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潜《移居》)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梁·王籍《入若耶溪》)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1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夜宿山寺》)2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木槛遣心》)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3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杜甫《梦李白》)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4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白居易《琵琶行》)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4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唐·白居易《琵琶行》)4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4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温庭筠《望江南》)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5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5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5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5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58.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锦瑟》)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僧云览诗中之句)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 鹤楼》)6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课后有背诵要求的篇目有: 《诗经三首》: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前两章; 《离骚》: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孔雀东南飞》: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汉魏晋诗三首》全背;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背; 《近体诗六首》全背; 《词七首》全背; 《六国论》全背; 《游褒禅山记》全背。
原文: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离骚〉〉要求背诵部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孔雀东南飞》要求背诵部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向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五首 [晋]陶渊明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
高中语文14篇必背古诗文
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古文(10篇)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19.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2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2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2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2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2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2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3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3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3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3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3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3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4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4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