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种造字方法:
1、象形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3、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4、形声法: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为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5、转注法:过去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
6、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一种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
扩展资料: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dài)、“锿”(āi)是形声字,“凹”、“凸”、“氹”(dàng)是指事字,“畑”、“奀”(ēn)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造字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1、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2、“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合称为造字六法。其实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所以严格说来是四种造字法、两种用字法。
象形就是勾勒形象,如山、水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以强调,如上、下
会意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合起来组合成新字表新意。如休、鸣
形声字最多,部分表形,部分表声。如:样、钢
转注,转而相注解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两个以上的字互相解释。“考”是什么意思啊?“考”是“老”的意思。“老”是什么意思啊?“老”是“考”的意思。这就是转注。它没有造出新字来,所以说是用字法。
假借,就是通假字。忘了某个字的写法,或者不想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写,另外找个字代替。如“蚤”者,“早”也。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种,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一、象形法
象形法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
二、指事法
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
用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
三、会意法
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四、形声法
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为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
用形声法造字非常方便,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叹词、拟声词,几乎都是形声字。这种造字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地造出新字来。比如较近发现的化学元素“镅、锔、铹”等,都是用新造的形声字来命名的。
五、转注法
转注法就是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如原有一个“老”,表示年纪大的意思,而由于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又有用kǎo这个音表示老的意思,于是又造出了一个与“老”字部首相同、读音相近和意义相同的“考”字。
六、假借法
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一种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例如“然”,本是烧的意思,底下四点已经是火了,可是被“然后”借用后,只好自己在旁边再加一把火,变成“燃”字(形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汉字造字法
汉字的构成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东汉的许慎系统地分析了篆字的结构特点,对传统六书做了明确的界定。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大多数学者对“六书”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应当是四体二用,即前四书属造字法,而后二书只能算用字法,尤其是假借,并不产生新字,只是借用现存字,对于转注则更是从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最初的造字法应该是象形和指事,这种方法产生的字大多是独体字,当然比合体字要早。古人要用文字符号来记事、来表意、来交流,最简便的就是把所要说的话中涉及的具体事物的形象画下来,或用一个记号来表示。
象形字大多用来表示具体的有形可象的事物,如:日、月、山、川、牛、羊、鱼、鸟、人、手、木、石等等;有些较抽象的概念就只好借助抽象符号来表示,即指事字,如:上、下,各画一横成作标准,在上面点一点表示“上”,在下面点一点表示“下”,再如:本、末,在木字下部点一下表示树根,在木字上部点一下表示树梢,但这两种造字法毕竟手段有限,许多事物没有具体形象,或无法描绘,而抽象符号用得太多也会产生混乱,于是人们又想出用会意和形声来造字。会意和形声都是合体字,这种将独体字组合成新字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生产力,尤其是形声字,占了全部汉字的80%以上。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在一起,再组成一个新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武”字由“止”“戈”二字组成,“信”由“人”“言”二字组成,等等。
会意字不像象形字那样一眼就可看出是指什么,往往要仔细揣摩才能推想出其意义。形声字也是将两个或更多的字组合成新字,只是其中总有一部分是用来表声的其余则是用来表意的。
如:江是小形工声,河是小形可声,这些都是左形右声,即左半边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右半边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这种结构在形声字中占的比例最大,其他还有右形左声如鸽视,上形下声如:草简,下形上声如:婆娑,外形内声如:圃圆,内形外声如:问闻等等。但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并不一定十分准确,有时只是声母相同,如:江、工,古代声母都是[k],有的只是韵母相同,如:河、可。
同时,形声字的形旁表意也不那么精确,一般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意义范围,如:推、拉、招、扔,都是用手作形旁,表示这些字的意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但不能指出具体是什么动作。尽管如此,形声,不仅是古代,而且在现代也是最重要的造字法,如氢、氧、氨、锿、镄、钔、镥、砷、砹、硅、硒等,都是近现代新造的形声字。
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法的区别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象形字依照事物本身的屈曲描摹而成。
日就是画成一个太阳,是圆的;月即画成一个月亮,是半圆的,因月亮常是半阙的圆形。象声字有它自己的特点,唐兰先生说得很正确,它“一定是独体字”,独体字指的是它不能再行分析,是相对合体字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析言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俗称“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是指文和字是有区别的。
唐兰先生说,象形字“一定是名字,一定在本名之外不含别的意义。”因为造字之始,一般都有所指,而对事物的命名则是阳基本的,这基本词又多是名词,绝大部分都是象形字,如:山水去雨,人鸟虫鱼之类,都与唐先生所说相合。
“指事”又叫“象事”,“处事”。《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意思是凭直觉,就可辨其字,知其意了。它和象形字相近,只是在独体字上增加了表意的符号,如:上、下,又如:“刀”字,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口,即是“刃”字。
又如:“木”字,一短划加在木上,为“末”字;在木下为“本”字,在木中为“朱”字。这点和短划只是表意的“指事”符号,并不象任何具体的事物,因此它不是文字。
而会意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成的。会意也叫“象意”。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比类”是将两个字拼合在一起,“合谊”即会意。
利用已有的象形字,依据事理加以组合,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就成了会意字,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以及日月为明,山高为嵩等等。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占很大比例,可见它也是汉字造字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简言之,象形指独体象形造字法,指事指在独体象形字上加一不成文字的表意符号或全用抽象符号组成的造字法,而会意一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象形字组成的造字法。文字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文现象。所谓通假,就是指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
中学语文教材中,把一部分古今。
1、象形法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2、指事法
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
3、会意法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4、形声法
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
扩展资料: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等。
关于汉字的造字方法,传统上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
1、象形:是一种用线条描画出事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凡是表示实物的,有形可画的,都用这种方法来造字。
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但是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是画不出来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并不多。
2、指事: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指事符号,或完全用符号组成字的造字方法,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
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会意:把和字义有关的几个字或几种象形符号组合起来,可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样造出的字叫会意字。
如:兵、北、从、步、采、牧、莫、暮、休、苗、开、伐、明、林、炎、磊等。
4、形声:是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汉字的方法。形声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或属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符。
如:想、枫、湖等。形声法的造字能力特别强,估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汉字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如:恭、慕、灸、忽、超、钢、雾、梨、湖、忠、泳、鹅、珠、描等。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1、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2、“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