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雄伟地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阳光照射。香炉,香炉峰,一座高峰,因为峰是尖圆形的,上面云雾缭绕,所以叫香炉峰。从这四个字中,可以看出阳光照射着香炉十分神奇而美丽。生紫烟,一个“生”字,形象地描绘出山间烟云的冉冉上升,袅袅浮游,把香炉写得像仙境一样。紫烟,紫色的烟雾。“遥看瀑布挂前川。”你们看,李白不仅把周围的山写出来了,而且还把最壮观的景色:“瀑布,”写了出来。挂前川,瀑布好像一匹白绢挂在山前。遥看,为什么要遥看呢?噢,是为了能看到瀑布的整体,假如在近看的话,看不到瀑布的顶。
“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像飞一样的流下来。直下,直落。三千尺,好像有三千尺长,突出了李白写这首诗很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恍惚觉得那银河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
全诗四句共用二十八个字,极为刻画了瀑布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观,抒发了诗仙李白对祖国河山充满了热爱激情。
中华文化激荡人心的文学名句 中国古典文学名句 1.先秦文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投桃报李。《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功玉。
《诗经》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 夸父追日。
《山海经》 精卫填海。《山海经》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左传》 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任重而道远。
《论语》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欲速则不达。
《论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 游刃有余。
《庄子》 庄周梦蝶。《庄子》 2.两汉文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友畏惧。
《战国策》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 3.《古诗十九首》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诗十九首》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古诗十九首》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古诗十九首》 4.《魏晋南北朝文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魏武帝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魏武帝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魏武帝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武帝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子建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子建集》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曹子建集》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阮步兵集》 娱乐未终及,白日忽蹉跎。
《阮步兵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集》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集》 时危节乃见,世乱识忠良。
《鲍参军集》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诗集》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集》 5.《唐代文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子安集》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子安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十遗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右丞集》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右丞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右丞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右丞集》 惟有相思似暮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唐·王右丞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太白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太白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太白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太白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太白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太白集》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太白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李太白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太白集》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少陵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杜少陵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唐·杜少陵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少陵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少陵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少陵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昌黎先生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昌黎先生集》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昌黎先生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河东集》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唐·柳河东集》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唐·柳河东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氏长庆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唐·白氏长庆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氏长庆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氏长庆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樊川诗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樊川诗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樊川诗集》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樊川诗集》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樊川诗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樊川诗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义山诗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义山诗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义。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鹤《闲居书事》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读书有感》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陆九渊《读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
诵读中华古诗词“读千年古韵,品幽幽书香”。中华古诗词,节奏铿锵整齐、意境优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我们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充分汲取它们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在众多的诗人中,我最欣赏李清照。她是一位才女,是宋朝著名的词人,她写的词都非常好。比如“如梦令”中的一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读起来既押韵又又不失文采,这就是李清照写的词的魅力所在。我在我的书包里还装了一本李清照的词集,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虽然我并不是每一首都背下来,但我认为她写得好的词我就背,我在和别人说话时会引用李清照的词,大人们听了都会对我刮目相看,说我才是个小学生说话就能出口成章,真是了不起。我听了心里可比吃了蜜还甜呢!看,这就是我的经历。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能受到别人的称赞这可就是“三全齐美”而不只是“二全齐美”了,这样的话,何乐而不为?
学习古诗词其实并不难。如果自己这一天看了10首诗或词,能记住一首也是非常不错的。我的出口成章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需要我每天去读和看。我的最高成绩也就是这一天能背下来一首诗词,有些长的,我得下2、3天的功夫才能熟背呢!只要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就可以达成背诵古诗词。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并不大,就是每天早晨选一篇诗词读,简单的话就背下来,晚上睡觉之前也是一样。因为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之前这两个时间段人的记忆力是最强的,这时候背,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一首诗或词,比其它时间背都好。
中华古诗词是国之精髓,多读多背对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它们还是中华魂,我们在读背的同时,也要欣赏它们带给我们的优美的意境,更要学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我们的情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