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嫦娥古诗有: 《嫦娥》 作者:李商隐《和冯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 《把酒问月》 作者:李白 《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 作者:刘孝威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作者:梅尧臣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杜甫 《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南斋玩月》 作者:王昌龄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嫦娥》 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和冯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把酒问月》 作者: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 作者:刘孝威鹊飞空绕树。
月轮殊未圆。 嫦娥望不出。
桂枝犹隐残。 落照移楼影。
浮光动堑澜。 枥马悲笳吹。
城乌啼塞寒。 传闻机杼妾。
愁余衣服单。 当秋络已脆。
衔啼织复难。 敛眉虽不乐。
舞剑强为欢。 请谢函关吏。
行当封一丸。《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作者:梅尧臣天子赐烛昏夜时, 嫦娥闭月栽桂枝。
称量高下唯妍辞, 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 照耀不容毫发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 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 魏帝自彻月殿披。
我朝好士万古垂, 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 枉用晏饮生脤脂。
云龙将见升騤騤, 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蒸炊, 蜜蜂愧空多知。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 作者: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参考资料360搜索:。
关于“嫦娥”的诗句如下: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出自王禹偁的《和冯中允仙娥峰》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天子赐烛昏夜时, 嫦娥闭月栽桂枝。出自 梅尧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之二十赐烛)》 嫦娥【cháng é 】 释义: 1.又作姮娥。
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搜神记》 3.后比喻美女 相关诗: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讽刺抛弃爱情求长征者。
作者用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作者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爱情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的观点。
典故: 嫦娥,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据说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后来道教在其神话中,将嫦娥与月神太阴星君合并为一人,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少年游 润州作 苏轼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柳枝 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search.asp?RR=1&TT=%E6%CF%B6%F0&scommand=%CB%D1%CB%F7
描写嫦娥的诗,比较著名的非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莫属。
其嫦娥诗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其诗的含义如下:
从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看去,蜡烛的影子在渐渐变暗。天上的银河也在隐去,晨星渐渐消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嫦娥会悔偷吃了灵药,导致自己一个人那么的落寞,只有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那颗孤寂的心。
可见,诗人李商隐的诗极具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他的巧妙之处在于,看起来是写嫦娥偷吃灵药登上月球而后悔,但要表述的是人们大都对月亮充满了遐想和向往,其实上面并非想象的那般美好 。可不是吗,你看嫦娥都后悔呢。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使得路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玉颗珊珊下月轮,-桂花从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殿前拾得露华新。-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至今不会天中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应是嫦娥掷与人。-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注解: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吴刚折桂,是因为要生火辟寒。而被砍的月桂伤了又合,永无间断,就像人间的劳动者那样,为生存而要与自然作斗争,而自然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生生不息。
至于嫦娥是因为误服仙丹而升天的。她一直被美化成丽人形象,如月之皎洁。这种写法虚实结合,令人疑幻疑真,从现实见到的桂花到想像广寒宫的生活。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