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望采纳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 这些事我从网上找来的,希望能帮你。
《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其中最经典的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但是经过语序这么一颠倒,切更加赋予诗句浓烈的怀乡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古典诗词当中很常见。杜甫曾经运用过,其他的诗人也曾经应用过。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壮丽山河的经典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采用了倒装的形式。原指的“黄河流入海”,平铺直叙呆板无奇,一改为“黄河入海流”,一下子便有了意境开阔之感。
在刘禹锡的笔下,更是为了追求诗歌的平仄和节奏,有意识地将诗句进行倒装。刘禹锡经典怀古唐诗《石头城》当中,有“白居易《长恨歌》当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就是因音节节奏关系而颠倒的。
我们之前背诵古诗很容易感觉到其中节奏的变化,尤其是七言古诗大多都是223的节奏形式。“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原本表达的是“行官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断肠”,太过于散文化了,根本就不是圆润的诗歌语言。
经过倒装之后,使得这样的诗歌句子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另外在王维的笔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同样也采用了倒装的形式。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因为渔舟下才会莲动,因为浣女归才会竹喧。但是经过精巧的倒装之后,不但更加符合律诗的音律要求,更赋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意境之美。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之类的
宾语前置:句读(doù)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古诗中倒装句的种类有很多,宾语前置、或称谓宾倒装,只是其中的一种。
下面的文章列出了多种倒装句类型:
古诗词中“倒装句”的类型
马晓娜 张茂昌
阅读古诗词时,若遇到字面没按正常语序,怎么也读不懂的情况,就应考虑是否为倒装句。为助大家顺畅解读,现说说古诗词中倒装句的类型。
一、主谓倒装。如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②“长夜难明赤县天。”(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例①“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因主语是“女”,谓语是“归”。同理,“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意思是“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例②把主语“赤县天”倒装于句尾。正常语序应为“赤县天长夜难明”。
二、谓宾倒装。如: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②“燕子飞时,绿树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例①应是“遥看草色近却无”。谓语“遥看”倒装在宾语“草色”之后。例②“绿树人家绕”,应是“绿树绕人家”,把谓语“绕”倒装在宾语“人家”之后。
三、定语与中心词倒装。如: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例①中心词是“厦”,“千万间”是“厦”的定语,倒装在句尾,正常语序应是“安得千万间广厦”。例②“残星几点”应为“几点残星”,“几点”是“残星”的定语,倒装在中心词后;“一声”是“长笛”的定语,应放在“长笛”的前面。
四、状语与中心词倒装。如:
①“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②“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①“僧敲月下门”应为“僧月下敲门”。状语“月下”,倒装在中心词“敲”之后。例②“气吞万里如虎”应为“如虎气吞万里”,状语“如虎”倒装在中心词“吞”之后。
另外,还有两种出现频率较少的倒装句,这里一并谈谈。
五、主宾倒装。如:“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兰”是主语,“结”是谓语,“霜”是宾语。原句主语和宾语语序倒装,正常语序应是“庭兰结严霜”,意为“院子里的兰花结上了厚厚的霜”。
六、补语与中心词倒装。如:“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苏轼《新城道中》)
正常的语序应是“晴云絮帽披岭上,初日铜钲挂树头。”意为“晴云象絮帽一样披在岭上,初日象铜钲一般挂在树头”。句中作为补语的“岭上”“树头”都倒装在句首。
古诗词中的倒装句虽然比较复杂,但大家不必害怕。只要我们运用语法知识,找出句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把颠倒了的语序恢复原位,解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