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历来是让学生头痛的一个考点,缺乏知识积累,“读不懂”已将很多学生拦在诗歌鉴赏的门槛之外。
但当诗歌鉴赏题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时候,毕竟还有选项可依托来解读。自2002年之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方式改为主观题,令很多学生倍感吃力,诗歌鉴赏这一道题着着实实让学生吃尽苦头。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个考点的得分能力呢? 一、明确考纲要求,抓准要点,解读诗歌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定位是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近十年来高考该题得分一直较低。
2002年高考试卷选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虽然该诗符合命题人所确定的“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的选择标准,“折柳”寓意也较为浅显,但据抽样数据,诗歌鉴赏平均得分只有2.44分,难度是0.406,得分依然偏低。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很多学生读不懂诗歌,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答题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要提高诗歌解读能力,除了加强考生的文化积累、提高考生文化素养外,还应掌握一些便于操作、能够迅速破译作品思想内容的方法,比如: 1、审清题目: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天机”的泄露者,因为它对诗中广泛丰富的内容往往有较明显的提示作用,抓准题目,也就大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陆游《书愤》一诗,单从题目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所抒发的感慨与忧愤之情了。
2、分析尾句: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以情结句的方式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类型的诗歌往往在做了充分铺垫、蓄势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将浓烈情感喷薄而出。
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抓重点字词:阅读诗歌时如能抓住一些能较直接表示作者感情的字词,则犹如找到一把能开启诗歌意蕴的钥匙,能迅速解读诗歌。
如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如能抓住“客行”“悲”这两个重点词语,则基本能判断这首诗大约写的是“思乡羁愁”之类的情感。 4、抓重点意象: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而意象则是构成意境的最小单位;古代诗人常用一些典型意象来暗示其感情,如松、梅、鹧鸪、杜鹃、羌笛、浮云等。
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积累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能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公共意象”,则无疑对理解诗歌有极大的帮助的。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把握诗歌的内容一些辅助手段而已,阅读诗歌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二、仔细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 1、仔细分析题目,确定答题要点 根据考纲要求,试题的设置一般不会离开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考查,学生要懂得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方向,确定答题的要点。现以 2003年全国高考17题为例,试题选用王维《过香积寺》,题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道题要求分析“诗眼”实际上是要鉴赏其语言(即炼字);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诗眼”也即是诗歌“心灵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即可窥见诗歌的“心灵(主题)”。通过以上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确定这样的答题思路:a、诗眼是哪两个字;b、诗眼在句中表达的内容;c、诗的主题是什么;d、诗眼与诗的主题有何内在联系。
这四个方面实际上就已涵盖了题目的各个信息要点。 2、加强类型题训练,提炼解题思路 回答诗歌鉴赏题,应该“因题而异”:对“问答型”题,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对“综述型”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
一般说,鉴赏的终点要落在对主旨情感的分析上,这是因抒情言志一般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任何形象、语言、手法的使用与优劣评价的标准都是以能否更好地“言志”为重心的。笔者通过自己的解题经验,结合试题的参考答案,试拟出几条解题的一般思路: 1、形象:a什么形象 + b形象的基本特征 + c形象的意义; 2、语言:a字意句意(及文意)+ b主旨情感; 3、艺术手法:a什么手法 + 表达作用(b句意文意 + c主旨情感); 4、思想内容:a客观现实生活 + b主旨情感。
以鉴赏诗歌形象为例:骆宾王《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问:请具体分析作者所塑造的“蝉”的形象的象征意义。这道题的答案就可以用上述的思路来组织:a(什么形象)“蝉”是清高君子形象。
b(形象特征)它虽自身高洁,却受打击,被压抑,“露重飞难进”写蝉因为被露水打湿了翅膀,无法高飞;“风多响易沉”写出因风大,蝉的鸣声被盖住。c(形象意义)从而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蒙受冤狱,有冤难诉,空有壮志却无法施展的悲愤。
三、两点说明 1、试题设问的方式可能很灵活,但一般不离上述几种情况,考生应懂得追根溯源,对号入座。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
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名词解释: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形象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例析: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附相关术语:常见意象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
古诗词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古诗词鉴赏方法:常见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古诗句赏析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古诗词鉴赏方法:常见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
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扩展资料:
要多读
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
要多看
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要多练
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古诗词赏析
诗歌鉴赏常见题的答题思路及技巧(结合实例说明):
一、分析意境型
设题方式:1.这首诗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思路和技巧: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表达的感情。
例:(辽宁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步骤一)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
设题方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思路和技巧:这首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某某)思想、感情。
例:(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拟人表现手法。(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二)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三)
三、分析语言型
设题方式:1.诗中某某字(或某句话)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题思路和技巧:总体效果+结合字句谈形式和内容上的具体作用+思想感情。
例:(天津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望”字是全诗的统领,四句诗只写一个“望”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步骤一)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步骤二)
四、比较优劣型
设题方式:1.诗中某某句,有的版本写作某某。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2.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答题思路和技巧:某句写的什么,好在何处+放在全诗中理解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作用。
例:(福建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一)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步骤二)“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步骤三)意思对即可。认为“雁别秋江去”更妙,言之成理亦可。
太多了,发不完,你打开这个网址进去看看吧,全在里面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 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是E。 二、考查方式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由此可知,诗歌鉴赏的命题应该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⑤在表达技巧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了解典故的含义。
⑥在内容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应考方略 解答诗歌试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鉴赏古诗大致要经过的阶段: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 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想像)--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理解诗情--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形象,才是鉴赏诗歌的正确步骤。
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过诵读(默读),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 2.鉴赏古诗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读懂古诗,我们还要"知人论诗",应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了解掌握诗人的经历和风格;要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还原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的主要特色,以便抓住诗的主旨;推敲诗歌题目,以便明白诗的意旨;利用古诗的体裁,求得鉴赏的中肯;对古典诗歌的寄托(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手法和细密的结构模式(起承转合)也要特别关注,等等。
回答诗歌鉴赏试题要特别重视答题策略。主要包括: (1)知人论世,评出特点。
(2)依据题目,突出文体特点。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要求,抓住诗歌本身特点,把握其艺术技巧。
(3)分点答题,点后例证。 (4)就诗论诗,不枝不蔓。
高考诗歌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或引用其他作品比较。 (5)适当运用文学评论语言。
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等常见的文学评论语言,运用恰当,可以使答案显得技高一筹。 (6)回答古诗鉴赏试题,应该"因题而异"。
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对"综述型"试题,一般可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①概括诗歌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②依据试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特点。
③揭示诗作这样写的好处。 对"对比型"的试题,应该这么做:①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
②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常常可用到这样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回答"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题,离不开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回答"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题,要马上联想到以下内容: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联想、想像、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3.各类试题答题要领 第一、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二、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
1、送别诗 • 这类诗应注意分析诗中写的是谁送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还是别后的思念,抑或是对朋友、亲人的勉励祝福。
2、怀古诗 • 这样的诗多借古讽今,指点江山,畅抒胸怀,评点、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感叹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3、战争诗 • 这类诗大多表现战乱的苦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表现古老的爱国传统,对保家卫国的将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或是吟唱救亡之歌、亡国哀音,直陈时弊或委婉讥讽。
4、思乡诗 • 这类诗大多表达感人至深的友情亲情,如怨如诉的乡愁离绪,在对家乡、亲人的无尽缠绵的思念中流露出仕途上的挫折、情感上的创伤。 5、景物诗 • 借景抒情诗寄情于壮丽闲逸的山水田园,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展现优美的自然画卷,多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理想难酬的伤感与悲愤,或是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报效国家的壮志,或是表达鄙夷权贵的自豪感。
6、咏物诗 • 咏物言志诗或是借景物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或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性,或是表达耐人寻味的寓意哲理。 7、闺怨诗 • 这类诗多表达妇女对征戍中丈夫、情人的思念和悼亡,流露对战争或屯戍的厌恶,或是表达脉脉的爱意恋情,体现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正确理解字词含义,分析诗歌的内容 •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意义 比如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两句十个字,就把鲜明的阶级对立矛盾深刻地暴露出来了。
比如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两句十四个字,就把三峡两岸崇山峻岭的景色和长江的急流以及个人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把握诗歌意境 •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诗歌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 • 即景述怀 • 直抒胸臆 • 寓情于景 • 情景相生 把握诗眼 • 诗眼乃是诗词曲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 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 •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修辞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
修辞方式 • 古人写诗常用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等手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比如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借助夸张手法抒发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抒情方式 • A、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比如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B、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比如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比如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 另外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C、直接抒情 •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比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 ① 烘托 •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 •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 •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 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② 用典 •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