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原诗出自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以下为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二、后庭花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奏.
拼音:[tà gē]
背景:中国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
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共同特征:集体性,参加者围成圆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牵手或搭肩,上身动作不多,主要是脚下的舞步变化,边歌边舞。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赏析】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
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中国古代竞技游戏中的一个大类是以球为戏具而展开的各种球戏。
由于球是圆的,抛接击打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球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游戏器具,以球为戏具而产生的传统游戏活动也特别多。 主要分类 蹴 鞠 先秦时期已经产生,汉魏和唐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的就是蹴鞠,就是一种典型的球类游戏形式。
汉代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较为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十二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之球数的多少决定胜负。
当然一般平民百姓的蹴鞠活动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他们大多是两三个人自己随便踢踢玩玩,而且也只能是在路旁小巷中进行。桓宽《盐铁论》中提到的"康庄驰逐,穷巷蹴鞠",指的就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蹴鞠活动。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的形制有了很大的改变,蹴鞠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一些古籍记载,唐宋时的蹴鞠有家庭中二三人玩的小型蹴鞠比赛,也有皇室宫廷中玩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蹴鞠活动。
如宋代每逢天宁节时,朝廷中的宰相、亲王和百官们都要给徽宗赵佶上寿,此时宫廷中奏起音乐,双方队员穿红、黑两色锦衣入场,进行踢球比赛。在经过了一番较量以后,分出输赢,赢者获金奖,输者受鞭打,或以黄白粉涂脸。
在踢球规则上,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许多定制,有所谓的"白打"、"打二"、"官场"等等。"球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每人两踢名'打二',拽开大踢名'白打'。
" 到了清代时期,蹴鞠又和溜冰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一种"上蹴鞠"的活动。玩时双方数十人分位而立,各有统礼,扎一彩球并将其抛起,众人群起而争,边滑边踢球,互相追逐嬉戏。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讲究技巧的古代冰球运动。 击 鞠(马球) 唐代时期出现的击鞠(即马球)也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球类游戏方式。
击鞠最大的特点,就是游戏者必须乘坐在骑乘上击球,这就要求游戏者不但要有过人的击球本领,而且还要有过人的骑乘本领,这样才能在游戏时战胜对方。击鞠的球场,球具和玩法上也都与蹴鞠有所不同。
其球场形制一般是在一端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门上挂有网囊,也有的是在两端各立一门。游戏者分成两队,每人手中拿一根头部弯曲如偃月的球杖,骑在马上用球杖争球,抢得球后还要把球击入球门中的网囊中,谁击入网内的球多谁便算赢。
到了宋代时,击鞠之戏常常被用于宫廷表演。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宫廷中经常举行击鞠比赛,赛时还有"小打"、"大打"之分。
游戏时先在殿前设立一个用花彩结扎起来的小球门,百余名男子分成两队,一队穿红,一队着绿,两队都骑在雕鞍结彩的驴子上。每队中都有一个首领,手中拿着一条彩画球枚。
首领将球击起,两队人马便开始争夺,一队力图将球击入网内,一队则尽量将球击出,这称为"小打"。也有骑马而比赛的,则称为"大打"。
这种游戏方式由于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因此颇受皇帝、贵族的赏识,被经常运用到节庆宴席中去作为一档助兴节目。 捶丸 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
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
“捶”即击,“丸”即球。 捶丸场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设球穴,以杖击球,而且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着不同的类形,有"擦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指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
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捶丸比赛时,既可分组,亦可不分组。以参加人数的多寡又有相应的不同名称,多人参加的叫“大会”,七八人参加的为“中会”五六人的则为“小会”而三四人的称为“一朋”。
最少的是两人,叫“单对”。比赛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
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者为胜。 步打 "步打"也叫"步击"、"捶丸",起自唐代,流行于宋元。
其游戏方法是:在旷地上画一尺见方的球基,离球基六十至百步处,作若干球窝,旁树彩旗。游戏者轮流持木棍从球基将球击入球窝,很像现代流行的高尔夫球。
"木射"则有点类似现在的保龄球。 木射 "木射"起源于唐代,又名"十五柱球戏"。
其玩法是在场地一端竖立十五根笋形平底的木柱,在每根木笋上用红黑颜色各写一字,红的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黑的为"傲、慢、?、贪、滥"。红黑相间,作为目标。
用木球从场的另一端滚去,命中红笋者为胜,中黑者为负。 中国古代的球戏还有多种,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总的看来,球戏都是以球为具而展开的游戏活动,它们讲究技巧,富有竞争性,因此深得古人的喜爱。许多球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有的甚至一直延续至今仍在广大群众中盛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