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处: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译文: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2、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出处:宋·苏轼《别海南黎民表》
译文:我本来是海南人,寄居在蜀州的西部。
3、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出处:唐·李德裕《望阙亭》
译文: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也要飞上半年的路程。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
4、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出处:汉乐府·佚名《有所思》
译文: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边。我拿什么赠给你呢?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
5、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出处:明·丘浚《题五指山》
译文:五指山就像翠绿的的手指一样,却掀起了炎热的海南的半边锅盖,所以海南才不会这么热。但是这么一双手也需要保养,所以五指山经常在银河里洗手,兴致来的时候还会撩拨撩拨白云和水雾。
有时一场小雨过后,五指山又变成了美味的,哦不,青翠欲滴的竹笋,托着皎洁的明月。五指山又像巨灵神的手臂,开始在中原的版图上比划了。
形容“海口”的诗句具体如下: 《陆山人画水》方干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送海州卢录事》耿湋之官逢计吏,风土问如何。
海口朝阳近,青州春气多。郊原鹏影到,楼阁蜃云和。
损益关从事,期听劳者歌。《忆远曲》张籍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
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
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水调歌头》搏击浪花里,宁逸踏沙丘。
从容展翅沧海,真个好风流。逐雨穿云气魄,奋翮苍茫浩渺,匀化万斛愁。
起舞逗鱼悦,来去曲悠悠。骑龙雾,抒壮举,织绸缪。
一如天使,歌唱潇洒铸清幽。娱划翱翔靓丽,隽刻逍遥不倦,雅韵盖江洲。
更结烟霞友,晚昼共春秋。《 海鸥》莫笑身轻不如鹰,谁知傲骨胸中藏。
朝观日出逐白浪,夕看云起收霞光。逆风而舞悲白发,仰天长啸羡鸳鸯。
风霜雨雪本难料,可叹鸿雁迁徙忙。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到达惠州后,更觉得惠州风物,确实名不虚传: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他每到一地,都会对那里产生深厚的感情。
苏轼在惠州先后住过三个地方:合江楼、嘉皊寺、白鹤峰。
他在《迁居》诗序中说: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皊
寺。2年3月19日,复迁于合江楼。3年4月20日得归于嘉皊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迁居》诗写道: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青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苏轼初到惠州住在合江楼,即惠州东门楼。楼位于东江、西江汇合处,海山葱胧,江流环抱,秋风初凉,百鸟合鸣,有如仙境。他在《寓居合江楼》诗中说:
海山葱胧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苏轼在这里住了不久,就迁居嘉皊寺松风亭。苏轼以前赴黄州贬所,经过湖北麻城的春风岭,遇上梅花盛开。这次贬官惠州,住在嘉皊寺松风亭又遇上梅花盛开。苏轼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中写道: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谯雨愁黄昏。
苏轼贬官惠州,一住又是几年,他深感“中原北望无归日”,就开始作长远打算。他在白鹤峰买了几亩地,筑屋二十来间,凿井四十来尺深,并栽上各种果木。他对果木树秧的要求是不大不小,太大不易栽活,太小又怕等不到果木成林,自己就死了。
苏轼在惠州期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安闲自在的。“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再韵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这是在赏梅:“烂煮葵羹斟桂醑(美酒),风流可惜在蛮村。”(《新酿桂酒》)——这是在酿酒;“初日下照,潜鳞俯见。意钓忘鱼,乐此竿线。”(《江郊》)——这是在垂钓。苏轼偶尔也曾访僧会友,惠州太守詹范对苏轼很好,曾携酒拜访苏轼,可能还在经济上帮助过他:“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尚叨地主恩。”(《新酿桂酒》)又说:“欲求公瑾一穂米,试满庄生五石樽。”(《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循州(今广东龙川)太守周彦质也曾在经济上帮助过苏轼:“未敢扣门求夜话,时叼送米续晨炊。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答周循州》)苏轼在惠州期间,他的表兄程正辅为广州提刑,曾到惠州看望他:“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人言得汉吏,天遣活楚囚。惠然再过我,乐哉十日留。”(《闻正辅兄将至,以诗迎之》)在程正辅到达惠州后,他们曾一起游白云山、香积寺等名胜。总的来说,苏轼在惠州还过得不错:“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答陈季常》)
1.《送海南客归旧岛》唐代:张籍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
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
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2.《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唐代:马戴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
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 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
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生。 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
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3.《送李明府之任海南》唐代:皮日休五羊城在蜃楼边,墨绶垂腰正少年。
山静不应闻屈鸟, 草深从使翳贪泉。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
一事与君消远宦,乳蕉花发讼庭前。4.《送云卿上人游安南》唐代:李洞春往海南边,秋闻半夜蝉。
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 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前。5.《喜友人日南回》唐代:张蠙南游曾去海南涯,此去游人不易归。
白日雾昏张夜烛, 穷冬气暖著春衣。溪荒毒鸟随船啅,洞黑冤蛇出树飞。
重入帝城何寂寞,共回迁客半轻肥。6.《减字木兰花》宋代:苏轼海南奇宝。
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
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
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
一派黄流已电奔。海南简介1.地理环境(1)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2)气候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3)地形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2.省树省花省树:椰子树,黄花梨。
省花:三角梅。3.历史名人白玉蟾(1194~1229) 南宋时人,字如晦,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一说福建闽清人。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
邢宥(1416~1481)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
与丘浚、海瑞齐名,合称海南“一鼎三足“。 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站定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
著有《湄丘集》。丘濬(1418~1495)海南琼山人,明朝理学名臣、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著有《大学衍义补》、《丘文庄集》、《投笔记》等,有“著绝“之称,为“海南四绝“之一。同海瑞被誉为“海南双壁“。
与王佐、海瑞、张岳崧并称为海南历史上的四大才子,是海南老少皆知的著名历史人物。
关于"海南岛"的古诗有: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____高骈《山亭夏日》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5.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____范成大《喜晴》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赵师秀《约客 / 有约》11.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1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高骈《山亭夏日》14.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____陶渊明《四时》1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 《五指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霁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2. 《琼山》
环海三千里,珠崖第一山。
名驰四海内,秀出万峰间。
月下森瑶简,风前振佩环。
孤高犹润泽,蜡屐未容攀。
3. 《清平乐》 以(程文海)
潮来潮往。百里遥相望。
喜见卯君初度,好寄海南拄杖。
萧然四壁坡翁。要求黄木,无从。受用一般苦味,奉扬千载清风。
4.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杜甫)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
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
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
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
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
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一、苏轼 九疑联绵属衡湘, 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 落月未落江苍茫。 幽人抚枕坐叹息, 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 白发红颊如君长。 天其以我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地舆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二、北国青苗破嫩芽, 三亚椰林舞风芭。
大小洞天观音立, 五指山下遍山花。 伫海塔,望天涯, 渺渺青波映落霞。
南天一柱当风立, 巍巍海门迎客家。 海南,简称“琼”,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 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省内的三沙市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级区划。
海南省下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25.76万人。 海南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含海域)第一大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