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一)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思考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综合提出了九个核心素养。显然,这对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学科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学科层面具体研究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教学而言,需要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的数学学科素养的架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有研究者将这十个核心概念认同为数学学科需要发展的十个核心素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则提出如图1所示的模型,这个模型基本符合数学学科的实际。当然,数学学习是基于问题或任务的,学习内容的展开基于有问题的情境,学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过程中自然需要数学的抽象、数学的推理与交流、数学的模型思想、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等,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是落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多个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包括数学学科发展本身的问题;这里的问题解决也不仅仅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并基于这三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更为上位的、内隐的能力,进而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问题。
因此,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务必注重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以"数"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一、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新知学习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顺利习得新知,更可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应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数"及其运算都是基于现实需要的。自然数是基于现实生活中计数的需要产生的;小数是各种测量活动中不同单位之间换算的产物,也是自然数除法运算结果的自然推广;分数是基于表示非整数的个数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又可以用来刻画整数除法的结果、比值等。数的运算更是现实需要的产物,现实情境中产生了数量的比较、归并、分配等问题,自然需要研究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因此,在"数"及其运算的学习中,务必基于现实问题,让学生从情境中自发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自然地习得新知。例如:对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教科书中呈现了如图2所示的情境,课堂教学大致可以用下面几个问题贯穿:
(1)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问题?
(2)你能根据小数位数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3)这些算式中,哪些比较好算?哪些已经学习过?你能具体算一算吗?
(4)下面我们会研究哪些算式?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5)回顾一下,今天提出了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下面还有哪些问题?整个课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情境入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适当地梳理问题,先行解决简单问题,借助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思考较为复杂的问题,最后梳理问题解决的经验这样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样的学习经验对学生来说将终身受用。
二、在"数"的认识学习中感受抽象
抽象就是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抽象则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出有关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因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正因如此,数学成为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很好载体,抽象成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现实问题中抽取数学概念、抽象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好机会。下面以"自然数的认识"为例加以解释。
"数"的认识始于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产生多与少、等与不等的概念,基于"等"的共性形成了抽象的自然数,而认识多与少、等与不等最核心的思想是对应。由于学龄前儿童已经有了丰富的认数经验,教材一般直接呈现一个大的情境,要求学生从中分别看出各种物体的数量,这样做实际上已经跳过了抽象这个环节,但教师最好能够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适度感受其中蕴含的抽象过程。例如:在图形背景中,学生已经发现一些动物一样多,这时可以追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的",学生可能大多是从数量上比较的,如说"它们都是3个".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如图3所示,可以引导学生从图形中感受长颈鹿和梅花鹿之间的对应,进而继续引导学生从背景图形中找出和长颈鹿一样多的动物,并将长颈鹿和与它一样多的动物用线一对一地连起来,从而感受相等的本质是能够一一对应。最后可以从背景图形中拖出其他数量是3个的物体的图片覆盖到梅花鹿图片上,让学生思考它们和长颈鹿是不是一样多。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具体物品的其他特征无关紧要,这里我们关注的就是它们能不能一一对应,关注的就是它们的个数,在此基础上引出表示这个个数的"3".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直观、现实背景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或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形成抽象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但要注意,小学生年龄小,抽象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抽象的度,更不要强调"抽象"这个抽象的词。
三、在"数"的运算学习中重视推理能力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既包括严密的演绎推理,也包括未必那么可靠的合情推理(如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统计推断等)。演绎推理多用于数学知识的整理,合情推理则有助于数学发现,两者往往协同作用、不可偏废。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其数学教育名著《数学与猜想》中指出:一个认真想把数学作为他终身事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论证推理,这是他的专业也是他那门学科的特殊标志。然而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还必须学习合情推理:或者这是他的创造性工作赖以进行的那种推理。一般的或者对数学有业余爱好的学生也应该体验一下论证推理,虽然他可能不会有机会去直接应用它,但是他应该获得一种标准,依此他能把现代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所谓证据进行比较。很多人认为,几何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载体,实际上,"数"的学习也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很好载体,特别是在运算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的建构过程,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教学"一位小数的加法",教师一般会首先呈现一个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得到相应的算式。如呈现下面的问题:一袋妙脆角4.8元,一瓶尖叫2.8元,买1袋妙脆角和1瓶尖叫一共花去多少元?学生不难列出算式4.8+2.8.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大约花去7元,这个猜测过程中已经蕴含了推理,如"妙脆角靠近5元,加上尖叫2元8角,肯定得7元多了".当然,我们需要准确的值,因此,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给出结果7元6角的解释,这些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4.8元+2.8元,4元与2元合起来是6元,2个8角合起来是16角,也就是1元6角;4.8元、2.8元都转化成角就是48角和28角,48角加28角是76角,化成元就是7.6元……这些解释本身就是很好的推理过程。在这些解释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探究一位小数加法的竖式运算,并说明其中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显然,算理的探求过程是很重要的推理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务必紧紧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在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更好地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论文(二)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实践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含义纵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过程,"双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中凸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聚焦性。当前,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热点,教育工作者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而数学素养和核心也具备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这一层面上看,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必备品格中涉及到联系、语言、量化、综合、反思,而关键能力主要指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具体化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一向多发展,提高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整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体系要具备完整性,丰富课堂教学环节,从课前引入到课后反思巩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浅显易懂到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整个课堂教学体系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丰富学生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数学素养,进而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
(三)操作性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积极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感受数学人文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从数学素养开始着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教学理念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人本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落实核心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和收集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实现核心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将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解各个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服务于教学目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要将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目前而言,最常见为信息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软件开发网络课程等形式。
(三)完善教学内容,贯彻数学思想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得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观察,善于用辩证性思维看待数学问题,丰富解题技巧,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掌握基础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中可以自动检索网络体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本文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一课为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有自然数知识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丰富学生自然数的认识,明确自然数之间倍数和因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每个自然数都有不同个数的因数,为以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通分、约分和分数加减作必要的准备。本节课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二是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三是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探究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两对父子去吃饭,每人用一个碗,可只要了三个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相互依存关系,为倍数因数的理解打下基础。在探究环节中,教师要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播放,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并出示实例,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观察与比较,为因数探究指明方向。学生寻找因数的方法有很多,既有根据乘法算式想,也有根据除法算式想,但沟通方法之间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一对一对"找的,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这有什么好处呢?".经过这样从不同到相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学生的思路也因此变得清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三)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研究,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含义与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教学案例论证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三数学总复习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三数学总复习策略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复习对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核心素养对数学复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对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进行具体探究。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数学总复习,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优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数学总复习;
引言:九年级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对复习方式进行变革。如果仍采用单一的复习模式,就会使学生感觉厌倦、枯燥无味,在复习过程中分不清主次,最终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长时间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数学总复习,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我国众多教育家多次提到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多以考试内容为复习的方向标,进行复习内容的设计,所以并未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一、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目的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进行有效的复习活动,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九年级数学的总复习内容大概如下:函数、图形变换、一元二次方程、圆、概率、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和比例、相似三角形等。进行复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将初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系统性划分,从而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复习网格,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帮助学生对日常学习中未注意的知识点进行细致排查,从而进行有效掌握,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总复习的结构
复习要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对已有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它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分类,进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将初中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综合性思维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最终使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的引导完成学习活动。在长时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进行九年级数学复习,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可以采用小节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逐层复习等方式进行。小节复习就是对一个知识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对这个知识点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进而为后期复习奠定基础;单元复习是对一个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结构认知,对其中存在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帮助学生在知识框架内复习,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整合;阶段复习是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后,教师就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对总复习来说,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查缺补漏,对一些学习盲点和死角进行清理。总复习是对学生初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复习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重要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三、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根据核心素养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领域提出四个维度的目标,产生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些素养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
(一)将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
对于总复习来说,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活动,但在复习过程中总是循环往复,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存在片面化的特点。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数学复习活动,能够规避这一问题。核心素养非常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它不单是将学生置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对人教版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和比例进行复习时,可以运用结构图的形式对其中的关系进行直观化认识,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对于数学来说,它有抽象、艰深晦涩等特点,学生可以利用核心素养特点,将知识化繁为简,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教学质的飞跃。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素养
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通常会对题干涉及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解答[2]。如果学生对题干阅读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会导致错误解题情况的出现。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学生对问题的解答错误,多是由于在阅读方面存在偏差。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解题错误,并进行改正。所以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不到重点,不知所云,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中的重点数据进行标识,加深印象,以免因马虎造成答案的错误。例如,复习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存在的问题以数轴画图的形式进行分析,将所有的值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分析,最终将复杂的函数问题,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巧妙解决。
(三)将复习与知识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传统的复习模式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并通过大量的复习题开展总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并且这一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效果自然受到限制[3]。在选择复习方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进行设计。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既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同学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复习人教版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时,借助上述方式,学生可以简要概述求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可能有的学生说得不全面,但在学生自我反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相信在学生日后的习题训练中,此知识点将不再是问题,而是优势。
五、结语
总复习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现,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知识强化环节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总复习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有效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利用总复习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反思,从而改变教学方法。
六、参考文献
[1]刘光蓉.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8(7):25+53.
[2]黄小燕.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4):168-173.
[3]刘杨.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7,15(4):167+169.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