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
苏轼
《
水调歌头
》。
全词是: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处的意思是
“
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在词中
,
这句词是对他弟弟苏辙说的
,
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
表达了男女
之间的相思。中心思想: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
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
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
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
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困惑篇
从小时候起,我便在“呀呀”声中朗读着古诗,虽然不怎么明白意思,但却丝毫不减少那是我对诗歌的热爱与向往,于是,一首首的古诗就装进了我的小脑瓜:“鹅鹅鹅·····”“一去二三里·····”“床前明月光······”。
可是我虽然学到了不少的古诗,会背也会默写。但我对大多数的诗还是不大明白。有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为什么鹅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为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什么“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的小脑瓜里对古诗有着无数的问号???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后来,在老师的殷勤教导下,还有爸爸妈妈的解释下,我也对诗歌也算是“略懂略懂”,他们告诉我跟诗有关的知识和故事,我一步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比如那次,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就大声叫我“宝贝,快来看鹅啊!”我跑来一看,哦,鹅原来就是这样的,长长地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首诗的意思了。还有我在电视上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辛苦劳动,妈妈说一年才能收获一次麦子,我才真正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这样我明白了很多诗的意思。我虽说不是儒家的大文豪,但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惆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还是稍有感触的。
每当在学习诗歌时,那诗人用那为数不多的字创造出的意境总让我遐想不已,在冥冥之中与诗人同喜、同忧、同悲。并且迸发着一种从心底发出的创作欲望。所以从那时起,我已经明白,诗歌在我心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介绍一篇:
唐诗宋词如画来
作者:竹之雨 点击数:2533 发表于:2003-7-9
桂林山水是美的,有比桂林山水更美的,那就是唐诗宋词的韵律美,你见过吗?
以前,我喜欢诗词,我用嘴巴去读,我用耳朵去听,我用眼睛去看,我用心去体会。可我总觉得还不够,我常想,歌有谱、诗有韵、画笔三色调万千,我如何才能像看一幅画那样、去领教诗的魅力呢?
我看着一张五线谱发呆,歌有这样直观的谱,诗有吗?如果有,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平、上、去、入是古人的玩艺,且入声早已消亡。但平、仄依然魅力无限。我突发奇想,假设在普通话里,一、二、三、四声像歌的五线谱那样、是唐诗宋词的四线谱,平、仄就是音符,那么,诗的谱子绘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干就干,信手抄来一首唐诗,对着银屏绘制起来。
一声:--------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二声:平--平平------平平----平------------------------------平 三声:----------仄----------------------仄----仄-------------- 四声:--仄--------仄----仄仄------仄--------------------仄仄-- 唐诗: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多少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就是诗的四线谱吗?他隐藏着什么奥秘吗?我开始思索起来……
假如我用曲线把这些音符一样的平平仄仄串连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再一次拿起了鼠标,我惊奇地发现,我给诗词画了一幅心电图,我仿佛听到了诗词燥动的音率,那上下起伏的节奏是如此的紧凑、有力。
就这些吗?不!我在曲线下方填入色彩,平为绿、仄为青,依序渐变,啊!我惊奇,好优美的一幅桂林山水画,那平声就像山峰,仄声就像幽谷,山峦起伏,优美无限。
再细看那平声之间的起伏,像一片丘林,谷浅山低,仿佛有仙则名,那仄声之间的起伏,则像幽谷重峦,奇秀无比。
我再在两峰之间轻点水色,一幅青山绿水的优美图画浮现在眼前。高山、幽谷、丘林、重峦、小湖、平台…
我不禁惊叹起来!真的诗美如画!
北方。冬日。弦月。霓虹。第一场雪开始飘散。
一个人坐在一帘雪雾的背后,听雪落的声音。飘坠的枯叶很快被积雪掩盖,如同一粒微尘瞬间消失,随同我的记忆,一起沉沦。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蜷缩在自己温暖的小屋,点一盏袅袅的灯,听着音乐,啜着热气腾腾的茶,读着喜欢的书,看着窗外滑过的风霜雨雪,一年一年,周而复始。我愿就这样栖息在自己的城堡中,静静地看岁月年华,如水流逝。不知岁月的痕迹,是否已挂上了我的脸,是否已刻在了我的心头。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如雪花般清澈。多年后的一场大雪,是否会记取当年那个雪幕后的女子,曾经的过往,如雪的心事。
抬眼望路上的行人,个个脚步匆匆。冬至还未到,此刻的寒冷尚不算刺骨,想必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看那些将落未落的残叶飘摇欲坠,会感到稍许的凄凉,会顿觉家的温暖,会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又想起了那句古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想到这,便不由得想笑,不是笑别人,而是自己。终日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真实与虚幻已模糊得分辨不清,许多情景明明从未经历过,也永难实现,却又不可名状地熟悉与惊悸。仿若心中生出了翅膀,穿越时空,飘飘荡荡,替我飞过了一程又一程。原来想象也可以如此真实,也可以如此荒唐。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喜欢这些淳淳的老歌,只言片语便解尽所有的忧愁。当年飘渺的诺言,能实现的会有几句?不得而知,也无力证明。只是知道它再也带不来丝毫的兴奋或是晕眩,便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美丽属于她只有一瞬,狂风吹散,繁华落幕,一切归于空无。
月色雪影摇窗而入,洒在窗畔桌前,洒上我的额头,沁润我的灵魂。指尖再度飞舞,倾诉她的寂寞。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这样的游戏规则无常,这样的梦,看得到彼岸,却无法泅渡。这场戏很精彩,该上演的时候上演,该落幕的时候落幕。这场游戏很无奈,从清晰到模糊,从春花到秋露。如风一缕,雪一幕,随意沉浮,不知方向如何,不知终点何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让我叹息不已,原来一切注定匆匆,穷我一生,也无法追逐。
在大明宫的废墟上
那是个恢弘、大气、才华横溢的王朝。在时间的那一头,屹立着大明宫,奢华、靡丽,弥漫着粉黛与胭脂的芳菲;在时间的这一头只剩杂木丛生,荒草萋萋。在时间的那一头存留着太宗睿智英明的身影,武则天威慑天下的气魄,一个王朝繁华兴盛的荣光;在时间的这一头惟有变迁、空寂与沉默。
金戈铁马,战乱、割据,正中了“合久必分”的古老咒语。唐朝灭亡了,走向大明宫的废墟深处……
然而,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吗?不。你看那大明宫的废墟之上,总有生命在拔节而起,伴随花香溶解在空气中,被风满世界扬洒了去。那不是唐人的灵魂,唐人的思绪么?是的,唐朝只是躲到了时间的背后,而那些历史的印记,文化的积淀,那些唐人自由开放的浅酌低吟或是引吭高歌,何时销声匿迹过?是的,没有。从来没有。唐诗,一首首艺术与智慧的奇葩,便是唐人乃至唐王朝跨越时空的载体。
没有哪一个王朝有过这样的辉煌与气度,中外交流,三教并存。象元稹的《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采诗官》虽批评了皇帝,也并未犯忌讳;至于戏人,更可在皇帝驾前嘲笑三教的祖师爷。自由的空气到处挥发,诗人可以“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立风前”;可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诗人们都有些自命不凡,于是李白歌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笑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甚至隐居的孟浩然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也正是这一切,赋予了唐诗的兴盛,赋予了唐诗最独特脱俗的气质,赋予了唐诗以至于唐王朝本身跃动不息的生命力量。
然而说到唐诗的生命力,除了提及它创作背景的开阔与空旷,更离不开对诗体本身的剖析、理解。且不说这些格律、绝句的音乐美,语言美,就单是它们整齐别致的文字所传达出的意境,便已足以让它们名垂千古,代代流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其意境之绝自古有名。出使边塞望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他挥笔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无十字,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难怪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的我名句。(眼前俨然一幅如生的边塞落日图:茫茫沙漠,烽烟直上,悠悠黄河,落日正圆。苍凉萧瑟,大气、粗犷。)又如一首恬静奇丽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所有的情与景都融合到一个月色林的天地里。这个天地是安静的,却不死寂。在无人的月夜中,有一闲人怀着深情在弹琴,在长啸。如此意境又怎能让人不陶醉呢?再说王昌龄的“缭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直言,却勾勒出无边的意境,令人“思入微茫”。
可诗毕竟不仅是艺术的塑造,更是诗人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唐诗的生命不息,更在于诗中之情,诗中之魂,诗中之个性。诗仙李白豪情大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如此浪漫豪迈,舍他其谁?他手提一壶酒,款款而行,于是有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豁达;虽一生怀才不遇,却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保持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即便抒愁,也不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风度。而不同于这位浪漫主义大师,杜甫则是名现实主义的斗士。“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杜甫为国尽才的出仕之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忧国忧民之思。然而始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千古空悲切。而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哀叹,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更是字字含情,声声催泪。又怎能不让人铭记?
也许唐朝的诗人天生的这样善感,这样风流,这样多才。踏入滚滚红尘,顺也好,逆也罢,只是各自走着自已朝圣的路。一首首唐诗是他们用生命去书写的,勾画着生活,描摩着自然,见证历史,记录着心潮的起起落落。有喜,有悲,有忧,有怨,浓缩着一个王朝的背影。
是的,我从来都不觉得唐朝的生命终结了,即便面对大明宫的废墟。有那片颓败的废墟上,总有那样一群不灭的灵魂,唱着朝圣的歌。
那些不死的诗句便是经典,便是永恒。
我学古诗文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
背诵古诗50首。随着一首首古诗背过去,我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古诗。
古诗是如此的词句精练,竟境优美,背古诗,渐渐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刚开始背古诗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很不容易记住。
妈妈就教我一个好方法;先把古诗读两遍不懂的圈出来,搞明白他的意思,然后把诗转变成画面,前后联系这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里面了,诗文就脱口而出。为了巩固背诗效果,外出散步时,我会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背,睡觉前闭上眼睛再想一遍;第二天醒来时再背背,真神,通常都是一字不差,背古诗其实就这么简单。
背完了50首古诗,我发现自己变聪明了。记得有一次去奶奶家,马路两旁有许多整齐的大树,细细的柳条随风飘舞。
我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爸爸妈妈都向我伸出大拇指。
我还把古诗运用到作文里比如写《荷花》时,我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写湖面上一片连一片的荷叶和从荷叶中冒出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
( 散文阅读: ) 同学们,我们遇到困难千万不要退缩,仔细想,就能找到好办法。
详细一点,好吗?我会回答的。改写《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纷纷扬扬的,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如尘似雾,从天空飘落下来。那雨轻轻地落在树枝上,树枝上的嫩芽钻出了可爱的小脑袋,睁开美丽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儿顽强地掀开了压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钻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裳。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黄的油菜花、红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郁金香,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几只燕子从空中叽叽喳喳地飞过,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
可这样的雨中美景,却吸引不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们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扫祖墓,想起去世的亲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前途未卜,心情压抑;有的正走在投靠亲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烦意乱。他们头上顶着阴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显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肤白净,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艰难。杜牧脸色憔悴,眉头紧锁着,形成了“川”字,一边走,一边还摇头叹息着什么。他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加上这“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到处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绪低落。此时此刻,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咙像要冒烟。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填饱肚子,再喝上几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该有多爽啊。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儿找酒家啊。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我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