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因素。 (一)环境因素含义 像大楼、办公室地点、家具等这类环境因素也能传递信息。
一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幅名人字画、一套名牌服装、一枚昂贵的钻石、一块劳力士手表、一辆奔驰汽车可能提醒来访者:本公司负责人是一位成功人士,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可靠的。在沟通中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因素所传递的信息。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 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l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l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l 确定环境影响 ②环境因素的分类 l 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 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l 其他 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l 积极的或负面的 l 相关方有要求的 l 其他 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 l 物料衡算 l 产品生命周期 l 问卷调查 l 专家咨询 l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 l 头脑风暴 l 查阅文件和记录 l 测量 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 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实施识别时,有必要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下面将部分方法予以介绍: 1)问卷评审——因素识别 问卷评审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环境因素的信息。问卷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问卷包括的内容应尽量覆盖组织活动、产品、以及其上、下游相关环境问题中的所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可用同样的设计好的问卷,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但为一个部门设计一份调查卷是不实际的。 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 l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l 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l 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 l 在产品设计中如何考虑环境问题? l 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l 水、电、煤、油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 l 有哪些环保设备?维护状况如何? l 产生哪些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 l 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 l 有否居民投诉情况?做没做调查? 以上只是一部分问卷调查内容,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整的问卷提纲。
2) 现场评审(I) ——观察面谈及环境因素识别 现场观察和面谈都是快速直接地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这些环境因素可能是已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者是具有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有些是存在环境风险的。
如: Ø 观察到较大规模的废机油流向厂外的痕迹; Ø 询问现场员工,回答“这里不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现场房角处发现存有剧毒物质; Ø 员工不知道组织是否有环境管理制度,而组织确是存在一些环境制度; Ø 发现锅炉房烟囱黑烟; Ø 听到厂房传出刺耳的噪声; Ø 垃圾堆放场各类废弃物混放,包括金属、油棉布、化学品包装瓶、大量包装箱、生活垃圾等; 现场面谈和观察还能获悉组织环境管理的其他现状,如环保意识、培训、信息交流、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发现组织增强竞争力的一些机遇。如果是初始环境评审,评审员还可向现场管理者提出未来体系建立或运行方面的一些有效建议。
3)现场评审(II) ——书面文件收集及环境因素识别 一般的组织都存在有一定价值的环境管理信息和各种文件,评审员应认真审查这些文件和资料。需要关注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l 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 l 废物处理、运输记录、成本信息; l 监测和分析记录; l 设施操作规程和程序; l 过去场地使用调查和评审; l 与执法当局的交流记录; l 内部和外部的抱怨记录; l 维修记录、现场规划; l 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参数; l 材料使用和生产过程记录,事故报告; l 水、排放物和排污收费; l 能源、资源、配件等的价格; 如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1 标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2 定义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在其基本意义上等同于环境问题,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
2.1内部环境因素 各部门在自身管理或职能活动中,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行为,如日常办公活动中各种办公用品的消耗、热电公司燃煤导致的烟气排放、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等。 2.2外部环境因素 (1)各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直接造成的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如各种污染排放过程、资源能源消耗过程、潜在或紧急情况时发生的各种灾害性事故等。
(2)供方或承包方在为单位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 (3) 公司以外有关方面,如临近区域的污染物通过排放转移对本区域环境造成影响的过程。
3 目的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整个体系建立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
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研究,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因素的识别和分析,需要采取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以及相关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经济分析。
本讲重点介绍环境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环境价值评价的主要方法 环境价值就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货币量化的价值,一般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评估法对环境价值进行量化。
(一)直接市场法 直接市场法就是直接运用货币价格(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对项目建设可能影响的环境质量变动进行观察和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 1.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 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能导致相应的商品市场产出水平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用产出水平的变动导致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来衡量环境价值的变动。
例如,某种废弃物的排放会影响到其周围地区其它厂商的生产,因而就可以用其它厂商因减产而减少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环境价值。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销售的,就可以直接利用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环境价值。
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销售的(比如存在着垄断或价格补贴,或者企业不自负盈亏,因而可以不顾市场供求状况和产品销售状况乱涨价等等),应采用影子价格来计算环境影响价值。 2.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 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而给生产直接造成的损失(可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测算),而且还表现为因环境质量恶化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增加,以及因为人们过早得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等等。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是专门用于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评价方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它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状况。人力投资是对劳动者健康状况和文化技术水平所进行的投资。
人力投资的成本(费用)包括个人和社会用于教育及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人力投资的收益(效益)包括个人受教育和接受卫生保健后所带来的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效益。为简化计算,人力资本法只计算因环境质量的变化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增加,以及因劳动者过早生病或死亡而导致的个人收入损失。
前者相当于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的病人人数与每个病人的平均治疗费(按不同病症加权计算)的乘积,后者则相当于环境质量变动对劳动者预期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影响与劳动者预期收入(扣除来自非人力资本的收入)的现值的乘积。 3.防护费用法 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
利用采取这些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的负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如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方式,由污染者购买和安装环保设备自行消除污染,或采取“谁污染,谁付费”的方式,建立专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也可以采取受害者自行购买相应设备(如噪音受害者在家安装隔音设备),而由污染者给予相应补偿的方式。
所需费用就可以作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价值测算的一种依据。 4.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假如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环境污染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那么就不得不用其它方式来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以便使原有的环境质量得以保持。
将受到损害的环境质量恢复到受损害以前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恢复费用一般采用重置成本进行计算,以准确反映现实价格水平下的恢复成本。
5.影子项目法 影子项目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某一项目的建设会使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而且在技术上无法恢复或恢复费用太高时,人们可以同时设计另一个作为原有环境质量替代晶的补充项目,以便使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保持不变。
同一个项目(包括补充项目)通常有若干个方案,这些可供选择但不可能同时都实施的项目方案就是影子项目。在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难以直接评估时,人们常采用这种能够保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受环境污染影响的影子项目的费用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动的货币价值。
(二)替代市场法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商品和劳务,它们是可以观察和度量的,也是可以用货币价格加以测算的,但是它们的价格只是部分地、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价值变动的评价。用这类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来衡量环境价值变动的方法,就是替代市场法,又称间接市场法。
替代市场法力图寻找到那些能间接反映人们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商品和劳务,并用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来衡量环境价值。由于这种方法涉及的信息往往反映了多种因素产生的综合性后果,而环境因素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而且排除其它方面的因素对数据的干扰往往十分困难,使得这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可信度较低。
替代市场法主要包括: 1.后果阻止法 环境质量的恶化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为了阻止这种后果的发生,可以采用两类办法:一是对症下药,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来保证经济发展。
但在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无。
一、识别步骤1、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2、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3、确定环境影响二、评价步骤1、环境方面有环境影响的可能性、程度、范围、发生的概率、持续的时间2、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商业方面有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力、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 的风险大小、组织的公共形象以及相关方的利益。
3、在作具体评价时,要综合上述各方面的环境影响并体现出“持续改进”的思路。扩展资料:环境因素识别方法一、问卷评审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1、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2、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3、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二、现场评审现场观察和面谈都是快速直接地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
如:1、观察到较大规模的废机油流向厂外的痕迹。2、询问现场员工,回答“这里不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现场房角处发现存有剧毒物质。
3、员工不知道组织是否有环境管理制度,而组织确是存在一些环境制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因素。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宋开发
第一章工程分析
一、生态破坏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1、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退役期),重点是(施工期、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
2、工程分析内容:工程概况;项目初步论证;影响源识别;环境影响识别;环保方案分析;其他分析。
3、工程概况:内容(一般特征简介;介绍工程特征,给出工程特征表;完全交待项目组成,给出项目组成表;阐述施工和营运方案,给出工程布置示意图;比选方案)。基本要求(应给出(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物料含土石方平衡图、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4、项目初步论证:内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符合性;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合理性;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基本要求(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证,必要时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3.影响源识别:内容(工程行为识别;污染源识别;重点工程识别;原有工程识别)。基本要求(影响源分析时,应尽量给出定量或半定量数据)。
4.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社会环境影响识别;生态影响识别;环境污染识别)。基本要求(应结合项目自身环境影响特点、区域环境特点和具体环境敏感目标综合考虑2、2、掌握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4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平均浓度值:了解边界层结构及其生消演变规律3、2、径流模数了解河口、近海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浅析 (一) 摘要:本文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实用性出发,总结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分析并提出了过程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LCA)、专家评议法等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步骤。
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是非判断法、多因子评分法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为准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提供两种环境因素评价的参考方法。最有效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应根据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这样才能获得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
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 、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
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
2.识别具体。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别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
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检查验证和追溯,但也不必过分细化(如把试验室使用pH试纸废弃也作为一项环境因素)。 3.明确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同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影响。 4.描述准确。
依据ISO14004标准示例,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素(物质)或污染物的名称与某一行动或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加动词。 污染物的名称应明确到有关污染物质种类或组分。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过程分析法、产品生产周期分析(ICA)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法、专家评议法等。这些识别方法各有利弊、适用场合不同。
因此,应用时,可依据各组织的资源(人员的能力)和实际需要选择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识别效果。以下介绍三种常用的识别方法: 1。
过程分析法 该方法通常把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划分成许多过程片段,再根据某一过程片段分别识别出相关环境因素。 其做法如下: (1)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思路,按照产品输入到输出全过程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排序,通常包括原料采购、周转、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检验、运输等主线,以及动力、行政、后勤等辅线。
(2)对每一职责部门或运行活动单元按先后顺序划分各过程片段; (3)通过现场观察、工艺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识别确定每一过程片段从输入到输出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 (4)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 (5)将各个过程片段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统计,为了管理的需要,可按部门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环境因素排列在一起。 过程分析法识别环境因素可从以下示图(图1)来描述其识别分。
全面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准确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建立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根据ISO14001标准中4.3.1环境因素这一条款的要求,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注以下几方面考虑:
1.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产生于组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原材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也包括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
2.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施加影响的
可控制的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
可施加影响的指组织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这类环境因素多属于与组织关系较密切的相关方,可通过某种利益关系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间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
3. 识别环境因素应注重考虑不同的状态、时态与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识别环境因素须动员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共同参与,全面考虑组织的产品、材料、生产、工艺、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识别和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l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l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l 确定环境影响②环境因素的分类l 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l 其他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l 积极的或负面的l 相关方有要求的l 其他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l 物料衡算l 产品生命周期l 问卷调查l 专家咨询l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l 头脑风暴l 查阅文件和记录l 测量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实施识别时,有必要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下面将部分方法予以介绍: 问卷评审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环境因素的信息。
问卷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问卷包括的内容应尽量覆盖组织活动、产品、以及其上、下游相关环境问题中的所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可用同样的设计好的问卷,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但为一个部门设计一份调查卷是不实际的。
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l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l 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l 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l 在产品设计中如何考虑环境问题?l 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l 水、电、煤、油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l 有哪些环保设备?维护状况如何?l 产生哪些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l 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l 有否居民投诉情况?做没做调查?以上只是一部分问卷调查内容,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整的问卷提纲。 ——观察面谈及环境因素识别现场观察和面谈都是快速直接地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是已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者是具有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有些是存在环境风险的。如:Ø; 观察到较大规模的废机油流向厂外的痕迹;Ø; 询问现场员工,回答“这里不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现场房角处发现存有剧毒物质;Ø; 员工不知道组织是否有环境管理制度,而组织确是存在一些环境制度;Ø; 发现锅炉房烟囱黑烟;Ø; 听到厂房传出刺耳的噪声;Ø; 垃圾堆放场各类废弃物混放,包括金属、油棉布、化学品包装瓶、大量包装箱、生活垃圾等;现场面谈和观察还能获悉组织环境管理的其他现状,如环保意识、培训、信息交流、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发现组织增强竞争力的一些机遇。
如果是初始环境评审,评审员还可向现场管理者提出未来体系建立或运行方面的一些有效建议。 ——书面文件收集及环境因素识别一般的组织都存在有一定价值的环境管理信息和各种文件,评审员应认真审查这些文件和资料。
需要关注的文件和资料包括:l 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l 废物处理、运输记录、成本信息;l 监测和分析记录;l 设施操作规程和程序;l 过去场地使用调查和评审;l 与执法当局的交流记录;l 内部和外部的抱怨记录;l 维修记录、现场规划;l 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参数;l 材料使用和生产过程记录,事故报告;l 水、排放物和排污收费;l 能源、资源、配件等的价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