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些吗?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经典诗词名句花开尽更无花。
(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宋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C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 李清照《一剪梅》)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 王观《卜算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唐 罗隐《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饮酒》) 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宋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夕》一句《长安晚秋》)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清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宋 王安石《示长安君》)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 王维《观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 元稹《离思》)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 王籍《入若耶溪》)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行路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唐 刘禹锡《竹枝词》)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古诗精典名句大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秦 屈原《离骚》)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明 无名氏《可笑严介溪》) 常恨言语语浅,不如人意深。(唐 刘禹锡《视刀环歌》)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 李商隐《嫦娥》)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五代·南唐 李煜《望江南》)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 文天祥《扬子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 元稹《遣悲怀》)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 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四)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先秦 《卜居》)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 黄巢《不第后赋菊》)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魏 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 陆游《书愤》)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唐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翃《寒食》)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儿童推荐背诵古诗《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山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吹草低见牛羊。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东隅已失,桑榆未晚。 ——唐·王勃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晋·傅玄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晋·陆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唐·李颀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窦巩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有哪些?
1.《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5.《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6.崔道融《溪居即事》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7.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8.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雷 震 10. 牧牛图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
11.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附: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
希望能帮助到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