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 秋浦歌 其一 [唐]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7. 秋浦歌 其二 [唐]李白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静夜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菩萨蛮》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
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关山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木瓜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太原早秋》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郢门秋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宣城见杜鹃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PS望采纳~)
李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有: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释义:抬头望着天空的圆月,思乡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词》
释义: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阳城闻笛》
释义: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7、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春夜洛阳城闻笛》
释义: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释义: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9、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释义: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释义: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延展阅读: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思乡的诗很多,除了《静夜思》,仅列三首供参考: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回答者: 哭泣的紫藤萝 - 五级 2007-3-3 11:40 李白思乡的诗很多,除了《静夜思》,仅列三首供参考: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回答者: 高楼居士 - 十八级 2007-3-3 11:40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回答者: 欢笑嘟嘟 - 二级 2007-3-3 11:41 静夜思!! 回答者: simeng12 - 一级 2007-3-3 11:44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冷酷_热忱_心 - 四级 2007-3-3 11:51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王杰1986 - 四级 2007-3-3 12:43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快乐摇滚 - 一级 2007-3-3 12:59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紫薰幽蓝 - 一级 2007-3-4 21:13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WQC2007 - 三级 2007-3-4 21:13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 秋浦歌 其一 [唐]李白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7. 秋浦歌 其二 [唐]李白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李白思乡的诗很多,除了《静夜思》,仅列三首供参考: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回答者: 哭泣的紫藤萝 - 五级 2007-3-3 11:40 李白思乡的诗很多,除了《静夜思》,仅列三首供参考: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回答者: 高楼居士 - 十八级 2007-3-3 11:40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回答者: 欢笑嘟嘟 - 二级 2007-3-3 11:41 静夜思!! 回答者: simeng12 - 一级 2007-3-3 11:44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 静夜思[唐]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冷酷_热忱_心 - 四级 2007-3-3 11:51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王杰1986 - 四级 2007-3-3 12:43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快乐摇滚 - 一级 2007-3-3 12:59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紫薰幽蓝 - 一级 2007-3-4 21:13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WQC2007 - 三级 2007-3-4 21:13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静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词语解释】
举头:抬头。
【诗文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