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参考: /tangshi/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李白 【诗文解释】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词语解释】 【诗文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者:刘禹锡 【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
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词语解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 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
【诗文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者:王勃 【诗文解释】 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
【词语解释】 江:指赣江。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
【诗文赏析】 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出了《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转星移,面对世间的盛衰无常,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含蓄、凝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作者:韦应物 【诗文解释】 长江笼罩在细雨中,正是建业寺晚钟敲响的时候。
江水茫茫,船在雨中行进得很吃力,天色昏暗,鸟儿也飞得很慢。海门遥远,无法看到,岸边的树,远远望去,带着水汽。
怀着无限情意为你送行,泪水像雨丝一样沾湿衣襟。 【词语解释】 楚江:指长江。
建业:指今江苏省南京市。 重:景象深刻。
冥冥:高远,深远。 海门:长江入海处。
滋:润泽。 【诗文赏析】 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
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篇紧扣暮雨二字,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和精微的刻画。
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作者:刘长卿 【诗文解释】 这位落魄的征南将军,曾经指挥过十万大军。罢官回乡,没有家业,老了还留恋清明的时代。
平定三边,边境十分平静,舍身为国只有随身的宝剑知道。在茫茫的江汉上,黄昏时分,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词语解释】 流落:飘泊失所。
师:军队。 旧业:家中的产业。
明时:清平时代。 轻生:不畏死亡。
江汉:长江和汉水。 何之:往何处。
【诗文赏析】 诗人送别一位曾身经百战建立殊勋的老将李中丞,回想起将军当年的雄风,赞颂了将军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英雄气概,对将军晚年罢官漂泊的处境寄予无限同情与愤慨,隐约地谴责了统治者的冷酷无情。全诗感情激昂,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慷慨苍劲,含蓄沉郁。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作者:刘长卿 【诗文解释】 望着你驶入浩渺的江水中,与你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手巾。飞鸟到哪里才是归宿?只有青山空对着我。
长江上一叶孤帆远去,在落日的光辉中欣赏五湖的春色。谁看见站在汀洲上面我对着白苹花心中充满无限愁思。
【词语解释】 烟水:茫茫的水面。 没:消失。
五湖:指太湖。 汀洲:水。
1、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4、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5、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6、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传。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8、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9、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10、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1、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2、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15、宿新市 ——宋·杨万里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16、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17、十景塘散步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18、韶村夜泊 ——明·谈应祥
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客情成鹤梦,人迹似流萍。
横渡炊烟暗,障川渔火明。倚樯闲眺处,片月逼人情。
19、春梦——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20、江南——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离家日趋远,衣带渐趋缓.
汉·乐府古辞《古歌》 离家愈远,乡情愈深,人也日渐消瘦了.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三国·魏·曹操《却东门西门行》 冉冉:渐进状态. 老:老年.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三国·魏·曹操《却东门西门行》 狐狸死时把头朝向出生的土丘,而人怎能忘掉自己的故乡.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 郁郁:十分忧郁. 绵绵:连续不断. 一俯一仰,水月生情,乡思萦回,不能自己,以景托情,恰到好处.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
三国·魏·曹植《磐石篇》 长太息:长久地大声叹息. 思想:思虑和想念.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北朝·北周·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 涸鲋:在干竭的车辙中的鲋鱼,比喻身处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久客每思乡.
北朝·北周·庾信《送刘中书葬诗》 久客:长时间客居异乡.
●回首望乡落泪,不知何处天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