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深切的怀念。
有的虽然人活着,他的名字已经遗臭万年;有的人虽然已经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但他的名字永远与日月同辉,同江河共存,与山川相抱,和人民紧连……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每逢清明,总要祭祖,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毛主席当之无愧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
题记( 散文阅读: )伟大领袖毛主席从1921年中共建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党极其困难时期,为党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落脚井冈,建成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始终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信念和决心,把我国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彻底解放出来,结束了中国长期受屈辱的历史,建立了一个不再挨打的中国,一个没有外国一兵一卒驻军的中国,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中国,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国。
一个长期被西方世界讽刺为“一盘散沙”的东亚病夫从此站立了起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并支援了世界各国的革命斗争,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并加入了联合国,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就为全国人民能够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主要成就有:1、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就实现了国家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和社会治安的空前稳定,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人与人之间平等,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社会风气正,人们道德情操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出现了一个“十个没有”的崭新局面:没有贪腐官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二奶;没有娼妓;没有盗贼;没有大街抢劫抢夺;没有赌博;没有吸毒;没有黑社会;没有坑蒙拐骗。这种风气一直保持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2、毛主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凡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他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一贫如洗,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国内残匪尚未肃清,新的政权有待巩固,在此百废待举之时,他竟然敢同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打了两场恶战——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
毛泽东坚决维护民族尊严,维护我国独立主权。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企图侵犯我国主权的关于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何等的有气魄啊!随后的中印边界战、珍宝岛之战,均取得了胜利,为国家赢得了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
这些都为国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能“改革开放”吗?能有今天的建设成就吗?3、毛主席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为国家的强盛、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呕心沥血,竭尽全力。
从不走出国门的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在1949年底,即赴苏联访问,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些协定,确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限额以上694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结构。毛泽东的构想是,第一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当时他号召人民艰苦奋斗搞建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9%,农业总产值增长25%,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全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增长23%,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一举奠定。防治水患和兴修水利。
解放初期,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抓了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海河、荆江分洪,基本上控制住了这些地区千百年来的水灾。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并不是像有些人所宣扬的不搞经济建设。
1970年12月25日,决定兴建葛洲坝水电枢纽工程;70年代,打开向西方引进技术设备的大门,从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22套大型设备,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4、毛主席积极重视新中国文化教育。
解放前,我国的文盲人数达80%以上,边远山区的农村,文盲人数更达95%以上。解放后,毛主席狠抓夜校扫盲,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很高,成效非常显著,合作化时,大队、生产队的会计、出纳、保管这支庞大的队伍,几乎全是夜校扫盲出来的人材。
小学、中学全免费,大学也几乎是全免费,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因成绩不好考不上学的,没有听说因没有钱上不起学的。
5、毛主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和时间赛跑”“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争攀世界科技高峰的热情,那时科技人员所想的是为国家的强盛而拼搏,团结合作,奋力攻关,没有考虑自己的名利,在1949~1976年,在那极端困难的经济和落后的科研条件下,做出了多少震惊世界的科技成果,如:人工合成胰岛素。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等。1964年袁隆平发现水稻不育株,在广大有关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协同攻关下,到1972年即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就大面积推广应用。
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袁隆平被尊为“杂交水稻之父”。6、毛主席十分关心人民的身心健康。
毛泽东最关心人民疾苦,1955年,在国家经济。
我心中的英雄人物——孙中山我心中的英雄人物——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号逸仙。他是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是孙中山推动了改革开放,使我们享受着现在幸福的生活,但我时时刻刻不会忘记,这一切是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使中华民国走向了解放。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我们彻底打败了日本鬼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29年6月1日,我们敬爱的孙中山爷爷长眠不醒了,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在天上注视着我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他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让中华人民解放;是他给历史抹上了光辉的一笔。孙中山,你在我心中永远熠熠发光,永远辉煌!!
我最崇拜的人
我最崇拜的人是陈赓,这位身经百战叫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却有一段有趣的求婚故事.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有个姑娘去听中央首长的报告,恰巧坐在陈赓的身边,她正聚精会神地做笔记.陈赓在本子上刚劲地写上“我爱你:陈赓”五个大字,然后撕下来,悄悄递到她手上.姑娘听报告正入迷,没看清写的是什么,把纸条装进了口袋.陈赓看没引起姑娘的反应,又写了一张“我爱你!陈赓”的条子递给她,姑娘再次没理会.后来,陈赓在听报告过程中,间隔一会就写一张同样内容的纸条递给姑娘.
姑娘有点着恼了,不愉快地瞪了陈赓一眼.
中央首长的报告,引经据典,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逗得与会同志哈哈大笑,陈赓和这位姑娘也笑得前合后仰.报告结束,姑娘把笔记本装进衣袋,陈赓还惦记着纸条,用眼注意观察姑娘的反应,但姑娘像没事似的唱着抗日歌曲,像只百灵鸟,蹦跳着走出了会场.陈赓一直用深情的目光追送着她……
回到宿舍,姑娘兴致勃勃地向战友们讲述报告的内容.她从衣袋掏出本子,竟带出了那些条子,撒落在地上,“我爱你!陈赓”几个大字,极其醒目地映入姑娘眼帘.慌乱中,她迅速把纸条拾起,夹在笔记本中,她用极大的毅力抑制自己.但是口齿不再伶俐,思路再难通畅,额上冒出了冷汗.她匆匆结束了报告的传达.合上笔记本,急走出窑洞,直奔后山上一棵大槐树下,把笔记本里的纸条拿出来,反复看了几遍,她惊呆了!没错.“我爱你!陈赓”.她早就听说陈赓的事迹,“这么赫赫有名的战将真会爱上我吗?”姑娘思绪万千,高兴、激动夹杂着生气:你陈赓是个大干部,怎么能这样向我求爱呢?……对,找领导去,找管干部婚姻大事的陈部长去!把你这旅长干的好事汇报上去,叫你……叫你狠狠地挨顿批评!看你还敢不敢爱……把条子递到我手上!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父亲就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那些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无数动人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成为不断激励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还在我刚上幼儿园时,父亲就找来一些红军长征的连环画让我看,我边认字边记住了不少红军的故事,还在幼儿园讲给小朋友听。上小学时,经常出差的父亲只要一回家,就关心我的学习,每当看到我的作业本上打满“√”和考试成绩优良时,就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我记得讲得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红军长征的故事。
小时候我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虽然还比较肤浅,但还是认真地照着红军的样子去做,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用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故事鞭策自己,攻克了学习上一个个“拦路虎”,使自己各门功课成绩在班级都名列前茅;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我用红军“一袋干粮”、“七十六粒粮食”等故事激励自己,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体味助人的快乐;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用红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自己,从而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主动关心集体利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为三峡工程捐款和为城市建设献一计的事迹还被多家媒体宣传,为此,受到学校的奖励,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步入大学校园后,当时学校正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我作为组织培养的重点对象,听了几次党的创新理论讲座,利用课余时间重温了《红军长征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红军长征故事选》等书籍,在脑海里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在那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条件下,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在用血肉之躯铺就的前进路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能够义无反顾、前仆后继?那是因为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有了认识上的升华,使我更增强了对党的无比信赖,更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为了把更多的同学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我和另外几名学生党员还开办了“知心话儿对党说”的网页,定期在网上与同学们交流,宣传党的知识,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些听了上百遍的长征的故事依然感人,用血与火凝成的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她好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为我执著的信念和追求。在大学毕业即将面临工作分配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做一个在商海中搏击的“弄潮儿”;一条是投笔从戎,当一名新时期有为的军人,把青春和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防建设。我是军人的后代,理应做一名红军精神的传人,为此,我选择了从军之路。尽管从军之路很艰辛,一穿上军装就投入紧张的训练,磨破了手脚,晒黑了皮肤,但我挺住了,半年的艰苦训练,使我以军政考核全优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随父母走进了“重走长征路”的行列,亲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秘、雪山的险峻;亲耳聆听了大渡河的涛声、川主寺镇的传说;亲手触摸了泸定桥冰冷的铁索、“红军树”累累的弹痕,从而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伟大、圣洁、崇高和永恒。也使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到: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她在人们的内心里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她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这就是长征故事给我的启迪,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1934年10月中旬,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怀着必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踏上了征途,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里记下了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有这样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是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时,不因自然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不顾艰难困苦,抢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最终他们胜利了。这是他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十四五岁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因饥饿而晕过去了。这时,又来了一位老红军,看见孩子的样子,先给孩子灌了点水,等醒了之后,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干粮分一半给孩子吃了,但看孩子还是没饱,犹豫了一会儿,又把最后一点干粮给孩子吃了。要上路了,他让孩子先走,说自己歇会儿,其实他是不行了,没有了干粮网 ,没有了水,死亡就要降临在他的身上。一不小心,他掉进了泥潭,在挣扎之中,却愈陷愈深,但他还是不断的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可当人们来时,他却已经只剩脑袋在外面了。人们呼唤着他,可他已经……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帮助,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红军长征,当时各个方面军团结一致,统一听从中央军的指挥,密切合作,最后胜利会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也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补台,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
红军长征,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红军为人民服务,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结合今天的改革发展,我们所有的工作也都需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充分沟通,特别是涉及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使企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刘志丹》有感
师超凡
上一个星期天,我阅读了一本书《刘志丹》,主要讲刘志丹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到抗日英雄,《刘志丹》其人其事,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那他是怎样从一个陕北高原上普通的人民经历艰难磨练成为民族英雄,成为陕北高原的旗帜,成为秦川八百万父老乡亲的骄傲呢?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毛泽东领袖为他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周恩来同志称他为“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刘志丹也许是在孩童时代听爷爷讲那些好汉勇士行侠仗义的故事,给了他最朴素的教育,使得他在求学期间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直至成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1936年,刘志丹在一次东征的战斗中牺牲。
现在,你们知道了刘志丹同志的一些事迹了吧,没错,刘志丹在我的一生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教育,他告诉了我这样的道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百万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同样,也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千百万红军奋力作战才有了今天,今天我们站在同一片蓝天下,明天,在等着我们去创造去迎接。
从小到大我不知道看了多少场电影,但也有烙在我心上的。
这部电影是《闪闪的红星》记得看最后一次的时候是学校带领我们去看的。 到了电影院,大家唧唧喳喳的坐在椅子上。
突然,电灯一下子全灭了,大家不由得"哇”了一声。电影开始播放了。
一开场,屏幕上就出现了“闪闪的红星”这五个大字,大家都又“切”了一声。因为1.大家心里是想:怎么又看革命期间的电影,都看厌了。
2.这部片子早就看过了,都知道里面的大体情节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玖十周年大庆了。
一点也不尊敬共产主意。我不想理他们,我把目光放在了大屏幕上。
一开始就是一位名叫“潘冬子”的孩子与同伴挑柴,他们挑柴时经过胡汉三家(柳溪镇的地主)门前被正准备仓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了,逼问潘冬子他父亲的下落,可怜的潘冬子被丧心病狂的地主吊在树上抽打。这时,红军在潘行义(潘东子的父亲)的引导下,进入了柳溪镇,潘冬子得救了。
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了阶级兄弟,这一举动是潘冬子深受教育。
34年,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也随着部队转移。
临走之前,他给潘冬子一颗闪闪的红星。可恨的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
村里的乡亲几乎都转移到了深山里,潘冬子与母亲坚持斗争的信念更强了。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了,他临终前说了一句话令我不得不赞叹这位母亲:“我是党的人,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话语是那么的坚定!潘东子的母亲死了,潘东子变得更坚强了。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用大脑机智的与敌人作斗争。
在战斗中,他破坏吊桥,使敌人没有退路,只有缴枪投降了;他巧妙地把盐化成盐水,用棉衣吸盐水,躲过了敌人的搜查,送给山上游击队;他把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敌人的搜查;他沉着机智的应付了胡汉三,有力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迎来了战斗的胜利。
潘冬子终于和爸爸见面了。三年的时间,一转眼,潘冬子长大了,已是一位优秀的青少年自卫队小队长。
潘冬子带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红军的行列,踏上新的征途。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