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溺爱(话题作文) 爱,是训练场,时而强度大,时而强度小,时而训练,时而休息。
从训练场走出来的人,有着强健的体魄,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溺爱,是游乐场,各种游乐设施任你选择,让你百分百快乐,百分百舒服。
从游乐场走出来的人,习惯了快乐,习惯了享受,面对大千世界,无法开辟一席之地,就变得懦弱无能,或者蛮横欺诈。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爱与溺爱有着明确的认识。
《左传·隐公三年》有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也。”
陆世仪《思辨录集要》中写有“教子功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若不能齐家,则其子自孩提以来,爱 憎频笑,必有不能一轨于正者矣,虽有良师,化悔亦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管教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倘若方法不当,其结果亦会得不偿失。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近3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中,看到过分保护型家长占30%左右。
过分保护就是父母什么代劳了,有的中学生到高中都不会削苹果。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
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是懦弱的、依赖与无能的。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在我国家庭教育理论家、实践家陈鹤琴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常常看见做父母的偏爱子女,适足以害子女。所以做父母的,真正爱子女,不应当偏爱子女,不应当偏憎子女,须以公平正直的手段对待子女。”
有人说:“家长不应该站在孩子的前头,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身后。”从后面注视着孩子的自主行动,当孩子将要朝危险方向走去时,便用自己的经验提出警告或劝诫。
让孩子在自由奔放中培养起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才是贤明的做法。 让孩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谋其业,自食其力,磨练其意志,增强其本领,具备立身处世的能力。
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自由地全面地健康地成长。
溺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
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中国的一些孩子受家庭的传统试教育而显得畸形发展。孩子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可以说孩子从他(她)降临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深深的系在爹娘的心里。
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能够发展到溺爱的程度。比如说,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肯定要急忙跑过去把(他)(她)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抚慰一下孩子跌倒的心灵。
于是乎,传统的家庭溺爱式教育开始付诸实行。孩子吃饭,爹娘给他(她)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她)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
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而我们看看美国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往往是不同于我们中国的。
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她)。从这点根本上反映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
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常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而成就一个孩子。
但我们中国的有些家长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
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A、家庭B、学校C、社会,而A选项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
难怪我们从小首先开始学的称呼就是“妈”或者“爸”,其次才是“叔”“伯”“舅”等等,至于以后的老师朋友之类更是很远。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里。
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诚如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中国科学院有位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但因他不会如何吃饭而被该院开除。
看官可能有点不信,但这是真实事例。人天生是有惰性的。
如果人有其他非人而不同于人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一切,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我们想用机器人代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足够的享受人间安逸的乐趣。
可惜这种幻想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
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的突出,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略显甚微。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她)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情况农村中出现的比例要略高于城市一些。城市毕竟聚集了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中、高产阶级。
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还不是过于溺爱。可农村就大不相同。
有的家长好不容易生了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丁。这下可好了,溺爱到形影不离的地步。
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南方叫“阿猫”“阿狗”,北方叫“猫猫”“驴驴”“狗狗”“牛牛”甚至“猪猪”之类,以表溺爱。但我们不排除城市中一些家长出现的溺爱现象。
总之,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溺爱是普遍存在。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爹娘的心头肉充满希望!为了祖国的花朵充满美好的未来!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 吝啬”你们的一份关爱,就等于挽救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不想听“救救孩子!”的呼声,就做一名践行者吧。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爱是一种崇高境界
爱与溺爱的区分我想应该在与理智和盲目区别。在我们的一生中,也许会得到无数的爱,爱可来自各个方面。同样我们也会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们爱的人,爱也是无疆界的。
爱会使人的思想境界升华,爱可融化冰封的心灵。爱也会唤醒和启迪意识的形成,更都会起到无形的作用。。
溺爱是在无形中形成的,现在很多父母把爱已经转换成了溺爱,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有独生子女的出现特别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今80后的年轻人都即将进入了30岁,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80后的他们恋爱和结婚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资助下购建了自己的安乐窝。做父母的宁愿自己受苦受累,顶债借债也为孩子铸造幸福,父母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可是有一部分80后的年轻人,都认为向父母索取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当霸主的习惯。独生子女的头衔和光环一直在笼罩他们,家庭条件的优越和溺爱换来是是孤僻,霸道,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只讲究个性等等。
现在部分80后他们子女也出生了,又一代人的优越家庭条件,给了祖辈不是关怀和赡养。更谈不上伺候家中的老人,老人只有当奴役的份。老人成了带着工资的保姆和勤杂工。家中的老人变成了孙子。
想想也别怪做儿媳妇的,因为她们同样也是独生子女,和儿子一样在家里霸道惯了说一不二,在娘家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们都是父母伺候着,宠着,惯着。目中无人成了习惯。结婚后要求她们打理好家务照顾孩子丈夫和赡养公公,婆婆那可能吗?
真的不可能,是完全不可能!是溺爱造成的悲哀,是溺爱种下了溺爱的毒种子,溺爱把部分人性变的扭曲和贪婪,自私自利。。。。。。溺爱纯粹是毒药。
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人,应该从理智出发。社会和家庭影响教育都非常重要。
您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是溺爱的毒果子,从现在开始努力的去培养他们独立,自立,别在当他们附属品和依赖的拐杖。您需要自己解放自己。应该叫孩子在实践中去体验失败和挫折,家长永远是家长不能代替和包揽孩子的一生。要叫子女学会溶入社会,应该教育孩子首先学会尊重社会和他人。
社会是多员化的,培养孩子的目的做家长的应该明确。您的目的是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材而不是废物。什么样的沃土和种子就会生长什么样的苗。今天您种下的就是您将来自己收获的。
溺爱是人生中的大敌,是毒药。。。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一:女孩王芳,父母对她百般宠爱,过分照顾,年幼时一切如愿以偿。
等到上学后,在学习上,稍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住,回家哭丧着脸,乱发脾气,令父母心痛,为此,代劳一切。每天的家庭作业不会做的,父母代笔完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父母出面交涉,遇到考试不及格时,父母找关系说情。
渐渐地,女孩不仅情感上脆弱,而且学习缺乏毅力。上小学留一级,初中升不上,母亲通过“后门”把她移到一所乡镇中学,混了个毕业证书。
然继父母再托人安排进公交公司当一名售票员 。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二:独生女欣欣,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十分宠爱她。
平时,她只吃牛奶、面包、鸡蛋,一般的饭菜嚼在嘴里迟迟不肯下咽。穿衣服从小要挑花色品种,要比别人漂亮。
在家里对父母说话就象下命令似的,稍不如意就哭闹、发脾气。在幼儿园连滑滑梯都不敢玩,出门上街走几步路就嚷着要抱。
到了5岁时,还不会穿衣服,街坊邻居都说她象个无赖的“小公主”。照这样发展下去,适应社会都很困难,成才就更不用说了。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三:清明时节,明明全家踏青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的苏州城外,明明被那些在坟前磕头、烧香、烧冥币的扫墓人吸引住了。“妈妈,他们在烧什么?” 明明好奇地问。
“烧死人钞票。”“钞票也能烧?”任性的明明缠着父母非试试不可执拗不过的父亲只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人民币,“咝----”,点燃了火光映红了明明兴奋的笑脸,也照亮了父母惘然的双眼。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四:张某是遗腹子,母亲在他身上寄予了全部希望,继父待他如亲子。祖父母更是百般溺爱,致使张某从小十分任性,什么事均顺其心,否则,就赌气不吃饭。
一天,姐姐下班回家,将茶话会上分得的4粒糖果分给了弟弟,没有给他。他便大发脾气,踢了姐姐一脚,独自进了房间,等到姐姐开门去看他时,只见一条红领巾套住了张的脖子,一条生命就此终止。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五:小波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中。祖母特别大方,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用多少钱都可以。
父亲以自己经商的经验开导儿子,没有知识在外做事,是要吃亏的。母亲对小波说,只要好好读书,什么都不要你干,笔者累死也心甘情愿。
家长的愿望是良好的,可方法上,一味顺从,不惜重金投资学习,但是不顾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结果使小波产生了特殊的优越感,在家如小皇帝一般,口袋中装满零用钱,学会了吸烟、赌博、打架。
学习没心思,考试不及格,留级还没人收。他干脆不进校门,和一帮哥儿门玩乐,最后成了小偷,一家人的希望成泡影。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六:一对中年夫妇,年过30才结婚。中年得子,欢喜无比,将孩子当作心肝宝贝,事事依着他。
孩子特别淘气、任性、贪吃贪玩。读小学时,父母给的零用钱不够花,就开始东偷西摸,打架斗殴。
读初中时,竟发展到了蒙面盗窃行凶。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七:金晶晶出生在一个令同龄人羡慕的富裕农民家庭。
父母前些年开金矿,积攒下万贯家产,成为村里的首富。父亲开的是奥迪A6轿车,母亲开的是捷达王,出门到村里哪家打麻将都要开车去。
家庭的富有,使金晶晶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逸恶劳、任性不羁的非智力因素。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大把大把花钱,在农村,她每月的开销是、2千元,让别的孩子望尘莫及。
没有钱,就向父母要,少则千2千,多则上万。有一次,她撒谎要买东西,向父亲要万元,父亲一甩手给了他一叠百元钞票,数了数是2万2千元,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
母亲多次训斥她,金晶晶怀恨在心。后来要不到钱了,竟然伙同男友残忍地用铁锤把母亲砸死。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八:一位6岁的少年犯是一个独生子,父母是工人,没有什么文化,但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他从小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是什么。
父亲爱喝酒,几乎天天喝,儿子则常常同桌吃菜,有时也试着偿两口酒,父亲也不加干涉,反而夸儿子“真行”。慢慢地,他7、8岁时就学会了喝酒、花钱,父亲有时甚至大方到让他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
于是,小小年纪,学会了进饭馆,逛商店。父母不但不阻止,竟说什么:“笔者们家有钱,不让他花让谁花呢?”。
由于他出手大方,那些行为不良的同学就围着他转。他又学会了吸烟、赌博。
他学坏后,学习成绩下降。开始,因老师督促,父母还批评几句,见管不住孩子,也就索性不管了。
反而说什么:“将来当个工人,没文化一样开机器。”致使儿子常常逃学,考试吃“零蛋”,后来发展到偷盗、抢劫。
终于被关进了监狱。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一只小蝴蝶正艰难地将自己柔弱的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
有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便好奇地观察着。几个小时过去了,小蝴蝶仍未成功……接下来,小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看样子它已经竭尽全力,很难再前进一步了。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小蝴蝶一把: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小蝴蝶便很轻松地脱茧而出了。但是它的身体萎缩着,翅膀紧紧地贴着身子,蠕蠕而动。
他屏住呼吸,期待着小蝴蝶展翅飞翔,就像他美妙记忆中的那些美丽的蝴蝶……然而。
古话说的好:“慈母心肠多败子。”
这都是溺爱所至。溺爱可以暂时的让大家感到满足。
可是溺爱就像是慢性病,总有一天这个病会发作。一但这个病发作了,你才知溺爱已成恶习。
古人也曾云:“捧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虽然有些封建思想,我们曾是否在年幼时因某些事而造过父母的打。
其实父母都是打在手里,痛在心里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教育小孩,因为只有这样小孩才知道什么不能做,才知道害怕。
当然这种行为只能在教育小孩中成为一种辅助性的作用。不能拿这个当成家常便饭去教育小孩。
教育小孩要科学,要学会用心像朋友一样与孩子进行沟通。
。
材料之一: 是爱,还是害 父母与子女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子女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舐犊情深,为子女着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事情。
唐代诗人罗隐有两句赠友诗:“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推崇的是为国家大计要不惜肝胆涂地,却万万不要为子孙谋家财。
林则徐写有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意思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
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古代圣贤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以超凡的胸襟对待子女问题。
难道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对子女过度地溺爱,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的爱去爱就是溺爱。
用理性去爱,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那么你就只能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一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认为美国人真没人情,你看那《北京人在纽约》,那个姑妈把王启明他们塞哪住了?破地下室!那儿又脏又乱的,那哪是人住的地儿?还有你看那姑妈的德性,扔给王启明他们几百块钱,还说是借他们的,那哪是人干的呀!别人大老远跑到你美国来,你怎么也得首先请外甥女、外甥女婿找个好饭店好好撮一顿吧。
真没劲! 这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说完立刻搂着她那大约十多岁模样的孩子,细声柔语的说到:乖,妈可不会这样,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呢。妈要让你好好读书,今后咱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好让你姥姥、姥爷你妈你爸脸上都有光彩!心肝,妈什么事儿都不会让你干,你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没钱花了,乖你就说,妈再苦再累也会满足你要求的,因为妈妈爱你…… 此刻我关注着眼前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满面红光、嘴里不停地嚼着零食的少年和一个年纪不大但却显得苍老的母亲,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史上一次神圣的演讲。
我相信这位母亲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亲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在那位母亲神圣而又自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已经瘟疫般地进入了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材料之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我们考虑无微不至,对我们关怀无微不至,这是一种深深的爱,这种真诚的爱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爱一旦过分就成了溺爱,这种溺爱实际上成为了我们每个同学成长道路上的温柔的陷阱,我们每个同学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掉进这个陷阱里,我们就会被剥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被剥夺自己决定、选择和行动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古代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歌曲《真心英雄》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副强壮的身体,一个健全的人格,一双高飞的翅膀,一篷坚实的根。
爱与溺爱(参赛作文选登) 2006-11-29 15:37:7 来源:戴云网 作者:德化五中初三(12)温华煌 阅读:1218 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次与同学在外面吃饭,吃到鸡蛋时,他说这里的鸡蛋不好吃,和家里的不一样。问他怎么不一样,他说是太硬了,家里的鸡蛋是白皮的,很软,拿着就能吃。
原来,他父母一直把鸡蛋剥了才给他吃。 也许这只是个特例,但放眼看去,生活中类似的人与事还真不少。
马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是政府官员,他非常爱马莉,把她想要的东西都买给她,以致于在她心中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反正爸爸有的是钱,够我花上一辈子了,我干嘛要刻苦地学习,辛勤劳作呢?所以她不喜欢用脑子认真思考问题。导致了她在课上闹出“一只鸭子有四条腿”的笑话,惹得全班大笑。
像这位十来岁的孩子,之所以会连蛋壳都没剥就把鸡蛋往嘴里塞,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太过溺爱他,使得他不懂得吃鸡蛋的方法;之所以马莉会把一只鸭子理解成四条腿,也是因为她的父亲给了她一个太过于宽松的环境,给了她一份超乎爱的爱。 然而,并非所有的对别人付出的爱都是溺爱于别人,像希望工程、歌手丛飞等等。
希望工程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它资助了无数贫困学子重返校园,重新找回读书的乐趣;它从国内外筹集了大笔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建立起完善了教育机构,让更多的山区学子认识到什么是高科技。像希望工程这样的组织,激励了更多山区贫困学子奋发图强,为报效祖国而奋斗的斗志。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青年之一,————丛飞,他身患癌症,但他却一直和病魔作斗争,托着逐渐被病魔吞并的身躯,为无数贫困的人送去了爱的温馨;为多少因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升学的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到了爱的伟大。今年,丛飞闭上双眼,永远告别了人世,但他的精神会和雷锋精。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上哪个做父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爱得过分,就成了溺爱,要知道,溺爱可是祸啊。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天夜里,村子里的一户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孩。
“哇哇”的啼哭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听说生的是男孩,村民们都赶来向主人祝贺,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人都重男轻女,谁家要是生了男孩,他们一家人以后就再也不会被人瞧不起。所以,这位男孩一出生就被他的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当作心肝宝贝,还给他起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名字——小宝。
小宝的父母对小宝从小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小宝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转眼几年过去,小宝上学了,每当他放学回家,父母第一句话就问他:“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如果小宝说和某个同学发生了争吵,他的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即赶到那个同学家里,蛮不讲理地非打即骂,大闹一场,如果老师批评了小宝,他的父母就会毫不客气地同老师“论理”。但要是小宝说某个同学今天放学后被他打了一顿,他的父母不但不批评他,而且还居然眉开眼笑地夸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将来一定有出息。
每当此时,小宝也为自己的“壮举”而沾沾自喜。就这样,小宝渐渐地变得自私、任性、好斗甚至冷酷,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十几岁就辍学了。
小宝18岁那年,有一次,他在网吧玩得身无分文,便气急败坏地把手向邻桌一位正在上网的男孩面前一摊,命令似地说:“小子,快给我二百元钱。”这位男孩既不认识小宝,又没带这么多钱,自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小宝觉得男孩在众人面前出了他的“洋相”,不禁恼羞成怒,这对平时自以为“天下老子最大”的他来说,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他咬牙切齿地甩出一句话:“臭小子,今晚你等着瞧。”
说完扬长而去。其实,小宝才走出网吧没有回家,而是在外面捡了一块石头,躲在墙边气势汹汹地在等那个男孩出来,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过了一会儿,男孩终于出来了,小宝就悄悄地跟在他后面,然后举起手中的石头猛砸男孩,那男孩“啊”地一声,就倒在地上……这时,刚好有人路过这里,看见小宝行凶后仓皇逃走,立即报了警。那男孩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伤就痊愈了。
可是小宝却因犯了罪,被关进了看守所。在他戴着手铐垂头丧气地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他的父母才清醒过来:都是自己平时宠坏了小宝,才使他闯下了大祸。
尽管他们哭成了泪人,但一切为时已晚。 古人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宝会变成害群之马,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他平时做了坏事,他的父母不但没有及时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反而还要表扬称赞他的“英雄气概”,才使小宝慢慢地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导致最后终于走上了犯罪道路。 愿天下做父母亲的,为了你们的孩子长大成为有用之人,请你们千万不要溺爱自己的孩子。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