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二十四日》
宋-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行都钱岁》
宋·孙嵩
插架馀残历,挑灯忆故乡。
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
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香。
英雄须自力,容易鬓毛苍。
《山居苦》
宋·赵庚夫
栽松成曲径,洗石出秋屏。
米价占新月,更筹认曙星。
买牛邻共契,祭灶妇看经。
不觉成头白,频看烧地青。
20首小年诗词,正是人间祭灶忙
小年最主要的习俗就是祭灶。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
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
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
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关于腊月二十三的诗句有:《庚子送灶即事》鲁迅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小年》文天祥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祭灶词》(节选)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拓展资料: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传统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1、小年
[宋] 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2、行都钱岁
[宋] 孙嵩
插架馀残历,挑灯忆故乡。
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
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香。
英雄须自力,容易鬓毛苍。
3、自遣
[唐] 杜牧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余。
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
还称二千石,于我意如何?
4、鹊桥仙自寿二首
[宋] 刘辰翁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5、醉眠
[宋]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6、冬夜读书
[宋] 陆游
茂陵病后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7、春晚园中作
[宋] 陆游
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园转眼又春残。
老怀岂复小年乐,病骨不禁清晓寒。
学术背时甘义堕,功名无路久心阑。
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
8、旅舍偶题
[宋] 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1、小年
[宋] 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2、行都钱岁
[宋] 孙嵩
插架馀残历,挑灯忆故乡。
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
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香。
英雄须自力,容易鬓毛苍。
3、自遣
[唐] 杜牧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余。
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
还称二千石,于我意如何?
4、鹊桥仙自寿二首
[宋] 刘辰翁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5、醉眠
[宋]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6、冬夜读书
[宋] 陆游
茂陵病后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7、春晚园中作
[宋] 陆游
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园转眼又春残。
老怀岂复小年乐,病骨不禁清晓寒。
学术背时甘义堕,功名无路久心阑。
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
8、旅舍偶题
[宋] 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1. 《雨夜南堂独坐》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 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
北风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湿。 凤皇览德乃下集,可怜飞萤常熠熠!
2.《鹊桥仙 自寿二首》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3.《旅舍偶题》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4.《冬夜读书》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茂陵病后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5.《古寺老松》
年代:唐 作者: 齐己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6.《观项信水墨》
年代:唐 作者: 方干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倚云孤桧知无朽,
挂壁高泉似有声。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7.《使东川·汉江上笛》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8.《遣行十首》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恓惶无限情。病僮更借出,羸马共驰声。
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小年辛苦学,求得苦辛行。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相兄亦相旧,同病又同声。
白发年年剩,秋蓬处处惊。不堪身渐老,频送异乡行。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雨夜南堂独坐》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
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 北风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湿。
凤皇览德乃下集,可怜飞萤常熠熠! 2.《鹊桥仙 自寿二首》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
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3.《旅舍偶题》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4.《冬夜读书》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茂陵病后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5.《古寺老松》 年代:唐 作者: 齐己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6.《观项信水墨》 年代:唐 作者: 方干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倚云孤桧知无朽, 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7.《使东川·汉江上笛》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8.《遣行十首》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恓惶无限情。病僮更借出,羸马共驰声。
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小年辛苦学,求得苦辛行。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相兄亦相旧,同病又同声。
白发年年剩,秋蓬处处惊。不堪身渐老,频送异乡行。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1、祭灶诗 又逢腊月二十三,敬送灶王回皇天, 备妥豆秸供马用,融化灶糖把唇粘, 嘱告上天言好事,祈求下界保平安, 三十夜里众神会,莫忘准时返灶前。
2、过年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过小年, 腊八粥,喝几天,一晃到了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官,饺子灶糖装满盘, 二十四,扫房子,干干净净迎大年, 二十五,炸豆腐,放在嘴里软绵绵, 二十六,炖大肉,撑的肚子溜溜圆, 二十七,宰公鸡,吓得母鸡泪水涟, 二十八,把面发,香馍馒头大如盘, 二十九,去灌酒,老头乐的脸朝天, 年三十,事最多,贴完门神贴对联, 大锅小锅蒸包子,萝萝饺子数不完, 三十晚上最热闹,半夜放炮接神仙, 一盆猪头灶前贡,迎接灶君回人间, 接完神仙围桌坐,阖家共食午夜餐, 吃完夜餐伸出手,大人都给压。1、祭灶诗 又逢腊月二十三,敬送灶王回皇天, 备妥豆秸供马用,融化灶糖把唇粘, 嘱告上天言好事,祈求下界保平安, 三十夜里众神会,莫忘准时返灶前。
2、过年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过小年, 腊八粥,喝几天,一晃到了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官,饺子灶糖装满盘, 二十四,扫房子,干干净净迎大年, 二十五,炸豆腐,放在嘴里软绵绵, 二十六,炖大肉,撑的肚子溜溜圆, 二十七,宰公鸡,吓得母鸡泪水涟, 二十八,把面发,香馍馒头大如盘, 二十九,去灌酒,老头乐的脸朝天, 年三十,事最多,贴完门神贴对联, 大锅小锅蒸包子,萝萝饺子数不完, 三十晚上最热闹,半夜放炮接神仙, 一盆猪头灶前贡,迎接灶君回人间, 接完神仙围桌坐,阖家共食午夜餐, 吃完夜餐伸出手,大人都给压岁钱, 除夕一夜不睡觉,除夕过后是新年, 大年初一扭一扭,姑娘媳妇街上欢, 初二开始把年拜,一拜拜到大初三, 初三回家拜生母,大盘大碗往上端, 拜年拜到大初四,剩饭一天要吃完, 拜年拜到初五六,吃完包子吃肉丸, 初七初八接连拜,锁上大门不回还, 拜年拜到大初九,鸡鸭鹅犬叫的欢, 初十拜年算完了,老婆孩子跟我玩, 十一十四慢慢过,一天抓俩大贪官, 元宵佳节在十五,高脚观灯品汤圆, 大个元宵甜又热,到此大年算过完, 过完大年做美梦,美梦复兴梦梦圆, 百姓怀念毛主席,光辉思想耀皓天。
1、《小年》宋·文天祥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2、二十四日(宋·文天祥)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赏析:这两首诗写在小年时,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是文天祥当时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
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3、《献寿》 宋·孙纬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赏析:在小年这天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因为过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求他上天多言好事,带回吉祥。这首诗前二句写了灶神的相貌,后二句写了祭灶的活动。
4、《祭灶词》 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赏析: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5、祭灶诗(宋·吕蒙正)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赏析:作为一个文人,小年祭灶只能用清汤寡水以及写诗的方式。
作者借写祭灶抒发了心中愤懑不平之意。6、送灶(清·查元鼎)酬君海外佑行厨,持惯长斋合笑吾。
晨夕餐从辛苦得,盆瓶礼不古今殊。鞠躬此日朝天阙,屈指明年返帝都。
但祝东南兵燹静,安排茶灶泛西湖。赏析:这首诗前三联写的十分工整。
用食物祭灶神,送他今日上天去朝见玉帝。最后一联是全诗亮点所在,希望灶神明年回来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停止了,这样就可以在西湖上迎接灶神了。
7、木兰花慢 送灶(清·杜文澜)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
芳时。彩燕丝鸡。
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赏析:这首词写了祭灶的风俗以及家中过年的热闹氛围。上片劝灶神不要因为贪喝人间美酒,误了上天向玉帝禀告的公事。
下片转而写了人间烟火。“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写的十分温馨热闹。8、换巢鸾凤 乙巳送灶(清末民国初·王闿运)烹得黄羊。
喜厨中酒熟,甑里糕香。团圞无镜,听儿女、有家当。
五穷辞去去东洋。依然那时、镫光烛光。
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养。惆怅。
休更想。要识世间,苦乐常相傍。
范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欢情无量。勘破流年似回环,只愁霜鬓明朝长。
谁思量。紫姑神、如愿酬饷赏析:王闿运是清末著名诗人、政治家。
这首送灶词写的十分沧桑。又是祭灶时候,有黄羊、有酒、有年糕。
想想已是第七十次祭灶了,不由生出沧桑之感。世间苦乐,早已随流年看透。
只是感慨又一年过去,又要再添霜鬓了。9、《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赏析: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瓣香”是佛教用语,即一炷香。
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而这一炷香也需要典当衣物才可以获得。
这首诗写出了贫苦人家过小年时候家中贫困带来的窘迫。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
宋代: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元日述怀
唐代: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一九九四年元日口占
近现代:启功
起灭浮沤聚散尘,何须分寸较来真。
莫名其妙从前事,聊胜于无现在身。
多病可知零件坏,得钱难补半生贫。
晨曦已告今天始,又是人间一次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