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香甲煎薰炉暖(宋·无名氏·《鹧鸪天》)
2、更把香来薰了月(宋·辛弃疾·《满江红》)
3、薰袖已香消(元·无名氏·《临江仙》)
4、欣岳降、宝香薰夜(宋·无名氏·《满江红》)
5、香胜炉薰龙麝(宋·无名氏·《西江月》)
6、炉薰已冷氲香注(宋·曹勋·《菩萨蛮》)
7、身上春衫香薰透(宋·刘克庄·《贺新郎》)
8、花气薰人百和香(宋·张元干·《浣溪沙》)
9、扑鼻微香薰世界(宋·刘克庄·《满江红》)
10、香消凉意有南薰(宋·韩淲·《浣溪沙》)
11、薰风时送芰荷香(宋·无名氏·《失调名》)
12、香罢宵薰(元·无名氏·《踏莎行》)
13、薰香手祷(宋·无名氏·《朝中措》)
14、薰炉剩熨沈香(宋·向子諲·《西江月》)
15、香薰瑞烟袅(宋·无名氏·《瑞鹤仙》)
16、香和笑语薰(宋·王之道·《南歌子》)
17、宫女薰香进御衣(宋·王珪·《宫词》)
18、香薰笑语(宋·王之道·《青玉案》)
19、百和薰肌香旖旎(宋·王安中·《蝶恋花》)
20、今日薰香瀹盏茶(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1.看了香梅看瑞香。——《鹧鸪天·看了香梅看瑞香》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2.青锦成帷瑞香浓。——《眼儿媚·青锦成帏瑞香浓》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3.曲琼低卷瑞香风。——《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张孝祥
4.闲拾瑞香花萼。——《如梦令·镇日春阴漠漠》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5.瑞香旬占深兰暖。——《宫词》年代: 宋 作者: 张公庠
一、出处
1.《鹧鸪天·看了香梅看瑞香》
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桥花槛更云窗。
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灵山醉几场。
闲蝶梦,褪蜂黄。尽温柔处尽端相。
珠帘十里扬州路,赢得潘郎两鬓霜。
2.《眼儿媚·青锦成帏瑞香浓》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青锦成帷瑞香浓。雅称小帘栊。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风。
不知因甚来尘世,香似旧曾逢。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张孝祥
宝蜡烧春夜影红。梅花枝傍锦薰笼。
曲琼低卷瑞香风。万里江山供燕几。
一时宾主看谈锋。问君归计莫匆匆。
4.《如梦令·镇日春阴漠漠》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镇日春阴漠漠。新燕乍穿帘幕。睡起不胜情,闲拾瑞香花萼。寂寞。寂寞。没个人人如昨。
5.《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张公庠
闹紫繁红裹绿枝,一翻风雨尽离披。
瑞香旬占深兰暖,帘外春寒都不知。
二、瑞香
1.又称睡香、露甲、风流树,蓬莱花,千里香、沈丁花、蓬莱紫。
2.特征
耐寒的常绿植物,在早春开花,用芳香告诉人们季节的变化。其代表品种除了花瓣内外深红的之外,还有白花品种。购买时要挑选叶片绿色较为浓郁的。
3.观赏价值
著名的早春花木,株形优美,花朵极芳香。最适于林下路边、林间空地、庭院、假山岩石的阴面等处配植,日本的庭院中也十分喜爱使用瑞香,多将它修剪为球形,种于松柏之前供点缀之用。
一、作者是白居易。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2、作品简介:《后宫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全诗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3、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薄雾轻笼的早晨
晨光熹微,薄雾轻笼,天上有淡淡的云,地上是轻轻的雾。
差不多四点半钟的时候,是小区里鸟儿开始鸣啭的时候。因了昨天中午群蝉的鸣叫,到那多产蝉的幼虫的柳树侧,果然寻了十多只蝉蜕,于是便想到今天起个早去寻那刚蜕变出来的白知了。
结果却一个没有寻得,想是因了昨天下午那场急雨,让蝉的幼虫不敢出来了。白知了没有寻得,却发现了薄雾下的小区,有着不同其他时刻的美。
薄雾弥漫在树林里,树梢头,像美丽的少女蒙着薄薄的纱。雾气浮起在池塘的上面,真像和倒影是朦胧复朦胧,有一种淡淡的幽幽的美。楼房笼在薄雾里,海市蜃楼一般。因了薄雾,增大了视觉的距离,往日真切的景物,变得扑朔迷离,恍若仙境。这令我想起家乡有雾的早晨了,如归故里的感觉,亲切而温馨。
雾气大,树叶的尖头坠着晶莹的露珠。看那花儿也特别的美,虽然说不上是雾里看花。洁白的栀子花,已经开了好久了,那洁白,让人爱怜,让人敬畏。紫薇花,只见到紫色的红色的开了,还没有看到堇色的和白色的,是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好戏在后头呢。石榴果也已经很大了,但花儿依然在开。那夹竹桃的花儿开得满树,紫红的,洁白的,以繁多见胜。各色的月季也在纵情着自己的美丽。那葡萄,桃儿,枣儿,梅子,橘子,橙子绿绿的果儿濡沫在雾气里,像是躺在母亲怀里,在享受着爱抚,甜醉着。那几株秀竹,依然清新而俊朗,天然模样,精神抖擞。
薄雾轻笼,一切甜润而美丽,宁静而安详。
在轻薄的雾中,走着,看着,想着,觉得日子过得淡淡的,像这早晨轻笼的薄雾,也像这薄雾轻笼的早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满意请采纳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妓女》
年代: 唐 作者: 邵谒
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
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
量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
如何上青冥,视之平若砥。
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
但见势腾凌,将为长如此。
炫耀一时间,逡巡九泉里。
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
《月真歌(月真,广陵妓女,翰林殷舍人所录)》
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扬州胜地多丽人,其间丽者名月真。
月真初年十四五,能弹琵琶善歌舞。
风前弱柳一枝春,花里娇莺百般语。
扬州帝京多名贤,其间贤者殷德川。
德川初秉纶闱笔,职近名高常罕出。
花前月下或游从,一见月真如旧识。
闲庭深院资贤宅,宅门严峻无凡客。
垂帘偶坐唯月真,调弄琵琶郎为拍。
殷郎一旦过江去,镜中懒作孤鸾舞。
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
二月三月江南春,满城蒙蒙起香尘。
隔墙试听歌一曲,乃是资贤宅里人。
绿窗绣幌天将晓,残烛依依香袅袅。
离肠却恨苦多情,软障薰笼空悄悄。
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转深沉。
人间想望不可见,唯向月真存旧心。
我惭闒茸何为者,长感余光每相假。
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
我本山人愚且贞,歌筵歌席常无情。
自从一见月真后,至今赢得颠狂名。
殷郎月真听我语,少壮光阴能几许。
良辰美景数追随,莫教长说相思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