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 先秦 · 屈原《离骚》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 唐 · 李益《游子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 宋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如练 —— 宋 · 曾觌《定风波·题续宅江楼》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 宋 · 晁冲之《汉宫春·梅》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 唐 · 杜甫《新安吏》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 唐 · 张籍《凉州词三首》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南北朝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 宋 ·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月落沙平江似练 —— 宋 ·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 —— 唐 · 庄南杰《雁门太守行》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唐 · 徐凝《庐山瀑布》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 唐 · 杜甫《后出塞五首》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 —— 清 ·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 唐 · 白居易《红线毯》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 唐 · 李峤《江》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 唐 · 杜甫《北征》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 唐 · 李白《雨后望月》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 宋 · 张炎《疏影·咏荷叶》参考资料诗词名句:/chaxun/shiju/nd_0/%E5%87%80%E5%A6%82%E7%BB%83。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苏轼《和子由论书》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王冕《挽吴孟思》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
———陆游《晨起》古有忘言行畏垒,今无书法可柴桑,———陈杰《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李石《扇子诗》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
———刘黻《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绋讴。———李白《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苏公书法自颜行,犹谓蔡公居第一。
———赵蕃《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云涛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
———王冕《挽吴孟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首桃花》林徽因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凝露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
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
1,郑板桥 《题竹兰诗》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2,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3,杜甫《饮中八仙歌》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4,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5,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6,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8,王梦楼《快雪堂跋》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
9,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
10,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1、《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宋代:陆游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2、《书》唐代:李峤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3、《饮中八仙歌》唐代: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译文: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
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
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
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
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4、《草书歌行》唐代:李白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5、《石苍舒醉墨堂》宋代:苏轼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译文: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草书歌行
唐代: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译文:
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
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
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
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
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
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
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清平乐《书 画》
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
达意
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不拘随意取势,流露彰美不奢。气度蓄发内涵,点醒亮相情传。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形式囊括手法,动静相生多变。返朴归真为上,传统继承发展.。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1、吾闻古书法
宋
苏轼
《和子由论书》
2、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3、吾家读书法
宋
陆游
《晨起》
4、今无书法可柴桑
宋
陈杰
《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
5、二王书法恐非臣
宋
李石
《扇子诗》
6、书法严贬褒
宋
刘黻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7、太史藏书法
宋
宋庠
《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
8、苏公书法自颜行
宋
赵蕃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9、古来书法独公知
宋
周必大
《送张端明赴召》
10、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