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长尾雉:别名翟鸟_地鸡_山雉_长尾鸡,为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国特有物种,分布我国中部和北部,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安徽等省份。野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尤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有时可上到海拔2000-2600米的高度。珍稀鸟类,易危物种,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就是以本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设立的保护区。
我国特产珍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森林益鸟,其体形优雅、羽色艳丽独特,观赏价值极高。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
白冠长尾雉形态特征 >
体长56-190cm,重0.7-1.8kg。雄鸟尾羽机场,极其艳丽,头顶、颏、喉和颈白色,眼下有大形白斑。额、眼先、眼区、颊、耳区及后头等均黑色,形成一圈围着头顶的环带。白色颈部之后有一不完整的黑领。背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各羽具黑色羽缘,使羽呈鳞片状。翅上覆羽白色,具宽阔的栗色羽端,其间夹有黑色狭缘。腹中部黑色,尾下覆羽黑褐色。虹膜浅褐色,嘴峰绿角色,眼周裸出部红色,并满布以黑色小羽;脚灰褐色或角褐色,距长曲而尖。
白冠长尾雉生活习性 >
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善奔跑,亦善飞翔。飞翔能力强而持久,飞行速度亦甚快,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亦能直接向上飞行较长距离。在快速飞行时能利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白冠长尾雉饲养方法 >
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花、块茎、块根和农作物幼苗和谷粒为食,特别对农作物较为喜欢,其中包括黄豆种子、黄豆芽叶、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种子、麦苗、水稻等。此外也吃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蜗牛、蚱蜢、螽斯等动物性食物。
白冠长尾雉雌雄分辨 >
雌鸟头顶及后颈大部暗栗褐色,各羽中央黑色。额、眉、头侧、颏、喉,以及围绕颈部的一圈淡棕黄色。眼前后各有一小簇短羽,以及耳羽黑褐色;颊部有一黑褐色颊斑与黑褐色耳羽相连。上背上部黑色,具大形矢状白斑和浅栗褐色端斑;上背下部和两肩亦为黑色,但具狭长的棕黄色羽干纹和灰褐色羽端,并密被有黑色虫蠹状斑。
白冠长尾雉繁殖方式 >
繁殖期3-6月。此期间雌鸟常在清晨和傍晚通过两翅小幅度地快速振动而发出“扑扑扑”短促而急速的声响来招引雌雉。通常一雄一雌制,偶尔亦见一雄配2-3只雌鸟。雄鸟求偶时,一侧翅膀微伸下垂,颈羽蓬松,不断点头啄地,嘴里发出“咕咕咕”的低声鸣叫。通常营巢于林下或林缘灌木丛和草丛中地上。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6-10枚,亦有多至12枚的。卵为油灰色,橄榄褐色、橄榄乳酪色、淡青灰色、青黄色等多种类型。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24-25天。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