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平乐·画堂晨起》——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赏析: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3,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真是佩服李白的想象力。 2.《南秦雪》——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3.《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4.《长相思令·烟霏霏》——宋·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赏析:云雾迷蒙,小雪飘飘。梅花枝上堆满雪,春天从哪里来? 朦朦胧胧翻开悟,那时的梅景还存在吗?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
5.《对雪》——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赏析: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6.《望雪》——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赏析:寒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漫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7.《雪夜小饮赠梦得》——唐·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赏析: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消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开怀大,以爽朗的胸怀,度过残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动而又活跃。
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二、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处:唐·韩愈《春雪》
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出处: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四、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出处:宋·陆游《除夜雪》
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出处: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 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3、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3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40、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4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对雪二首》 42、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43、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4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4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50、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王令《暑旱苦热》。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刘长卿
日 暮 苍 山 远,
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
风 雪 夜 归 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是小学老师,肯定对。
1、《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雪和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2、《别诗二首·其一》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赏析: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
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
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
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4、《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赏析: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6、《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赏析: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
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
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
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7、《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8、《雪望》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赏析: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9、《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10、《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