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深法
原理:利用视深公式
方法:在一盛水的烧杯底部放一粒绿豆,在水面上方插一根针,如图4-1所示.调节针的位置,直到针尖在水中的像与看到的绿豆重合,测出针尖距水面距离即为杯中水的视深 ,再测出水的实际深度h,则水的折射率。
二、全反射法
原理:全反射现象.
方法:在一盛满水的大玻璃缸下面放一发光电珠,如图5-1所示.在水面上观察,看到一圆的发光面,量出发光面直径D及水深h,则水的折射率。
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率。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折射率越高,镜片越薄,即镜片中心厚度相同,相同度数同种材料,折射率高的比折射率低的镜片边缘更薄。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经典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频率有关,称色散现象。光由相对光密介质射向相对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即可发生全反射。
可以用自准直法。
光线通过位于物镜焦平面的分划板后,经物镜形成平行光。平行光被垂直于光轴的反射镜反射回来,再通过物镜后在焦平面上形成分划板标线像与标线重合。当反射镜倾斜一个微小角度α角时,反射回来的光束就倾斜2α角。
在测角仪上也可采用自准直法测量材料的折射率,光线在棱镜前表面的入射角为i,如果折射光线OC刚好垂直于棱镜后表面BD,则反射后的光路COS与入射光路SOC重合,称为自准直光路。由几何关系知道,此时光线在前表面的折射角i与棱镜顶角θ 相等,因此根据折射定律n=sini/sinθ,测出i和θ,即可求得n。
1.利用折射定律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所需器材:(1)一根标有刻度的毫米刻度尺,(2)装满待测透明液体的圆柱形玻璃杯。方法如下:
(1)将直尺AB紧挨着杯壁竖直插入杯中,如图1所示,在刻度尺的对面观察液面,能同时看到刻度尺在液体中的部分和露出液面的部分;
(2)调整视线,直到眼睛从杯子的边缘D往下看时,刻度尺上端某刻度A经液面反射后形成的像与看到的刻度尺在液体中的某刻度B重合;
(3)读出O、A、B、C四处所对应的刻度值;
(4)量出玻璃杯的直径d
(5)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2.应用全反射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用一个圆形软木塞,在其中心处竖直地倒插一枚大头针,使其漂浮在待测液体中,如图2所示,调整大头针的插入深度,使观察者在液体的上方任一位置恰好都看不到大头针的顶部S,此时,从S发出的光线,在木塞边缘的液体处恰好发生了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1即为该液体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测出木塞的半径r和大头针顶部的深度h,则有,,
故液体的折射率:
3.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用插针法测定方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方法基本相同。如图3甲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记下直径的位置MN,MN即为界面。竖直插下大头针P1和P2,使P1和P2的延长线玻璃的圆心O。在玻璃的另一侧竖直插下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通过玻璃砖观察到的P2和P1的像,使P4挡住 P3的像。移去玻璃砖,连接P1. P2及P3. P4,用量角器测出它们与法线的夹角i和,由折射定律可知,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若实验器材中未给出量角器的情况下,可以用单位圆作图来计算折射率。方法如下: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画一个圆,如图3乙所示,该圆与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B分别交于P和Q点。分别过P点和Q点作法线的垂线和,则:
4.利用全反射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记下直径的位置MN,MN即为界面。竖直插下大头针P1和P2,使P1和P2的延长线玻璃的圆心O。以O为轴缓慢转动玻璃砖,使观察者在另一侧的任何位置都不能同时观察到P2和P1的像,此时过P2和P1的光线AO在界面MN上发生了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即为全反射的临界角C,如图4所示。固定玻璃砖,在玻璃砖的同侧的另一方向竖直插下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通过玻璃砖观察到的P2和P1的像,使P4挡住 P3的像。过大头针P3和P4的光线BO,即为AO的反射光线。测出∠AOB,∠AOB为临界角的两倍,则玻璃砖的折射率:
5.利用小角度近似测定透明液体的折射率
将光线从空气射入装有透明液体的水槽中,如图5所示,光线从A点进入透明液体中,然后折射到达水槽底部角落的C点。然后将液体排干,光线将沿直线射到水槽的边缘的B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