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
因为这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那么这两者之间重要性是否一样呢?有没有区别? 如果单纯论哪个重要,我觉得“行万里路”要比“读万卷书”重要得多。
你可以这样反驳我:如果一个人一点书不读,只行万里路,也一样不会成才。这是我们经常在讨论问题时抬杠的一种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个句式。
但放在这里好像没有多大的效果。 在商业界好些有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创业之初,文化程度较低的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也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有名的企业经理人中,第一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占绝对优势。我们身边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一些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老板很多高中都没上过。
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况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个闭门读死书的人很久以来就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
我们是否可以说行路比读书更重要呢? “行路”我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
从树上到了地面,我们的祖先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
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如果让我独自走遍中国,那大家猜猜我会带什么东西供自己娱乐呢?回答正确,宾果,加10分!我要带一本书!
一本书!我看见有人纳闷了,一本由我来书怎么能供自己娱乐呢?下面,由我来解释。
一本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就像百科大全,就像童话王国,有趣极了!有的故事令我开怀大笑,有的故事令我眼泪花花,有的故事令我同情,有的故事令我迷惑不解。
一本好书就像一轮太阳,就像知心大姐姐,就像一位优美的仙女下凡似的。书是我的朋友,书是我的家人,书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没有了书,我会崩溃的,我会愤怒的,我会伤心的。没有了书,犹如智慧的泉水干枯了,仿佛知识的乐园被封锁了,好像知识的海洋消失了。我会和一起分担风雨,共享阳光,分享喜怒哀乐。书可以为我抛开烦恼,带来快乐。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我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本书。首先,我会大致地了解这本书主要在讲什么,然后再细细地阅读一遍,找出优美词句,抄在一张纸上,背下来。第3次阅读的时候,我会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思考思考,欣赏一些我喜欢的文章或片段。“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多好的一句比喻句呀!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所以,我会认真读书的。
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
这不是一个句子,这是一个词组。
这是古人对追求和认知的一种态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
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文章。在网上,很多人认为“行万里路”的价值要远远胜过“读万卷书”,宣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际上,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社会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变化,但读书一直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书作为知识的载体,也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读书不是万能的,说实话,一个人读没读过书,并不能从完全意义上决定他的成败。刘邦、朱元璋都没读过书,他们照样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但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在当今社会里他往往寸步难行。因为读书能为你铺平前进的道路,省去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的麻烦。而且书所独有的历史魅力及文化底蕴能引发人对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人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智慧。人只有思考和拥有智慧,才不会感到空虚。所以,我更倾向于将“读万卷书”看成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行万里路”,这是一个“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漫长历程。真正有胸襟,有远大抱负的人,是决不愿意偏安一方的。李白在嗟叹“行路难”的同时,依然憧憬着“长风破浪会有时”。杜甫在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依然怀揣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得到自己的见解,在前进中逃脱学习别人经验的束缚。读书让人把知识转变成智慧,行路让人从知识中提取自己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不知行路,不知实践的话,他将永远拘泥于窠臼,碌碌无为。“行万里路”代表着实践和能力,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
只读书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读书是盲目。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拥有充实而美好的人生孔孟博览群书之后,周游列国亲见亲历,终成儒家大师。司马迁十年苦读之后,负起行囊遍游天下,方作鸿篇巨制。“读万卷书”,获得满腹经纶,“行万里路”,亲历躬行、参证精思。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每个人都能借鉴的求知模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读书把知识拉长成智慧,实践将知识积淀成经验,在时间无限的横坐标里,放大成人生的价值。
读书不止,行路不止,我在路上,你呢?
近来,读了一篇文章,上面有诸城市实验中学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风活动的报道,心里感慨颇多。“读万卷书”容易,“行万里路”难,我想,这恐怕不单是我一个人的体会。物质社会,我们不用担心没有书看,只要你愿意看,随时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书看。而对一般人来说,“行万里路”就有点难了,尤其对于广大中学生朋友来说,不要说走出国门,就是走出家门、校门恐怕都不容易。以前,每年到了春天,一些学校的教师还能组织学生春游,或出去参观,而现在如果再有人组织学生春游,或者出去参观,人们非说他神经不正常。可怜的学生就只有呆在学校死读书的份儿,哪里还有走出校门的自由。当然,我并不提倡学生离家出走,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有组织、有准备地让学生走出校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杜甫的名言,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很多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我国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好《史记》,他到过东海之滨,探过大禹的洞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写成了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史书。李白一生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所以才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如果他没有亲眼见过黄河,他又怎会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杜甫本身就是这句名言的忠实实践者。他20岁以前北游齐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引起了多少人对“五岳独尊”的向往。他身历战乱之苦,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才有了《三吏》、《三别》这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王维不亲历大漠,又怎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几次出游,才写出了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他的游记中关于蝴蝶会的记载,他不亲眼目睹,不记下来,我们又怎会知道天下有这一奇观。近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为了拯救苦难的祖国,不惜远涉重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梅园新村留下了他的足迹,万隆会议似乎还回荡着他铿锵的声音,他为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又何止万里!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说过:“旅行就是生活。”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旅行剪影》等作品。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我想,“行万里路”于我们的意义,已不言而喻。
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这也是新大纲对学生的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更要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人也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种亲历现场的情感体验,是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替代的。
李庆平校长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单单是读写结合,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行”中受到教育,学会思考,关注社会和人生。现在学生缺的,正是这种课外之“课”。
生活是一本大书 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耐心相伴,陶陶其乐。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一窗明月的夜晚,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热茶一杯,静心读了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尽可以刘伶醉酒,放浪形骸——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伤神,激愤处拍案而起。
.仰观苍天,俯察大地,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精鹜八极,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方无限,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
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 很静很美的冬夜,就着火炉,温一壶酒,好喜欢读那些又静又美的书。
可以是《红楼梦》,可以是《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可以是张岱的《西游梦寻》,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可以是周作人的小品,唐弢的书话。当然,日本古代作家的随笔也可以,英国作家包斯威尔的《约翰生传》也可以,《板桥杂记》、《香艳丛书》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古人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总之,关于书及读书的好处,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忧愁烦恼袭来时,不妨读唐诗,吟诵词,看艾芜的《南行记》神游九州。
比如,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会渐渐冷却你急躁的情绪;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悠悠南行,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岭南见客羞遮面的村姑,无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此时烦恼何在!忧愁何在!拍拍脑门,你会自言自语:真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生活得丰富圆满的人,是不会没有寂寞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 是鱼。即或能在水里自由地游弋,也不能够溶解于水,更不能与水合一。
固然有挚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语,但是所有的思想与感情,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分享。无论一人独处,还是朋友聚会,那一丝半缕的寂寞之感,都会不招自来,涌上心头。
忽然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一本书,这本书好像专门为你写的一样,你泪流满面,读了又读,身外的一切犹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片静而安详的心灵的沙滩。世界尽管像大海永远在周围起伏汹涌,你却可以仰观星空,俯察贝石,安之若泰,处处泰然。
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也是仰观充实的境界。 读千赋则善赋。
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的欲望。没有为文造情的浮华,没有少年强说愁的伪善,一切顺其自然,有如小溪小河的水满了,就要向外溢。
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只要读者爱她编者喜她,我想,那些“言为心声,发而为诗”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可能。 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智慧。
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并响应时代的声音,则是构建在生活生存之上的大境界大智慧了。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