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时期刘向等人所著的《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循循善诱而救赵于水火。
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连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触龙说服赵太后的分析如下:1、察言观色,避其锋芒。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释义: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批逆龙鳞,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
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2、关心问候,缓和气氛。
面对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赵太后,首要的问题是让她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给人以劝说的契机,从而引起她谈话的兴趣,一步步进入正题。触龙拜见太后并不难,但见到太后谈什么却很关键。
话不投机,三言两语也许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因此,触龙反复揣摩太后的心理,选择了老年人都共同关心的饮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的)、不能快走谈起,以己推人,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情况,自然而然,合乎情理。
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问候,老年人同病相怜的真实的感受,让赵太后冰冷的内心有了一丝的感动,她无法拒绝触龙提出的问题,于是“色少解(释义: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和触龙交谈了起来。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谈话有了良好的开端。
3、大话家常,拉近距离。触龙和太后接上了话,此时还不能步入正题,因为谈话才刚刚开始,太后也只是“色少解”,此时如果谈及人质问题,太后马上会翻脸不认人,必定会唾触龙满面。
但谁都知道,触龙晋见太后不可能只是为了问寒问暖,谈话还要继续,怎样才能让谈话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自然会引到人质问题上呢?触龙于是想到了人性中最合乎人之常情的一面——求请安排孩子。自己虽然脚有毛病,太后虽然怒气冲冲,但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进宫求见太后,这是非常自然的。
因此,触龙和太后谈起了孩子,拉起了家常,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使得谈话得以继续,事情向着触龙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4、投其所好,请君入瓮。
应当说,触龙问候起居、关心孩子,都切中了赵太后的心理,但最能打动赵太后的恐怕不是这些,而是触龙的一句话,“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释义: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做父母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赵太后溺爱孩子,众人皆知,触龙从请托孩子谈起,欲擒故纵,故意诱导赵太后谈及“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释义: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从而自然引到赵太后疼爱孩子问题上,这一对话深深地打动了赵太后。
它道出了赵太后疼爱孩子的事实。此时,作为母亲的赵太后的心中也许会涌现出哺养长安君、持燕后踵哭泣、祭祀必祈祷的一幕幕往事。
她的思想、感情已完全为触龙所控制,自然也就完全听由他摆布了。5、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说话技巧再高,它高不过“理”字。言论一定要合理,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要有信用,要令人无懈可击。
说话的前提要讲一个“理”字,触龙的话之最终所以能够让赵太后欣然信服,愿意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关键在于他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以理服人。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考虑的长远一些,就要让孩子有立身之本,不要仅仅依靠权势、父母。
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触龙步步诱导,旁敲侧击,明之以实,晓之以理,全部对话无一字涉及人质,但又句句不离人质。迂回曲折之中尽显语言奥妙,循循善诱之余凸现事情必然。
扩展资料:原文(节选):《触龙说赵太后》作者:刘向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释义: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
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
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
"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
哎!这问题有点麻烦哪!
首先了解下故事背景:《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触龙就此点巧妙地说服了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触龙见赵太后时太后已有戒心,且先前说:“老妇必唾其面."所以触龙刚见赵太后是并没有单刀直入地提这件事。而是采用“缓冲法”,见面后,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是诉自己的病苦,问太后起居,在叙寒问暖中使太后“色少解”,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太后此时渐渐放下了戒心。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之后触龙抛出要自己儿子来保卫王宫,一来引起下文两人对爱子女的讨论,二来也引起太后对”爱子“的兴趣。注意体会此时的气氛:两人敌对情绪逐渐消失,紧张气氛趋于缓和。
再往后触龙仍不提少子的事而是借太后的爱子之情,避实就虚地将燕后与长安君作比较,顺势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如此的旁敲侧击,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这是说服赵太后关键的一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本文的关键句也是触龙说服太后的关键一步。
最后,触龙借赵侯和各国诸侯的子孙不能永保爵位的历史教训,当面指出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的错误,终于使赵太后改变了态度,同意长安君质于齐。
至此,说服完成。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其实古代做质子的下场不一定不好。比如秦始皇的父亲就是做质子出身。做质子的人一般是相当于做大使,为两国家的建交做贡献。回国之后不是继承皇位就是封王侯。所以,触龙说赵太后对长安君的爱不如对燕公主的爱多。
因为为了燕公主有个好未来,她都可以忍痛割爱,而为了长安君的好未来却不舍的割爱。最后,触龙用“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就是说,你让长安君做质子,其实是让他在危难的时候发挥作用,为祖国做贡献,将来他继承王位的时候才会服众。这才是你真正爱他的体现啊。你看看其他别的国家的没有功绩的王侯子孙有能到现在仍然做王侯的么?(都因没有功绩而被人取代了啊)
凭这些,说服了赵太后。
触龙游说赵太后是中国说客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案例,他所用的策略及所发挥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称为“自己人效应”,也就是先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同一伙”的,是“自己人”,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而且会让对方更喜欢你,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它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强调自己跟对方“共通的地方”,譬如到外地去推销自己或其他东西,就要用当地语言和人打招呼、甚至唱一两首当地的流行歌,研究显示,这对让当地人接纳你非常有效。触龙利用赵太后同他一样年老,身体、饮食不便、同样钟爱小儿子的共通点切入,引起赵太后的“共鸣”,觉得他和她是“一国的”,而达到触龙意在言外的游说目的。
因为意见不同,所以才需要说服。要想让对方接纳,最好不要站在他的“对面”,而应该跟他站在“同一边”说话。
看看这网站/view/314873.htm?fr=ala0_1_1。
触龙游说赵太后是中国说客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案例,他所用的策略及所发挥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称为“自己人效应”,也就是先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同一伙”的,是“自己人”,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而且会让对方更喜欢你,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它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强调自己跟对方“共通的地方”,譬如到外地去推销自己或其他东西,就要用当地语言和人打招呼、甚至唱一两首当地的流行歌,研究显示,这对让当地人接纳你非常有效。触龙利用赵太后同他一样年老,身体、饮食不便、同样钟爱小儿子的共通点切入,引起赵太后的“共鸣”,觉得他和她是“一国的”,而达到触龙意在言外的游说目的。
因为意见不同,所以才需要说服。要想让对方接纳,最好不要站在他的“对面”,而应该跟他站在“同一边”说话。
看看这网站/view/314873.htm?fr=ala0_1_1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14873.htm?fr=ala0_1_1。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其实古代做质子的下场不一定不好。比如秦始皇的父亲就是做质子出身。
做质子的人一般是相当于做大使,为两国家的建交做贡献。回国之后不是继承皇位就是封王侯。
所以,触龙说赵太后对长安君的爱不如对燕公主的爱多。 因为为了燕公主有个好未来,她都可以忍痛割爱,而为了长安君的好未来却不舍的割爱。
最后,触龙用“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就是说,你让长安君做质子,其实是让他在危难的时候发挥作用,为祖国做贡献,将来他继承王位的时候才会服众。
这才是你真正爱他的体现啊。你看看其他别的国家的没有功绩的王侯子孙有能到现在仍然做王侯的么?(都因没有功绩而被人取代了啊) 凭这些,说服了赵太后。
刘宴斌 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6年),西方强秦攻打赵国,而且攻势还相当的急迫,大有不灭掉赵国誓不罢休的意思。
此时的赵国,老国君赵惠文王刚去世不久,年幼的赵孝成王还不能单独理政,赵国的一切军国大事,都有惠文太后说了算。 面对秦军的入侵以及强大的攻势,赵国上下一致同意向东方实力较强的齐国求救。
很快,赵国便快马加鞭向齐国派出了使者,争取早日能够得到齐国的援兵,拉自己一把。 很快,使者便回来了。
使者到来的消息先是让众人高兴了一番,但紧接着又陷入了无限的寂静之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使者究竟带回了怎样的消息呢? 原来啊,齐国人虽然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出兵的请求,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出兵没问题,你们必须把你们的长安君送到我们齐国来。
但是猛一看来,齐国的这一要求并不过分:我们出动大量的人马和物资去帮助你们攻打秦国,不要你们的钱财,也不要你们的土地。就要一个人当做人质,就是怕以后万一你们反悔投向秦国。
你们派个人来我们这里,我们心里也就踏实了,可以安心的为你们拼命。 索要人之,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凡当时寻求援助、争取信任等事,都要派驻人质。
其实,话又说过来,就要要个人质,齐国也会好好对待这位赵国的贵公子,绝对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的。 之所以齐国提出这一要求之后,赵国众大臣会陷入无限的沉寂之中,这都是因为这一要求中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物。
长安君——赵孝成王的弟弟、赵惠文太后最小的儿子。人所众知,老人对待幼子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比拟的。
惠文太后对长安君的疼爱,那都是赵国大臣们所亲眼所见的,想要让惠文太后派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估计是不大可能的。 果不其然,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说的口干舌燥,愣是没有丝毫的进展。
而且,这些大臣们的言论还把惠文太后刺激的不清——气得鼻青脸肿。最后,惠文太后还发狠了,撂下了一句话——谁再敢来提长安君的事情,本老太婆就往谁脸上吐口水! 没错,天下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尤其是护子心切的女人! 好吧,一般人既然说不动你,为了国家的安危,老臣我只好出马了。
于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出现在了惠文太后住所的外面,等待惠文太后的召见。他就是触龙。
触龙,赵国人,一生都在辅佐赵国的君王们,为赵国的强大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前些年,由于身体的缘故,一直在家休养。
虽是这样,但他从没有离开过赵国的政坛。凡赵国出现什么重大情况,作为左师的触龙总会及时把自己的看法传达给最高决策层,以求对解决事情有所帮助。
很快,宦者便传唤触龙觐见。当得知触龙要来觐见自己的时候,赵太后就已经明白了几分,触龙这老家伙十有八九也是来劝说我,让我派长安君去齐国当做人质,看我待会怎么把他臭骂一段。
所以,当触龙出现在赵太后眼前的时候,赵太后正在盛气凌人的等待着他(太后盛气而胥之)。做为摸打滚爬官场几十年的老人,触龙此时是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因为之前那些大臣的结局告诉他,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他需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劝说这位爱子心切的老母亲。 触龙走进宫殿之后,由于腿脚不好,他慢慢地向前移动,来到了太后给他设置的座椅前坐下(看来老太后还是很尊重这位功臣的)。
然后,触龙对老太后抱拳弯腰施礼道:“老臣由于腿脚不太方便,走路不能太快,所以很长时间都没能够来看望太后,还请太后见谅。这些天,老臣怕您因为国事而把身体累坏了,所以今天过来看看您!” 触龙这一招很好,先给太后聊家常,套套近乎,转移她的注意力。
由于二人年龄相仿,又一同经历过之前的很多大事,所以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太后听触龙说到了身体,也叹了口气,说道:“别提你的腿脚啦,我腿脚也不行啦。
现在我只能靠坐着步辇来出入啦!”(注意,说这话的时候,太后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移了) 好,只要您开口,我就有机会说服你。然后,触龙趁机又问道:“太后最近的饭量不知怎么样?” 太后还是叹了口气说道:“不行啦,现在只能吃些粥饭而已。”
(此时,太后已经慢慢地朝触龙设置的圈套走进) 触龙又紧接着说道:“老臣还好,每当不想吃饭的时候,就回到院子外面走上半天,然后就能吃饭啦。”这是触龙对太后介绍自己的运动开胃法。
只见太后第三次叹气道:“老身不行啦,腿脚基本上不能落地啦,走不动啦!”到这个时候,太后的脸色才发生了相当大的的变化(太后不和之色少解)。 触龙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慢慢地把太后引入自己的圈套。
只见他说道:“老臣有个小儿子名叫舒祺(名字绝对没有侵权),这家伙没有其他的本事,而老臣现在也没什么本事啦,请您看在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可怜可怜我这个小儿子吧,给他一个宫中侍卫的小官做做,老臣就是死了也瞑目了。” 太后略加思索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然后问道:“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此时,太后已经进入圈套) 触龙回答道:“今年刚十五,我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给他找个好的依托,让他自己以后能够站住脚跟。” 这时,太后怀疑地问道:“你们男人也那么疼爱小儿子么?” 对啊,之前我只听说过女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