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置度公差标注中,理论正确尺寸是确定各要素理想位置的尺寸,该尺寸不直接附带公差,理论正确尺寸(线性的或角度的)按GB/T 1182应围以矩形框格标注。
理论正确尺寸是假定加工没有误差的情况下零件的尺寸,换句话说是设计者期望得到的尺寸; 但是加工中的误差不可避免,所以设计者要根据需要把误差限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是公差。
理论正确尺寸是理论上的,不是实际的尺寸。是检测某一要素时作为基准参考的尺寸。一般用于位置度标注。比如要在一个分度圆直径为100mm的圆周上加工6个直径12mm的孔。要求这6个孔对以直径为50mm的孔为基准的轴线的位置度为φ0.10。
这时φ100的分度圆就是检测位置度的理论正确尺寸。检测时,应该以φ100的分度圆与φ50的基准孔同轴的前提下,6个φ12的孔的轴线在位于φ100的分度圆上均分,轴线与基准轴线平行,且只能在直径为φ0.10的圆柱体内变动。标注时φ100的分度圆尺寸应用方框框起来。
扩展资料
公差特点
1、定向误差
定义: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意义: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理想要素首先要与基准平面保持所要求的方向,然后再按此方向来包容实际要素,所形成的最小包容区域,即定向最小区域。
定向公差具有如下特点:
(1)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2)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定向公差的要素,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只有需要对该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2、定位误差
定义: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来确定。
意义: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定位公差带的特点如下:
(1) 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公差值。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位置公差
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扩展资料:
描写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表达方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