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有哪些?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主要有:(1)回忆法(再现法或复现法),是指当原来的识记材料不在面前时,要求被试者再现出原来识记材料的方法,包括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和自由回忆法;(2)再认法,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是把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旧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新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3)节省法(再学法),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4)重建法(重构法),要求被试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5)部分报告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6)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7)分散注意法,在记忆的保持阶段。
为防止被试者利用刺激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转移开来。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做工作记忆的,我截取一段我论文中的一段与你分享:
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是一种典型的双任务研究方法。这些测验一般包括两项任务,一项是储存任务,另一项是加工任务。在阅读广度测验中要求参与者阅读或听一个句子,并判断这个句子是否有意义,与此同时要把句子末尾的单词保存在记忆中(例如,警察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审问他非常信赖的朋友,这里要求被试在判断句子是否有意义的同时,把“朋友”一词保存在记忆中)。每读完或听完一组句子(每组包含的句子数从 2 个逐渐增至 6 个)就要求被试把读或听到的句子末尾的一组词回忆出来。回忆的结果作为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
继 Daneman 和 Carpenter 之后,又有一些工作记忆广度测验相继出现,著名的例子有运算广度(operation span),其加工成分是算术计算,并要求被试以正确顺序对运算结果进行回忆(Turner& Engle,1989)。还有计数广度(counting span),它是指被试对一系列呈现的目标阵列进行计数,同时要求记住这些数目,然后对数目进行回忆(Case, Kurland & Goldberg,1982)。以及记忆运算—词汇广度(operation- word span)等。运算—词汇广度是在进行算术运算的同时给被试呈现一些无关的词汇,待被试完成一组算术操作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过的词汇。另外,还有倒背数、倒背词及故事理解等方法用于测量工作记忆。这些都是复杂工作记忆广度,它不仅支持保持功能,而且需要更多的执行功能参与,用于支持认知活动中的动态记忆,承担着更复杂的认知任务。在这些测验中无论测验的操作材料如何变化,研究者们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工作记忆资源在加工和储存之间互相权衡(权变)。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首先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然后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最后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第一,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第二,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
第三,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
第四,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3.记忆容量的增加
一是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二是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能力增强;三是工作记忆能力增强。
4.记忆内容的变化
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①运动记忆(2周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②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
③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
④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5.记忆策略的形成
记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包括对记忆的计划和使用记忆的方法。常见记忆策略有: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
二、教师对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规律的影响
教师对幼儿记忆力发展规律的掌握, 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前提。幼儿的记忆具有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或成人所不同的特点。幼儿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幼儿记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才能提出适当的记忆力培养目标, 才能采取正确的培养策略。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量和质两方面。首先, 在量的方面, 幼儿记忆的范围、记忆的广度扩大, 比幼儿前期能记忆更多的对象, 而且幼儿逐渐能将得到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幼儿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例如, 3 岁儿童可以再认几个月以前感知过的事物; 4 岁儿童再认保持时间为l 年; 4 岁以后再认保持时间可以再长些。在记忆的再现方面, 3岁儿童可以再现几个星期以前的事; 4 岁儿童可以再现几个月以前的事; 4 岁以后儿童随着语言的发展再现保持时间更长更确定, 他们会很容易地再现多种形象。一般来说, 童年期有条理的记忆, 是从4一5 岁开始的。
幼儿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 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记忆态度的发展。记忆态度是指记忆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幼儿记忆的有意性较低。5、6 岁的幼儿, 记忆的有意性才有明显的发展。二是记忆方法的发展。幼儿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 但是这并不意味幼儿只有机械识记而无意义识记。许多事实说明, 4 岁后的幼儿在记忆过程中能够对识记材料进行明显的理解性改造。对难理解的、生疏的材料, 幼儿机械识记的成分多,而对于那些熟悉的, 容易理解的材料, 幼儿意义识记的成分多。三是记忆正确性的发展。幼儿记忆的正确性较差。例如, 幼儿记忆的完整性很差, 他们在回忆时常常出现脱节、遗漏和颠倒顺序等现象。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的.而掌握记忆的规律曲线也能让你更好的记住某事物.大脑的记忆高峰期第一个是早晨起床后:大脑在睡眠过程中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在对头一天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整理。
早晨醒后没有新的信息干扰,这时记东西会印象清晰。总之,掌握了记忆规律,你会觉得记忆不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当然,符合记忆规律的具体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借鉴而不能机械照搬别人的经验,可尝试怎样记得最有效率. 第二个高峰期是在上午8点到10点:这时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识记效率高,记忆量增大。
第三个高峰期是在下午6到8点:这是一天中记忆最佳期。第四个是临睡前1小时左右:这时识记材料后就入睡,不再有新信息输入,所以没有相互抑制的影响。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点思考能力最敏捷,但推理能力则在白天12小时内递减。根据这些测试,我们在早晨最好安排些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做一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则做些需要加深记忆的工作。
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法则就能更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和工作,对于在校学生和高级市场人才管理是十分重要。记忆与大脑十分复杂,但并不神秘,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就能更好的加强自身学习潜质。
下面这篇文章详细记录讲解了关于记忆的规律及法则。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侧重大脑对信息的存储,主要是感觉器官的运用,比如你看一眼一大堆杂乱的数字,能记下多少,这就是短时记忆。这属于人的本能行为,虽然有记忆,但不长久,很快就忘掉了。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容量)很小。
而工作记忆,是在短时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仅有信息的存储,还有加工。它是感觉和知觉(思维)的联合操作。工作记忆是把人的本能记忆,进行加工,比如对无意义的数字进行联想,或找到规律进行组合。工作记忆的联想或组合,会涉及到你过去长时记忆里,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等东西,比如符号,定理,声音,甚至画面等。也就是说,工作记忆,是把短时记忆本能行为,用思维的方式进行加工,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记忆广度可以很大。
举个例子,纪录数字,1、3、5、7、11、13、17、19、23、29、31、37,这些数字表面看,没有规律,短时记忆不好都记下来。但用工作记忆的方式,这些数字是我们学习过的数学知识里的质数,那就很容易记忆了。
关于记忆的理论比较多……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属程序性记忆、短时记忆,是一短暂时刻的知觉,是一系列操作过程中的前后连接关系,后一项活动需要前项活动为参照。依赖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神经环路的功能,尤其是谷氨酸神经元与多巴胺神经元之间的平衡。
对脑高级功能的意义,通常是在过去的经历与当前的行动之间提供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对于思维运算、下棋、弹钢琴以及无准备的即席演讲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工作记忆受损时,难以记住事件正确的前后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回忆一个新的七位数的电话号码。你能回忆出来的数字的个数称为你的“数字广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它通常只有六到七个。换句话说,工作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某些脑损伤的病人只有极小的数字记忆广度,除了他们听到的最后一个字母外,别的一概回忆不起来,但他们的意识却正常。事实上,他们的长时记忆可能并未受到损害。
工作记忆与智力:
1、工作记忆是指记忆与语言理解或思考,或计划同时进行的两种过程,因此,在两种过程之间注意的往返被认为是工作记忆的基本特点。
2、在句子加工过程中语音回路的作用是提供句子的语音表征,以便用于后续的分析与综合。工作记忆是推理过程的核心。
3、由于工作记忆与语言能力、注意及推理有密切的关系,工作记忆与智力有较高的相关,工作记忆也许是脑的研究与素质教育的联系通道。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指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的暂时储存与加工的资源有限的系统[1]。WM被形容为人类的认知中枢,是当前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WM在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的突出重要性,Goldman-Rakic把它评价为“也许是人类心理进化中最重要的成就”[2]。目前针对WM的机制,国际上已经提出十几个有影响的理论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Baddeley的多成分模型[3]。该模型认为WM由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中央执行系统组成。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储存与控制,视觉空间模板主要负责储存和加工视觉信息,中央执行系统是WM的核心,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等。围绕该模型的验证和完善的研究一直是WM研究的核心领域。
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
包括注意控制系统——中枢执行系统,以及为其服务的两个子系统“负责视觉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视空初步加工系统” 和 “负责口语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语音回路”
1,基于语音的语音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
2,视空图像处理器。主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3,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然而,在对工作记忆的研究过程中,某些实验研究并不能用Baddeley的三系统概念进行解释。如,在实验中被试只能记住5个左右的不相关的单词,而却可以记住16个左右有共通之处的单词。在对原有工作记忆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Baddeley提出了情景缓冲器概念,作为对三系统概念缺陷的补充。这是一种用于保存不同信息加工结果的次级记忆系统,在中枢执行系统的控制之下保持加工后的信息,支持后续的加工操作。
不知道楼主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在这儿做个科普吧。 心理学上认为,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三个阶段中最短暂的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记忆一般只会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其他感觉信息保留不到1秒钟的时间。我们常说的视觉暂存就属于这种感觉记忆的一种。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记忆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第二个阶段。工作记忆从感觉寄存器中选择性地提取信息,然后将其与长期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关联。
比如我们能暂时记住刚刚看到的电话号码。 之前,心理学家们也把这部分记忆叫做“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LTM):是记忆系统处理信息的最后阶段。长期记忆从工作记忆那里里接收信息,并且能够将其存储更长的时间,有时存储的长度甚至是我们的余生。
每个人关于世界和自己的所有知识都存储在长期记忆里。
工作记忆是指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它在语篇阅读理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时工作记忆的特点就是信息可以在长时记忆中快速、可靠地存取。用长时工作记忆理论,可以重新解释阅读理解中的误入歧途效应、扇形效应等心理现象。
工作记忆可以训练,主要有空间记忆广度任务(Spatial Memory -Span Task)和找盒子任务(box一search task ) n-back任务或其他刷新任务 复杂工作记忆任务记忆可划分为几种,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一台计算机,工作记忆就如同是计算机的内存,它决定了整机性能的高低。有关工作记忆能力的研究是最近国际上的热点。
该研究采用活动选择了34名9-11岁儿童,分组对照进行工作记忆刷新功训练。接受训练的儿童每天在电脑上完成15-20分钟的认知游戏,每周训练3-4天,总共训练4周,训练的认知游戏为测量人类工作记忆功能之一的活动记忆任务。
活动记忆任务是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经典的测量方法之一,该任务要求儿童看一些未知长度的项目串,然后按照顺序回忆一个指定长度的项目串。 2008年密歇根大学心理系的Jaeggi等人在《美国科学院学报》报道了类似的研究结论,但他们研究中使用的训练任务无法区分智力的提高究竟是由于扩大了人脑的存储容量还是改善了中央执行功能,而周仁来课题组的此项研究则进一步证明通过工作记忆训练使得流体智力水平提高与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改善有关。
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可以为特殊儿童(如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为工作记忆缺陷个体(如认知老化个体)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训练工具;对于人类认知活动与大脑神经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