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快思考”为“慢思考”
细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每一环节都步履匆匆,忽然而来,倏然而过,没有时间驻足,没有时间留连,没有时间沉思。
往往教师一提问就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话音末落,学生便急不可耐地要报出答案。我们不以为非,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课堂教学节奏快,效率高,学生思维灵活等等。
2、变“闹思考”为“静思考”
“闹思考”是以表面的欢乐、热闹来掩盖内在的浅薄与缺乏底蕴,以表面的生动、活泼来遮蔽生命内在的舒展与精神力量沉潜的凝聚,以身体的活动、感官的娱乐来刺激一些生理性的本能反应,看似在组织学习,实则在稀释智慧的含量与思考的浓度。
3、变“暗思考”为“显思考”
课堂教学对于思考一直处于“暗箱状态”,学生有没有思考,思考什么,怎么思考,思考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没有细致而明确的关注。如何化暗为明,化隐为显,逐步增强思考力训练的可控性与实操性,这是至关重要的。
4、变“浅思考”为“深思考”
课堂教学中的“浅思考”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缺乏敏感性。面对许多信息、知识都一滑而过,无法切入核心,无法突破常规的硬壳。对于思考的层次上,在学习层次上主要是以记忆为主,最后沦为机械重复、死记硬背。
5、变“被思考”为“自思考”
思考的重要特性是自我、自主、自由。被思考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不会提问,不会质疑,没有批判意识,没有怀疑精神,不会理性思考。知识与思想只有通过内在自我心智的作用,才会激越、沸腾,才会生根、盛放。
6、变“独思考”为“共思考”
独立思考是我们所倡导的,但独立思考并不是说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如果不全面接触世界、社会、人生,没有充分地和他人交流对话,所思所想就会狭隘、片面,坐井观天、画地为牢、夜郎自大。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几何图形是助其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工具,经典的图形推理题总有其构思、思路、巧妙的思维;经典在于其看似变态,而实际解法却简而又简单。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的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中学数学应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中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就是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和智力、能力的个性差异,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就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即思维的广阔性,是从“数量”或者“横向”的角度来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全面细致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比如“面面俱到”就是思维广阔性的表现。
(二)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度即思维的深刻性,是从“纵向”的角度来反映思维品质的,是指思考问题时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比如“挖掘本质”“找内部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刨根问底”“一针见血”等都是思维深刻性的表现。
(三)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比如你在为未来做规划的时候,家人朋友都反对,都给了你各种各样的干扰,这时候你仍然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不受别人的影响,即思维的独立性。
(四)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根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具有批判性的人,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根据客观指标和实践观点来检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及结果。思维的批判性与独立性很像,但不完全一样。独立性侧重不受别人的影响,而批判性侧重不受自己主观(如情绪等)的干扰。
(五)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的时候学过的教育机智,说的的就是教师面临突发事件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就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
(六)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思维的速度,是指能单刀直入的指向问题核心,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所以如果一个人反应快,“当机立断”均说明他思维的敏捷性强。又诸如曹植能做到三步成诗,也说的是速度,也是敏捷性的表现。
(七)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反映了思维的条理性,是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有些人说话做事有条有理,思路清晰,或是有的人说话没有逻辑,东拼西凑,这些都是逻辑性强弱的表现。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一、大学生创造心理的思维品质分析
(一) 创造性思维分析
大学生创造心理品质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大脑机理和智力秉赋,因而成为大学生创造性强弱以及创造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创造性思维这种心理品质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这样的思维品质。尽管由于智商等先天物质基础的不同,不可避免地要在每一个大学生身上体现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不同,但大学生创造思维的潜在水平是较高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都远没有达到其应该达到的水平。
(二)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1. 培养独立性思维品质
2. 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
3. 想象力的培养
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象力的培养应侧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和发展大学生的好奇心;二是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广泛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大学生创造心理的个性品质分析
(一) 意志品质
不断克服困难是创造的重要特征和前提。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弱点是:在创造失败面前,容易产生挫折感,缺乏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毅力。
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可塑性很大,大幅度地提高是完全可能的。这可从两方面入手: (1)外力拉动。营造宽松的有助于创造思维的氛围,通过创造史上无数生动的事例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创造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2)内因驱动。意志主要靠大学生有意识地自觉磨练,要引导他们借助心理暗示等因人而异的方法,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养成持久坚韧的毅力。
(二) 性格品质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神经类型所决定的,因而大学生性格呈现出多样性和多重性的特征。
(三) 兴趣品质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行为的直接诱因大多都是源于兴趣。一般而言,创造兴趣是大学生对创造的心理态度,有些学生生性好奇,乐于创造,勇于创新,有些同学则漠然视之,这都是性格使然。总之,离开浓厚的兴趣,创造心理活动就失去了动力。
三、创造心理品质的优化
良好的创造心理品质可以细化为两大类共12个心理特征,包括:独立性;发散性;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知识结构;意志力;创新精神;性格;求知欲;专注性。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苛求大学生同时具备这些近乎完美的心理特征,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极大地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品质。
(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二)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 开设专门课程
(四) 调整课程设置结构
(五) 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六) 积极开展创造活动
[摘要] 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幼儿智力技能,发展认识能力,是提高幼儿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品质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
其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我认为,培养幼儿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幼儿终身的发展与长远的教育价值体现。
[关键词] 幼儿思维;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人类智慧最集中的体现是他的思维。心理学界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泰斗——皮亚杰,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如何思维。做为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类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从而培养幼儿以下几个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培养幼儿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在是否能全面地看问题,善于着眼于事物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从多方面找出问题的本质。因此,要培养孩子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帮助孩子认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孩子多思多想,不满足或不局限于唯一的答案。
例如,准备吃饭的时候,可以问孩子:“宝宝,我们三个怎样坐?”,当孩子回答后,再问:“还可以怎样坐?”又如,可以给孩子描述一种场景:一条河,上面有桥,河里有船,小鸭子想到河对岸去,有几种办法?锻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 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人类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品质。独创性源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
如学习排序这一课,我逐一出示△□○△□○○△口,请幼儿接下去排图形,并说出为什么,幼儿很快接下去排三个圆形,并说出理由,即△口不变,圆形逐一增加。对此,我并不满足现状,我鼓励幼儿动脑说出不同的排法,思考片刻后,一幼儿站起来回答,说出了另一种排序的方法,即在老师排序的后面排一个○,并说出了理由,也就是按△口○△口○这个顺序排列。
这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幼儿思维活跃。接下来在给数字4 5 6 6 5 4 4 5 6 6 5 4排序中,幼儿很快找出了几种排序的规律,有的幼儿是按4 5 6、6 5 4这个规律排序的,有的幼儿是按5 6 6、5 4 4这个规律排序的,但不管怎样答案是一致的,即在4的后面排4。
幼儿通过这样的训练,思维灵活多了,他们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
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幼儿在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在一次园外的集体教学观摩中,某老师所执教的是大班活动《10的减法》,其中有一个我们大家很熟悉的问题:“树上有10只鸟,被猎人打掉1只,树上还剩几只?”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异口同声说:“还剩9只,10减去1,等于9,所以树上还剩9只鸟。”
老师正点头肯定孩子们的答案时,接下来这个孩子的问题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惊叹和佩服!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男孩问:“老师,我想问,树上的小鸟有没有耳聋?” 老师很诧异地给了孩子否定的答案:“没有!” 男孩又问:“小鸟有没有关在笼子里?” 老师回答:“没有!” 男孩接着问:“打枪的人有没有开枪数错数?” 老师:“也没有。” 男孩还问:“旁边的树上还有其他的小鸟吗?” 老师:“也许有吧。”
男孩继续问:“枪的声音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枪的声音足够大吗?” 老师:“枪是有声的,声音足够大。” 男孩最后问:“老师,你讲得是不是都是真的?” 老师肯定地点点头。
男孩回答:“如果打死的鸟是挂在树上的,那树上就只剩1只鸟;如果打死的鸟是掉在地上的,树上就没有鸟了。” 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男孩的提问到回答,他摆脱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
当孩子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就会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创造性地问题解决之道。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
在不断质疑:“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有其他的可能吗?”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可能性。如果孩子习惯于批判性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更开阔、灵活。
孩子一旦习惯于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打破陈规、按不同的条件,不断地调整思维的方法,灵活运用一般的原则和原理。
要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锻炼孩子根据不同的条件灵活改变策略。例如,我们可以给孩子创设这样的场景:从自己家去超市有三条路,左边的一。
你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方法是: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3、为学生构建新平台,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4、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谢谢,希望您能够采纳!
逻辑是进行正确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善于运用逻辑,有助于更好获得理智的成果;不善于运用逻辑,往往使思想陷于混乱的境地。所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一说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有些文章指导,过于理论化,使许多人陷入了理论形态的逻辑,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看而不懂,思而不解,学而无趣。结果,学了一通,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所以,我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从理论上去认识,固然重要,但要想真正运用于实际,还是要靠平时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第一,要培养的精读、速读文章和要学科目及教材的能力,能将所阅读文章,很快归纳出要点和难点。
也就是说,通过迅速提取和认定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推理、判断,从而加深对所看文章和科目的理解。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能力,同时,对平时我们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很快找出问题的重点、难点都有非常有益,经过一个时期的有意训练,你会发现,你的判断事情正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实际上,这就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
第二,由于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有其连续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加强自己的因果联想能力。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某些联系永远是记忆活动的基础,生活中许多概括的认识都是经过这一过程一点点积累、归纳、推理而得出的。
也就是说,每当我们需要了解和解决某件事时,都去认真分析其因果关系,一次又一次,你会发现,你的解决问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当你具备了以上基本能力后,你能说,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提高吗?然后,你再去攻读有关理论性的文章时,你就会更加胸有成竹地去判断和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了。
建议你去买一本《普通逻辑原理》,自学很有效果。
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1) 推陈出新训练法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本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2) 聚合抽象训练法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同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 循序渐进训练法这个训练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 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5) 集思广益训练法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