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钢琴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主体部分,当它与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乐器相结合而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时,意境的表现是作品演奏的关键。具体应从触键与音色、踏板的使用和情感的体验三个方面来完成。
关键词:古曲和民间乐器;中国钢琴作品;触键与音色;踏板;情感体验
钢琴,其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称作羽管琴键,是西方音乐发展中一种古老的乐器,从它诞生到1709年的第一架击弦古钢琴,再到19世纪的普遍流行,它毫无异议的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在中国,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这一西方乐器开始了初步的介绍和技术的传授,一百多年来,钢琴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教学,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广大中国作曲家十分青睐这种来自西方的乐器,他们在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等作曲技法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民族化”的探索,其中将中国古曲和民间乐曲改编创作成的钢琴作品,因为古典音乐以“高、雅、虚、静”为境界追求目标,因而神韵的把握和意境的处理,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最难表现的部分。
根据中国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创作的曲目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黎英海改编自古琴曲的《阳关三叠》、改编自琵琶曲的《夕阳箫鼓》、储望华改编自二胡曲的《二泉映月》、陈培勋改编自广东古曲的《平湖秋月》、王建中改编自民间唢呐曲的《百鸟朝凤》和改编自古琴曲的《梅花三弄》等。要弹奏好这类作品,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要求:
一、音色与触键
在这类钢琴作品中,为达到某种特殊音色的`要求,因而在指触上产生了许多相应的变化,造成了其特殊的音色表现。例如:在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中,作曲家模仿了萧、古琴、琵琶、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渲染出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因而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如萧的音色暗淡,古筝的音色清亮,琵琶的音色结实慷慨,古琴音色有虚实之别。模仿众多民族乐器的特点就要求手指有不同的触键方式,以丰富这首钢琴曲的音乐表现力,如引子部分,自由但不夸张的节奏,由松到紧的同音反复,模仿了民间音乐中慢起渐快的鼓声。在触键上要,要求手指在击键的瞬间借助键盘的反作用力迅速放开,强调垂直触键的顿挫感,造成鼓声回荡的泛音效果;接下来带下行装饰音的同音反复,模仿萧声的幽怨,演奏中应使用一些手臂重量弹奏方法,在触键上与鼓声的同音反复区别开来,营造出萧声在水面回荡的效果。
又如,储望华根据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为了模仿二胡连绵、柔和、凄怨、愤懑的音色,触键方法要尽量使用重量弹奏法,作为旋律装饰的装饰音应强调,旋律的进行上尽可能保持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歌唱性,考虑二胡作为弓弦乐器的演奏特点,不用指尖弹奏重音,而要伸直手指以尽量增加触键面积,用手臂带动手指通过揉和摁的动作来触键。
再如王建中根据民间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原曲充分的发挥了唢呐洪亮高亢、热烈欢快的音色,以丰富的想象力模拟了鸟鸣和自然界的音响色彩。而钢琴曲《百鸟朝凤》则通过倚音、颤音、琶音和泛音等演奏手法以达到唢呐的演奏效果,演奏时指尖与键盘基本成直角状,用手指微勾的触键法,发出透明而响亮、弹跳性强、颗粒感强的音色。
二、踏板的运用
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过“踏板可以说是钢琴的灵魂”,踏板的使用方式给演奏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个人创造力的空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即兴性。演奏中国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钢琴作品,踏板的处理对于意境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类作品演奏中合理的运用踏板,应包括:
一般的踏板使用方法:
1、节奏性踏板法:具体操作为:踏板与和声同时或与强拍同时踩下,在下一个和声出现前放掉,与新的和声在节拍上做同步的踩放。这种方式通常弹奏需要特别干净的音响效果时使用。如在《百鸟朝凤》的许多乐段中,配合左手的跳跃性演奏,踏板基本在2/4拍节奏强拍时踩下,在弱拍后半拍时收起(部分乐段例外),这种踏板使用法既保持了左手欢快跳跃的节奏特点,又掩盖了跳音奏法带来的生硬,更好的衬托了右手模仿唢呐灵动流畅的音乐特点。
2、切分踏板法:切分踏板法也被称为连音踏板法或跟随踏板法,也是踏板常见的使用方式。具体操作为:当手指触键时,脚迅速的抬起然后再落下,如果手指是在正拍弹奏的话,那么踏板通常要错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如果演奏很快的话,有时可能要错后一个八分音符。这种方法能够使演奏时的和声效果饱满丰富而又不至于浑浊,同时能够延长许多手指无法延留的音符。如《平湖秋月》的踏板,基本使用(部分乐段例外)在4/4第一拍踩下,一直延续到下一拍音头出现之后迅速的收起并再次踩下,每次踩到较为丰满、不流露切换痕迹的踏板法,使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连贯而不混乱,也保持了右手4、5指的旋律线条,描绘出月光下湖水盈盈波动的景象。
3、半踏板法:半踏板法顾名思义就是只使用一半的踏板,即不将踏板踩到底,只踩其一半或将踏板踩到底但不完全放干净就重新踩下,这种方法能造成一种朦胧飘渺、含混迷离的迷人音响效果。这种踏板方法常在乐曲段落间的华彩乐句使用,且常常与其他踏板方法交替或同时使用。如《夕阳箫鼓》中的许多流动性乐句。
特殊的踏板使用方法:
在采用以上常见踏板之外,由于中国钢琴作品常常采用五声调式,因此在踏板的使用上还有着不同于西方和声体系带来的踏板规律的特殊方法。
1、要考虑乐句的呼吸和旋律的进行特点,不要因为过于频繁的切换踏板破坏旋律的连贯性,同时,要特别小心进行切换,以保持和声效果的干净。
2、由于在民族调式里一些相邻的音会产生另一种和谐的美,带来与传统和声三度叠置的不同效果,因此可以我们可以在踏板使用时尝试新的和声效果。
三、情感体验
钢琴作为音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演绎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演奏者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情感与技术的有机集合,对于表达中国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意境,这一点尤为重要,假如在演奏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的音乐也只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不能与听众发生共鸣,也不可能深深的打动听众。
演奏者首先要了解作品原作的产生背景和演奏风格、古曲或器乐曲的原型和原乐曲的演奏乐器,以及这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声音效果。才能恰当地把握和传递真挚的情感和诗意,弹奏出作品特有的情绪,表达作品的音乐思想。例如乐曲《平湖秋月》,描绘了在秋月皎洁的清辉下,西湖平和、静谧的迷人景象,乐曲通过种种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轻拂的晚风、幽静的素月,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着一轮皎洁的秋月,青山、绿树、亭台、楼阁,仿佛被月光披上了一层轻纱。乐曲中诗一般的意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再如《二泉映月》,这是华彦钧在双目失明后流浪街头卖艺时创作的一首二胡曲目,它表达了旧时艺人苦难的生活和在这种苦难生活中的挣扎,那种弥漫全曲的苍凉与悲哀,成为这首钢琴乐曲最难把握的精髓。
民族声乐毕业论文
摘 要: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更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声乐与内心的情感的共鸣。在民族声乐的表演过程中,声音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声音的表现力决定了民族声乐的情感传达和信息传递的质量。
一、民族声乐概述
要想对民族声乐中的声音表现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首先就要对民族声乐的概况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民族声乐的概念
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在不同学者的著作中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在业界认可最广的概念是:中国的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不一样的是在担任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根本上,鉴戒了西欧的美声唱法歌唱理论和特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并且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性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二)民族声乐的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具备了声和情这两大特色。从“声”的方面看,演唱者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发声方法,让自己的声音与歌曲的情感相融合。从“情”的方面看,民族声乐作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声乐作品来表达情感,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之中,这些演唱者们不仅仅需要对歌曲的曲调和曲式进行很好的把握,还需要结合歌曲的背景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早在我国文明发源之初,劳动人民通过唱歌的方法来增添劳动过程中的乐趣。随着时间流逝,早期歌曲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我国的民族声乐。二十世纪,出现了以萧友梅、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家,他们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题材与国外一些先进音乐理论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民族声乐作品,并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推向国际化。解放后,音乐创作者们作出一批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如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等。随着民族声乐发展,还出现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歌唱家,如王昆、郭兰英等。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不停的发展,二十世纪中后期更加繁荣,在民族声乐创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有谷建芬、徐沛东等。
二、声乐表现力在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作用
(一)对于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民族声乐作品最重要的目的是以情动人,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中,随处可见与“情”相关的作品,如爱情、亲情、友情、师生情,这些情感才是民族声乐作品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而对于这些情感的表达就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
(二)对于歌曲语言表达的作用
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不仅是通过其作曲体现出来的,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对于其表现力的增强作用同样也非常明显。不一样的声音对于语言的展现能力是不一样的,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
三、声乐表现力在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一)地方民歌
我国的远古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歌唱,让劳动的效率得到提升并减少了劳作时的苦闷和劳累。而这些劳动歌曲随之时间流逝形成了如今的民族声乐作品。不同地方的民歌演唱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地缘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有很大关系,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温柔细腻。例如我国陕西地区的民歌《信天游》豪放、嘹亮、高亢。而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作品《刘三姐》则需用细腻甜美的声音去进行演绎。
(二)民族歌剧
我国的民族歌剧是我国的民族声乐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民族歌剧在中国已经经过了近百年的成长历程,由于民族的歌剧一般具备很强的戏剧性,因此必须通过声音的不同表现将故事情节的转变以及人物情感的转变进行有力的表达。
(三)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
在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声乐获得了更多的弥补和成长,作曲家们创作出了一些具备时代特征的民族声乐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是前所未有的,而这样的艺术表现力同样需要声音去进行演绎,由于大部分作品额内容都是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昌盛有关,因此需要嘹亮高亢的声音进行表达。
四、怎样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塑造声音表现力
(一)具备良好的音质
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声音表现力的根本是良好的音质。不同的声乐作品要求用不同的音质去表达。每一个人的音质都存在着差异,虽然演唱者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控制自己的音质,但是这与先天音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音质一般需做到圆润、有穿透力,这样才能以最佳的声音状态表现歌曲。
(二)具备充沛的感情
民族声乐作品经常会通过不同民族特色乐器伴奏,让这些作品更具表现力及民族风,其实声音才是民族声乐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乐器。要想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保持充沛的感情,首先演唱者要具备一颗感悟的心,体会民族声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感情。其次,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否则会与作品的本意要大相径庭。
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是离不开声乐的表现力,在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发现,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达到感情与声音的融合是其具备表现力的关键。在我国不同民族声乐形式中,声音的表现力都是极其重要的。声音的表现力不仅需要良好的音质,更需要在声音中加入思想与情感的融合,才能使得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声音表现的完整。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