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第一年“肯定”送寒衣的
寒衣节简介如下,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我国三大“节”。
因为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先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
每年阴历十月一日即寒衣节,这一个节日是活着晚辈为其去世的祖先或亲戚去坟墓前烧纸的节日,通过这种祭祀形式以表示对已故亲的思念。有的人距离老家较远,或者工作较忙,无时间回坟墓前烧纸,便在城市的十字路口位置烧纸,以表思念之情。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之一,上午准备好三种必不可少的供品饺子、五色纸、香箔,一家人吃完午饭后,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寒衣;也有不去坟烧寒衣的,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冥币,祭奠先人。
阴历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送寒衣节、授衣节。
这一天,与清明节、七月十五一样,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祭奠先人的日子。
而且,因为十月初一,是一年中仅有的两个能在坟地动工的日子(另一个日子是清明节)。
所以也就形成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十月初一特有的习俗。
今天占数网就为您详细介绍十月初一送寒衣的习俗。
一、送寒衣,为先人御寒 十月初一是冬月的第一天,天气变冷,人们准备好棉衣过冬。
想着地下的先人也需要御寒,就用纸折叠成衣物的模样,烧化后让先人穿着,谓之“送寒衣”。
送寒衣很有一些讲究: 1、寒衣以自己亲手叠的最好。
2、烧化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
3、凡焚化的衣物、冥钞等物,一定要焚烧充分,都化成纸灰。
相传,只有充分燃烧,都变成纸灰,这些纸钞、衣物,才能在阴曹地府使用。
不烧尽的话,亡人拿着也没用。
4、如果不能回家上坟,可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 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济 为亲人送寒衣的同时,另外再焚烧一些五色纸,以打发那些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抢先人们的。
二、上坟,表达哀思 1、必备供品 香、水果、点心、菜蔬、酒、冥钞、黄表纸、五色纸、包袱等。
2、最佳上坟时间 上坟祭祖、扫墓,最好在上午9点—中午13点这个时间段,这时候阳气充足。
3、禁忌 天黑以后不要去坟地;不要在坟地嬉笑游戏;不要在坟地有不敬的言语。
三、合葬,让逝去的先人团圆 生要同衾死则同穴,曾经是古代人对爱情婚姻的誓言。
由此可见古人是把同穴当成了生死相依的象征。
民俗中一直很重视合葬,即便生前孤寡的人,其亲属也要尽量想方设法为其结“鬼亲”,让其死后不再孤寡。
夫妻先后去世后,如果因为当时坟地山向不开无法合葬,就需要等到山向开了之后的十月一,再进行合葬事宜。
四、迁坟,为先人寻求更好的安息之所 出于某些原因,坟墓需要迁移的,也只能在十月一和清明节进行。
比方说,原来坟地风水不好需要改善的,或因为坟地被占原因被迫迁坟的,也都不可在平时日子随意迁移,而要在十月初一进行。
五、修缮坟墓 夏天的雨季,春夏的灌溉,动物打洞穴等,容易引起坟墓进水、塌陷,搅扰先人底下的安宁。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坟墓进行修缮。
但是,平常的日子是不可以进行坟墓修缮的,只有在一年的清明节、十月一这两个日子才能进行。
所以,十月一,很多人会为墓地拔草、清理树木、修葺,以保证先人在地下不受风吹雨淋之苦。
温馨提示:在十月一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也为逝去的先人送上寒衣,在纪念逝者的仪式中,将我们的习俗传承下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