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及内容 行为观察量表法也称行为评价法、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
美国的人力资源专家拉萨姆和瓦克斯雷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和传统业绩评定表法的基础上对其不断发展和演变,他们于1981年提出了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适用于对基层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表现的考察。
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个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2、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作用 行为观察量表法具体指出了员工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高绩效得分。经理也可以根据行为量表去监控员工行为,并用具体的行为条件给出反馈,这样员工们便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正确的事,哪些行为需要加以矫正。
3、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点(1)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它基于系统的工作分析,是从员工对员工所做的系统的工作分析中设计开发出来的,因此,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
(2)行为观察量表法有助于产生清晰明确的反馈。因为它鼓励主管和下属之间就下属的优缺点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因此。避免了一般化。
(3)从考评工具区分成功与不成功员工行为的角度来看.行为观察量表法具有内容效度。考评者必须对员工作出全面的评价而不只是强调考评他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内容。
(4)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行为和等级标准一目了然.由于行为观察量表法明确说明了对给定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行为要求,因此其本身可以单独作为职位说明书或作为职位说明书的补充。(5)它允许员工参与工作职责的确定,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6)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4、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缺点(1)有时不切实际。
(2)行为观察量表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每一工作都需要一种单独的工具(不同的作要求有不同的行为),除非一项工作有许多任职者,否则为该工作开发一个行为观察量表将不会有成本效率。
(3)行为观察量表法过分强调行为表现,这可能忽略了许多工作真正的考评要素,特别是对管理工作来说,应更注重实际的产出结果.而不是所采取的行为。(4)在组织日益趋向扁平化的今天,让管理者来观察在职人员的工作表现,这似乎不太可能,但却是行为观察量表法所要做的。
①简便易行。运用教育观察法往往不需要专业程度很高因而较难掌握的理论和技术,这样,无论是常规工作中为了改进现状所作的探索,还是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预备研究乃至更深入的研究,都可运用(而且往往是必须用)教育观察法,以了解工作现状,或确定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②所获资料可靠性较高。因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在自然状态之中,这样,教育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可以直接反映客观事实,有利于全面了解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因而它的可靠性较高。其它教育研究方法则可能因为间接获取资料,或对行为与事件控制过多和研究对象的态度差异而使所获资料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③可纵贯分析教育现象。教育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同其它研究方法相比,研究者可对研究对象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可以较为持久地获得较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因而,观察者能有充分的时间对行为趋势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方向进行深入的、持久的考察研究,从而能够于大量的行为和事件中区分偶然事件和平常事件,有利于取得对它们的进一步的认识。
拓展资料: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
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1)优点:
①观察来法作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它简便易行,资料客观、可靠。
②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需要幼儿作出超越自身的反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为尊重。
③研究源者可以考察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行为2113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2)缺点:
①观察法受观察对象的限制,不适宜于对内部核心问题、事物内5261部联系及较为隐蔽的事物进行研究。
②观察法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难以做到绝对客4102观化,所得资料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③观察法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不适用于大样本研究,因此会影响研1653究结果的代表性。
④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缺乏控制,无关变量混杂其中,可能会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描述的方法:实况详录法、日记式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样本描述法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描述的方法 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观察法的优点: 1)它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
因此,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 2)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的资料。
3)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 4)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
2、观察法也同其他科研方法一样,有自身的局限性。 1)受时间的限制,某些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会再发生。
2)受观察对象限制。如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些秘密团伙一般不会让别人观察的。
3)受观察者本身限制。一方面人的感官都有生理限制,超出这个限度就很难直接观察。
另一方面,观察结果也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 4)观察者只能观察外表现象和某些物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5)观察法不适应于大面积调查。
什么是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第五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取样方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1、时间取样: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内,规律性间隔或随机性间隔观察和记录所选择的行为。某段时间=全部时间 2、事件取样:是指选择某一特定的事件作为记录的对象,只要事件一出现,便进行记录的方法。
第六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评量和检核的方法 1、评量和检核:观察者不仅要作观察,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价或判断。评量法也被称作为等级评定。
是用来量化从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方法。 2、行为检核法: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
什么是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描述法: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描述及当时情境的描述。 第五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取样方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1、时间取样: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内,规律性间隔或随机性间隔观察和记录所选择的行为。
某段时间=全部时间 2、事件取样:是指选择某一特定的事件作为记录的对象,只要事件一出现,便进行记录的方法。 第六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评量和检核的方法 1、评量和检核:观察者不仅要作观察,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价或判断。
评量法也被称作为等级评定。是用来量化从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方法。
2、行为检核法: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
观察法的特点 1.能动性 科学的观察是具有能动性的感性认识活动,它与一般所说的观察不同,即不是简单反射式的感觉,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与研究。
它要求达到:(1)确定某个现象,得以发展的条件;(2)详细描述所观察的现象;(3)科学地分析和说明所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查明现象及其发展的条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关系,为此,在观察之前,应根据科研任务,制订好计划,包括确定观察对象、观察条件、观察范围和观察方法,以保证观察有目的地进行。
这样的观察是自觉的,不是盲目的,是能动的,不是被动的。它要求观察者充分发挥观察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选择性 科学的观察并不是一般地认识现象和事实,而是从大量客观事实中,选择观察的典型对象,选择典型条件、时间、地点,获得典型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只有把注意有意地集中和保持在经过选择的观察对象上,把观察始终和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不为无关现象所分散,尽量排除外界无关刺激的干扰,这样的观察才能获得预期的成效。
例如,进行某班级学生学习态度和精神现状的观察。根据观察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选择反映学习态度和精神的主要指标(如时效性、求知欲、创造力、自强、意志力、学习习惯等);主要指标中又应选择典型指标(如时效性)以及主要二级指标,选择几个主要时间、场合等等。
只有把观察集中在经过选择的几名学生、几项主要指标、几个主要时间和场合等等对象上,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观察的目的。 3.客观性 即要使观察所获得的现象和过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是认识事物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获得事实材料的观察是否具有客观性的品质。
观察中获得的结果,实际上是观察者通过观察手段对观察对象的现象或过程的一种反映和描述。 科学的观察就在于观察的客观性。
首先,要确保观察在自然存在条件下进行,绝对不能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这样才能得到自然条件下的真实情况,否则所得到的事实材料反映反常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观察,这就有可能使观察对象预先考虑给予观察者以一定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对观察者的陌生感,以尽量控制观察对象的异常状态。 例如,某校对一名曾经失足的女学生进行观察。
尽管失足已成为过去,又从工读学校回到原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是,她的心灵已受到严重的创伤,对生活失去希望。为了唤起她的生活信心,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措施。
同时进行教育措施与激发自信心相关性的研究。一方面绘制了为时一年的教育措施序列表,另一方面派两名好学生,与她生活在一起,进行一年的观察,绘制出她情绪升降变化的曲线图。
在被观察者保持自然常态的情况下,观察记录了很有价值的资料。然而,由于观察者的不慎,被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被跟踪观察,一下子情绪变化的曲线就变得毫无意义,已经获得的教育效果也几乎化为乌有。
观察只好终止。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好不容易,她才恢复了常态。
其次,观察要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观察者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否则就会掩盖了对观察对象的情况的真实反映。观察要取纯客观的态度,不许有丝毫主观的偏见搀在心头,若有一点,所观察的便会走了样子了。”
第三,观察要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要对观察的现象或过程进行反复的观察。一方面是被观察的现象或过程只有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观察才有客观性。
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和过程,则不适于单独用观察法去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无法复核和确定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另一方面,要长期、连续、反复地进行观察,否则就不易分辨事物现象或过程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一贯的,哪些是表面的、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片面的、哪些是全面的等等。反复观察的次数越多,越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
例如,在进行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中,集中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有一个学生有洗手的异常行为。当时正是甲肝流行,该生的行为是适应卫生要求的正常行为,还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的强迫行为,只有反复观察才能得到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经过两个阶段(正处甲肝流行阶段和甲肝流行得到了控制的一个月以后)的反复观察。发现该生在每次开关教室门、收交作业本(他是课代表)、使用公共用具、与同学进行手接触后,都带有紧张的心理去洗手,并且一洗再洗,两个阶段的观察结果无区别。
由此,才确认该生的洗手行为属强迫行为。通过与该生的交谈,说明他确有“明知何必反复洗手,却难以解脱不洗手就有一双肮脏的手”的心理重压。
可见,只有经过反复观察,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观察法的基本特点: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全方位原则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尽量以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集资料。
2、求实原则观察者必须注意下列要求:
第一,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
第三,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
3、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原则。
扩展资料
观察法的使用范围:
观察法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对研究对象无法进行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需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为避免主观臆测和偏颇应遵循以下四条:
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
2、所观察的行为特征应事先有明确的说明;
3、观察时要善于捕捉和记录。
4、采取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察法
观察法的主要特征:
①简便易行。运用教育观察法往往不需要专业程度很高因而较难掌握的理论和技术,这样,无论是常规工作中为了改进现状所作的探索,还是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预备研究乃至更深入的研究,都可运用(而且往往是必须用)教育观察法,以了解工作现状,或确定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②所获资料可靠性较高。因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在自然状态之中,这样,教育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可以直接反映客观事实,有利于全面了解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因而它的可靠性较高。其它教育研究方法则可能因为间接获取资料,或对行为与事件控制过多和研究对象的态度差异而使所获资料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③可纵贯分析教育现象。教育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同其它研究方法相比,研究者可对研究对象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可以较为持久地获得较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因而,观察者能有充分的时间对行为趋势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方向进行深入的、持久的考察研究,从而能够于大量的行为和事件中区分偶然事件和平常事件,有利于取得对它们的进一步的认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