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随着医改制度的不断推进,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都会对医院现有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价格调整等都会对医院现有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按照相关要求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这必然会涉及到现有设备的经济效益,主动应对新医改对医院造成的盈利损失是医院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把控设备购置节点,树立精细化成本核算观念,开源节流,是医院应对医改,平稳过渡,安全运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审计
一、审计现状
根据《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常态化审计工作涉及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基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科研等专项经费审计、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等专项审计。目前,开展的审计内容多为上级部门要求,自主性较差,审计缺乏深度。积极探索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设备运行效益,为领导层决策和设备管理科提供有力的审计参考依据是拓展审计深度的目标之一。
二、审计范围
将医院购置超过50万元的设备纳入日常考核范围内,选取设备集中在检查设备和治疗设备,涉及相关科室18个,设备台数116台。鉴于部分三甲要求常规仪器设备,因收费不高或不能单独收费,故不列入设备审计范围。
三、审计实施过程
(一)审前准备,了解概况对院内大型医疗设备分布科室、设备型号名称、产地、金额、启用日期等进行细致统计,同时了解该类大型设备占全部设备的比例。了解设备情况及特点,进而确定审计重点。该部分数据可以从设备管理科获取,对不清楚的地方再到相关使用科室确认。
(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信息汇总包括设备购置、设备管理维护等规章制度,审批、招标、合同签订等购置情况,职责分工、使用率等使用基本情况,收益情况,支出情况。其中设备收益不仅有使用设备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包括了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但由于间接效益很难量化,即使通过转换测算得出数据,成本较大,有悖成本效益原则,因此本文研究只针对大型医疗设备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收益数据可以从医院财务收费系统调取。
支出情况,计算与设备相关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费、房屋折旧费、运维费、利息支出;变动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耗材费、水电气费。这些数据要从器械科、财务科、使用科室、总务科交叉获取。
(三)效益综合分析评价收集数据信息汇总后,下一步对设备的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分析,进而评价设备的效益情况。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侧重不同,既有静态分析法又有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包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人次、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指标等。动态分析法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评价方法。鉴于静态分析法数据获取相对容易,计算简便,通俗易懂,在经济效益评价中使用较为广泛。
四、审计结果分析
审计部门对大型医疗设备审计是常态化工作,以季度为一个周期,秉承重要性、典型性原则选取A、B、C、D四台大型设备进行季度经济效益审计。本文选取单位边际贡献、保本人次、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四个评价指标评价上述四台设备的效益情况。
A设备选自于CT室,2015年9月启用,购置金额1662.10万元,折旧年限6年。A设备第一季度收入170.48万元,检查人次6931人。第一季度固定成本70.73万,其中设备折旧费69.25万,房屋折旧费0.93万,因还处于质保期,不产生运维费,运维费支出为零,利息支出0.55万;变动成本54.98万,其中人员工资18.2万,耗材费36.46万,水电气费分摊金额为0.32万。
单位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检查人次=(170.48-54.98)/6931=0.0167
保本人次=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70.73/0.0167=4235
安全边际量=检查人次-保本人次=6931-4235=2696
投资收益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原始投资额=2696×0.0167/1662.10=2.71%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现金净流量=1662.10/114.27=14.55
经计算A设备每季度检查4235人次即可保本,实际检查人数为6931,超过保本人次2696人,设备利用率较高;通过投资回收期得出运行14.55期(季)即可收回投资成本,而设备折旧年限为6年(24期),能在法定折旧年限内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季度投资收益率为2.71%,投资效益符合预期目标。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出B、C、D设备的上述评价指标,结果显示B设备有超高的利用率,且以较快速度,低于折旧年限收回成本,投资收益率佳;C设备利用率尚可且呈明显上升趋势,能低于折旧年限收回投资成本,投资收益率尚可;D设备利用率偏低,预期折旧年限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不大,投资收益率欠佳。
五、审计发现及建议
第一,加强科室间互通协调,资源共享。通过本次选取的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可见大型设备总体运行效益良好。由于患者较多,有些检查治疗设备甚至超负荷运转,这时就需要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协调。比如,门诊部检查病人较多排不上号时,而如果是下午,一般体检中心是不做体检项目,这样可以把一部分患者从门诊部分流到体检中心。通过科室间这种统筹调剂,提高消化共享能力,既不流失患者又增加了医院的收益。
第二,了解政策,把握时代脉搏,预见性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对于政策的解读深度影响了医院的发展速度,比如二胎政策落地,医院的领导层就要不失时机的抓住。一方面扶持生殖医学科的发展,投入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产科也会迎来一个小高峰,怎么应对,资金如何合理投入,都是医院要考虑的问题。购置前做好充分论证,保证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不浪费医疗资源。
第三,成本核算精细化,开源节流。医改不断深入,检查类大型医疗设备的费用要求下降。要想保持原有的盈利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相对可控因素,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购置前的论证程序,选择适合医院实际的产品,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需要越好。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较大,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的专业培训,减少设备故障率,进而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成蕾.对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