那美味的壶瓶枣,让我忍不住直流口水,看着就想吃,于是变摘了一个,这就是我奶奶家没枣的原因。(*^__^*) 嘻嘻……
我爱太谷的一年四季,因为不论什么时候它都给我美的享受,不论什么时候它都用独特的性格陶冶着我的情操。太谷的春天是温柔的,太谷的夏天是豪放的,太谷的秋天是丰硕的,太谷的冬天是纯洁的。正可为“翠绿的春,火红的夏,金黄的秋,洁白的冬。”
虽然这里是平凡的地方,但在我眼中是繁荣富强的!我爱太谷!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