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出自唐
2、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出自唐·赵徵明《思归》
3、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出自唐·乔知之《绿珠篇》
4、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出自唐·李九龄《登楼寄远》
5、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出自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6、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出自唐·李白《梁园吟》
7、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出自唐·张琰《春词二首》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出自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
9、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出自唐·韦庄《绥州作》
“高楼”在中间的诗句
1、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出自宋·寇准《春日登楼怀旧》
2、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自唐·王维《少年行四首》
4、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出自唐·于濆《古宴曲》
5、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出自唐·徐铉《春分日》
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出自唐·李白《关山月》
7、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出自唐·白居易《江楼闻砧》
1、西北有高楼
两汉: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2、白帝城最高楼
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译文: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
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
3、登楼
唐代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译文: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4、明月上高楼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译文:明亮月亮照在高高阁楼,流动的月光不住晃动。楼上有个愁苦的思妇,边悲叹边哀伤。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啊,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1.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2.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4.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5. 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
6. 灯痕犹自记高楼。露花烟叶与人愁。
7.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8.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9.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0.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释义:看高楼之高耸,那是一种离开、远去的感觉。
12.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释义: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
13.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释义: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
14.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于武陵《高楼》
释义:天上远远地出现了一轮明月,不知道照亮了谁家的高楼。
15. 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无名氏《念奴娇》
释义:但且住在高楼上,听着笛子传来的音乐
16. 灯痕犹自记高楼。露花烟叶与人愁。——晏几道《浣溪沙》
释义:连灯光每天都记得照向高楼,我却没有人分享我的哀愁。
17.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释义:我要上高楼上去躲避忧愁,但是这个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18.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杜甫《绝句》
释义:成都戒严,一时间旌旗鼓角,弥漫春郊。
19.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
20.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释义: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3、《登楼》唐代: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4、《明月上高楼》魏晋: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译文:明亮月亮照在高高阁楼,流动的月光不住晃动。楼上有个愁苦的思妇,边悲叹边哀伤。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啊,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夫君已远行在外超过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独自栖居。
夫君好比是路中的清尘,我却像污浊的水和泥;清尘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机会是渺茫的。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
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5、《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高楼 作者:于武陵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流光:指月光,清光似水,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徘徊:回旋荡漾。这两句大意是:皎洁的月亮照在高楼上,溶溶如水的月光正在回旋荡漾。
诗句所描写的是一个凄清的夜晚,冷月寒光,徘徊徜徉,烘托了少妇对月怀人,孤独寂寞的婉转愁思,古人以为这是建安绝唱。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月光,也可用以引出对月怀人的思绪,“徘徊”两字既形容月色荡漾,也喻指愁思萦绕。
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哀诗》噩耗传来:“万丈高楼一脚蹬空” 高楼名言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太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高的柳州城楼放眼远望,只见周围是荒野一片,茫茫无边;满腹的愁思仿佛辽阔无边的海天一样,没有尽头,本诗抒发了作者登楼远望,怀念挚友的殷切而又凄凉的心情。
此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眺望,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荒远、凄凉的景色与愤懑、感伤的感情交织、融合在一起,充溢于上下天地之间,造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唐·令孤楚《游春词》。
这两句大意是:清早登上高楼,看到一朵绽开的鲜花,虽然只是一朵,也觉得春光已经从四面八方回到了人间。原诗为:“~。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此二句写诗人登楼远望,一朵早开的鲜花忽然飞入眼帘;刹那间,诗人觉得春光从四面八方涌来,宇宙天地都充满了盎然春意。
诗作通过联想和夸张表现出一种青春活力,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可用于抒发对春光的赞美及对春归的喜悦之情。
唐代诗人 令孤楚 《游春词》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故城在今甘肃泾州县北。迢(tiáo条)递:高峻的样子。
汀:水边的平地。洲:水中的陆地。
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的绿杨树及绿杨外的洲渚眼底尽收。此二句写安定城楼之高及登上高楼所见的景色,既壮观,又秀美,反映了作者的开阔胸襟。
描写水边高楼可以借鉴。唐代诗人 李商隐 《安定城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关于高楼的名言 唐·杜甫《登楼》。万方多难:指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
这两句大意是:在狼烟四起、战争连绵的春天我来到这里,登上高楼,看到繁花,更使人黯然神伤。登楼远跳.一览万紫干红的繁花,本应十分高兴,而诗人却说这些景象使寄富在此的客人更为伤心。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加强丁诗作的艺术效果。写完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这是由于战争不息、万方多难等诸种原因造成的,先写果后写因,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满腹愁绪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可用以抒发流离他乡的愁恩及对国事的忧虑。唐代诗人 杜甫 《登楼》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陪我上高楼。
宋·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这两句大意是:想要登上高楼去逃避忧愁,谁知道忧愁还是随着我登上高楼。
这也是辛弃疾晚年写的咏愁词。投闲置散、“识尽愁滋味”的作者想藉登高望远摆脱一些愁苦,可愁苦却和他难解难分,形影不离,紧紧地跟着他上了高楼。
这说明愁苦无时不在作者身边,想回避而不能,想解脱而不得。作者在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愁,构思新颖,表现力很强。
可化用以表现一种无可解脱的愁怀。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宋·王诜(shēn身)《蝶恋花》[钟送黄昏]渺渺:悠远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独上高楼遥望天涯,只见白云悠悠,青山低小。
白云悠悠,青山一点,这是一幅很开阔的画面,这种景物生动地衬托出楼台之高。可用以描写高楼景观。
宋代词人 王诜 《蝶恋花》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
疏影:指梅花。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更愁思无限,只好独自掩门不听。
在天涯的一角,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高洁,又是那样的孤独。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
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写游子之孤寂。清代诗人 龚鼎孳 《百嘉村见梅花》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高楼名言 见唐·李白《粱园吟》。达命:通晓命运,不为世务所累。
岂暇愁:哪有空来发愁?这两句大意是:我对自己的仕途命运已有充分的认识.哪有时间去发愁烦恼呢?还是登高楼,饮美酒,去寻找自己的欢乐吧!诗人以“达命”者自居,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蔑视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但在旷达的字句下,却隐藏着诗人无法排遣的苦闷,因而只能借酒浇愁.登高抒怀了。
可以此二句抒发得过且过、得乐且乐的思想,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唐代诗人 李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