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一群懵懂的幼儿来说,矛盾冲突就更不可能避免。
幼儿园在应对幼儿的矛盾冲突时必须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正确处理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在幼儿园具体会遇到哪些矛盾冲突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龙江幼儿园的刘丽玲园长介绍说:幼儿因年龄小、控制力、是非判断能力差,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幼儿间常见的矛盾冲突大致可分三种情况: 1.无意性冲突 这种冲突一般是由一方无意或不小心干扰了另一方正在从事的活动引起对方不良情绪而产生的。
如甲小朋友在走路时或拿玩具时不小心碰到了乙小朋友或他正在操作的玩具,引起乙小朋友不快,从而发生冲突。此类冲突本质上不是故意制造的,只是一种无意而为。
2.争抢性冲突 由于争抢同一玩具或游戏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是幼儿园常见现象。这类冲突发生时双方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因此,冲突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因争抢而喊叫、哭闹甚至大打出手。 3.攻击性冲突 这类冲突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幼儿不会表达和与人交往,又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通过打人、咬人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一定的目的,从而引发攻击性冲突。
由于攻击性冲突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 江苏省扬州市邵伯镇中心幼儿园王敏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叫遥遥(化名)的小朋友的故事以及他们幼儿园的处理办法。
遥遥小朋友活泼、好动,不受纪律约束,自由散漫,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抢,不懂得谦让。因此,他经常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遥遥实施了跟踪调查、记录分析、对症下药等教育措施,终于使“皮皮”变成了文明活泼的优秀儿童,同时也融洽了他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1. 家园配合,对症下药 我在向遥遥的父母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遥遥睡午觉时喜欢翻来覆去、找人讲话,是因为每天晚上睡眠时间长导致中午睡不着;遥遥喜欢说脏话、乱扔垃圾是受太奶奶的影响;遥遥不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家就从来不做家务,都是外婆一手包办……针对这种种情况,我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商定对策: 首先,我要求遥遥家人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即父母平时要多抽出时间陪幼儿,并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
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 其次,我要求遥遥家人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逐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再者,遇到问题时,我就利用早接待、晚离园的时间及时与他们交流,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如遥遥在园抢别人的玩具玩,我就请其父母与我配合教育,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
想玩别人的球,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球借给我玩一下好吗?”同时请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一些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满足其心理需求,并引导他学会与别人分享。 最后,我还要求遥遥的家人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此,对遥遥施加正面影响,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他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逐渐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 2.捕捉契机,增强自信 区域活动时,遥遥总是一下子窜到这组,一下子窜到那一组地瞎捣乱。
有一天他却有些反常,显得很安静。我很好奇,轻轻走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看李陶晋小朋友画画呢。
李陶晋画了一条很漂亮的领带,上面还有小圆点呢!他看了一会儿,也聚精会神地照画起来。看到他认真的举动,我摸摸他的头,轻声地对他说:“你也想画和李陶晋一样漂亮的领带,送给你的爸爸吗?”他点点头,我又继续鼓励他:“那你就把领带的颜色涂满了,再画上小圆点,就更漂亮了。”
在我的鼓励引导下,他终于完成了作品,看着爸爸的漂亮领带,他开心极了!活动中,看到孩子模仿的积极表现欲望时,我及时地抓住教育的契机,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其自信,从而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提供平台,体验成功 教师能以平和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我在平时的活动中给了遥遥更多的关注,为他提供了各种表现的机会。
如:当我选小组长来发操作材料,带领大家活动时,大家都是一脸期待,而遥遥却无动于衷,当我选中他时,他诧异的表情中还带了一些惊喜,接下来自然是很高兴而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我再次选小组长时,他的表情不再那么漠然,多了一些紧张和期待。
江苏省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的朱玲老师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条解决幼儿矛盾冲突的方法,具体如下: 1. 观察 教师首先。
第一,强制手段。当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已经涉及到了纪律问题时,老师或家长一定要及时予以制止,以防引发更大的冲突。
第二,让孩子学会克制。家长或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冷静下来,反省自己的言行,明白友好相处更重要,学会忍耐和克制自己。
第三,让孩子学会妥协。当孩子们为一件事争论不休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为这件事情和对方闹翻是否值得,教会孩子怎样去让步,也让孩子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含义。
第四,教会孩子解决问题。有些事情是可以当场借助别人的力量及时解决的。因此,家长要事先教会孩子及时求助别人,解决冲突。
第五,让孩子懂得对方的需要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和同伴之间的冲突的能力,应该引导孩子充分了解伙伴的需要,明白为什么意见会不一致,为什么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孩子主动询问其他小伙伴,倾听对方的观点。当孩子懂得倾听和了解冲突的关键,也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孩子懂得创造性地解决冲突,而不是采用暴力或者求助的方式,就说明孩子懂得照顾他人的需要。这样做有效地克服了自我中心意识,让孩子在各自需要都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能够和平相处。这样,孩子也不会胆小自卑,能够大胆独立地解决伙伴之间的矛盾。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孩子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时有本质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多地带有游戏的成分,是一种玩耍。
在玩耍的 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不吃亏其实 是父母的想法。所以孩子们刚刚打过了,眼泪一抹,又搂抱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
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如果让孩子打回去,这其实是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 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孩子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会变成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儿童。
这样的孩子,朋友比较少,对他将来的成长也 是非常不利的。父母要让孩子多动脑子去思考,想办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首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
不必要的插手只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在这种无害的推搡中,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出现问题时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你可以示范给他们如何协商和谦让。比如,如果两个人争夺一辆小卡车,你可以再拿一辆来,让两个人都高兴。
如果两个人争夺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议“轮流玩”。要是孩子们拒绝退让,你可以施加规则:“要是你们不轮流玩,我就把这个玩具拿走。”
然后再建议另外一种在成年人监视下的有趣活动。 其次,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介入。
如果矛盾升级到暴力(打、咬、掐等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且安慰受伤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了。”
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最后,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虽然可能出于好心,这些举动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
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这场冲突。
如何让孩子不再受欺负 1.不能责骂孩子 父母在看到孩子受欺负以后,经常会火大地指责孩子没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责备起孩子来。事实上,孩子在受到欺负之后,本身情绪就不好,若是再受到父母的责备,就会把父母对他的责骂理解为失望,觉得自己很没用,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被别人欺负并不是他的过错,无论是谁,欺负别人都是不对的。
如果有人故意欺负他,父母会帮助他,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2.了解孩子被欺负的经过和真相 和孩子认真谈谈,清楚事情的真相,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他的责任还是别人的责任,或仅仅是误解。
在弄清事情的真相之后,再进行处理,也可让孩子明白,凡事要讲道理,不能胡来。 3.懦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尤其不能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哭泣只会导致对方变本加厉地嘲弄和辱骂他的“牺牲品”。
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只会嚎啕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是愚蠢。
对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实的孩子,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除了给孩子讲如何对待别人的欺负怎样及怎样处理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在游戏中建立与他人相处的信心。
4.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在与伙伴相处时,难免会发生摩擦,这时的父母不能听风便是雨,对每一件事都大惊小怪。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要让孩子尽力自己解决。
只有一些较为严重的事情,才由父母出面或找老师。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式,都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切不可动不动就大吵大闹,那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
孩子之间的冲突大多是暂时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孩子往往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相互磨合,学会交往。如果轻易地让孩子以武力解决问题,容易使孩子的斗争升级,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5.教会孩子提前预防 应该告诉孩子远离那些行为不良的孩子,减少交往或不与之交往,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6.给孩子关爱 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困难,父母永远是他的避风港湾,父母有能力为他保驾护航,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把自己的委屈说给父母听,减少彼此的误解,有利于解决问题。
作为托班的老师,当我们发现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一方面我们会教育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会教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等。
作为家长怎样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呢?有些家长对这些问题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认为是培养孩子竞争意识;还有的家长认为别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其交往,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前者会使孩子滋长不良的行为习惯,后者则使孩子丧失了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身为家长,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家长首先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家长不要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二)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家长应持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对,不能偏心袒护,更不能粗暴打骂,而要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给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为你自豪,他虽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师也批评了他,我们不生气原谅他。”
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三)家长应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告诉孩子,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被认为是胆小怯懦的表现。当别人打过来时,要知道用手去挡开,或者避开,不能呆在那里让人打,还要及时将这一情况告诉老师,在该争的时候要去争,特别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来敢于制止,必要时包括还手. 以上一些观点,但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况且小孩易反复,需要老师家长长期耐心地进行指导,坚持一贯性原则。
孩子之间的不友好行为是成长阶段的正常现象,家长对此要有正确认识,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以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一群懵懂的幼儿来说,矛盾冲突就更不可能避免。
幼儿园在应对幼儿的矛盾冲突时必须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正确处理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在幼儿园具体会遇到哪些矛盾冲突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龙江幼儿园的刘丽玲园长介绍说:幼儿因年龄小、控制力、是非判断能力差,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幼儿间常见的矛盾冲突大致可分三种情况: 1.无意性冲突 这种冲突一般是由一方无意或不小心干扰了另一方正在从事的活动引起对方不良情绪而产生的。
如甲小朋友在走路时或拿玩具时不小心碰到了乙小朋友或他正在操作的玩具,引起乙小朋友不快,从而发生冲突。此类冲突本质上不是故意制造的,只是一种无意而为。
2.争抢性冲突 由于争抢同一玩具或游戏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是幼儿园常见现象。这类冲突发生时双方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因此,冲突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因争抢而喊叫、哭闹甚至大打出手。 3.攻击性冲突 这类冲突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幼儿不会表达和与人交往,又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通过打人、咬人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一定的目的,从而引发攻击性冲突。
由于攻击性冲突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 江苏省扬州市邵伯镇中心幼儿园王敏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叫遥遥(化名)的小朋友的故事以及他们幼儿园的处理办法。
遥遥小朋友活泼、好动,不受纪律约束,自由散漫,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抢,不懂得谦让。因此,他经常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遥遥实施了跟踪调查、记录分析、对症下药等教育措施,终于使“皮皮”变成了文明活泼的优秀儿童,同时也融洽了他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 1.家园配合,对症下药 我在向遥遥的父母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遥遥睡午觉时喜欢翻来覆去、找人讲话,是因为每天晚上睡眠时间长导致中午睡不着;遥遥喜欢说脏话、乱扔垃圾是受太奶奶的影响;遥遥不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家就从来不做家务,都是外婆一手包办……针对这种种情况,我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商定对策: 首先,我要求遥遥家人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即父母平时要多抽出时间陪幼儿,并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
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 其次,我要求遥遥家人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逐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再者,遇到问题时,我就利用早接待、晚离园的时间及时与他们交流,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如遥遥在园抢别人的玩具玩,我就请其父母与我配合教育,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
想玩别人的球,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球借给我玩一下好吗?”同时请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一些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满足其心理需求,并引导他学会与别人分享。 最后,我还要求遥遥的家人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此,对遥遥施加正面影响,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他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逐渐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 2.捕捉契机,增强自信 区域活动时,遥遥总是一下子窜到这组,一下子窜到那一组地瞎捣乱。
有一天他却有些反常,显得很安静。我很好奇,轻轻走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看李陶晋小朋友画画呢。
李陶晋画了一条很漂亮的领带,上面还有小圆点呢!他看了一会儿,也聚精会神地照画起来。看到他认真的举动,我摸摸他的头,轻声地对他说:“你也想画和李陶晋一样漂亮的领带,送给你的爸爸吗?”他点点头,我又继续鼓励他:“那你就把领带的颜色涂满了,再画上小圆点,就更漂亮了。”
在我的鼓励引导下,他终于完成了作品,看着爸爸的漂亮领带,他开心极了!活动中,看到孩子模仿的积极表现欲望时,我及时地抓住教育的契机,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其自信,从而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提供平台,体验成功 教师能以平和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我在平时的活动中给了遥遥更多的关注,为他提供了各种表现的机会。
如:当我选小组长来发操作材料,带领大家活动时,大家都是一脸期待,而遥遥却无动于衷,当我选中他时,他诧异的表情中还带了一些惊喜,接下来自然是很高兴而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我再次选小组长时,他的表情不再那么漠然,多了一些紧张和期待。
江苏省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的朱玲老师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条解决幼儿矛盾冲突的方法,具体如下: 1.观察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
在幼儿园,幼儿的好动、争夺、打闹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从每个幼儿老师出发,幼儿间发生矛盾是普遍性的。
但对于家长而言,他们会觉得幼儿发生矛盾是关及自身的利益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是否吃亏”。
在幼儿发生的矛盾中,若双方家长在场,第一时间关心的就是自家宝宝在吵闹中有没受伤,有没吃亏。如果两位家长都是有一定素质的家长,他们会相互了解,都会为自家宝宝的行为相互疏通、道歉、对自家宝宝一定的指责。
如果双方家长的素质一般,且自家的教育方式偏向溺爱型,就是将宝宝们拉开,且看重自身的宝宝在争执中是否吃亏。如果双方家长当时若是祖辈,表现的更为明显,为了面子问题,家长们之间不会有语言摩擦,但心里却也是不欢而散。
所以,老师若目睹幼儿间矛盾的发生,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双方家长都在现场的情况下,且在每一次教师科学教育的同时,同样是给家长们一次教育方式的榜样示范。
5岁的莉莉搭了一个城堡,但她的城堡却搭到了小米过家家的“操场”上。
小米拿着玩偶小马,一下就冲撞到莉莉的城堡上,把它撞得唏哩哗啦。“你装散了我的城堡!”莉莉几乎是咆哮起来。
“可那是我的小马跑步的地方!”小米也非常愤怒。莉莉一把拿走了小米的小马,不还给她,小米大声地喊着:“还给我!还给我!”这时该怎么办呢?有的父母也许会想,这时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么没收小米的小马,要么警告莉莉到其他的地方搭积木,总之,分开他们,让他们不要互相打搅,也就不会再继续争吵了。
但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幼儿园老师,我认为,帮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处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矛盾,要比直接介入去为他们解决、告诉他们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会更有效。 专家说:事实上,当父母们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他们遇到问题时,孩子通常可能会对处理的结果更加认同和满意。
他们会很乐意、很配合地按照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通常不会出现抱怨或者抗议。的确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大人的协助,来引导孩子怎么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下面就是一些我经历过的有效办法,推荐给你们。
不要怒火了事 4岁的军军正在摆弄他的飞行大队,每一架小飞机都是那么精致和漂亮。在一旁看了半天的表弟芮芮拿起了两架:“我想要两个!”“不行!那是我的!”“你凭什么不分给我玩儿!”“我说了那是我——的——!” 你很可能这样做: “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不要争抢、不要打架!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儿这些飞机,我就把他们都收起来,你们谁也别玩儿!” 更有效的方法是: 没收所有的飞机,也许能够制止他们的争吵——但只是这一件事、这一分钟,也许他们马上还会因为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事情再次吵起来。
关键就是要打破他们这样的循环,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看来你们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
告诉他们问题不仅仅是飞机应该属于谁或者给谁玩儿,让孩子们先冷静下来;同时,这也能留给家长自己思考一下的时间,不至于被孩子们烦得“一腔怒火”,反而起不到指导他们的作用。 你们坐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这样的好处也是可以使得他们能够彼此倾听对方是怎么想的。
一旦他们开诚布公了,你可以用一些有帮助性的问题来指导他们去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军军,你能不能和芮芮一起想出一个不吵架也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如果军军说:“那我给他两个直升飞机行吗,那两个小飞机我想放在我的飞行大队里!好吗?”让孩子互相商量,取得彼此一致认可。 不要用贿赂的方式 4岁半的豆豆正在和小朋友们一起踢球。
突然,豆豆喊着就跑到了妈妈面前:“晨晨他踢了我一脚!”而妈妈刚才在和人聊天,并没有看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你很可能这样做:“好了,不要吵了。
如果在我们回家之前,你都能和小朋友一起好好地玩儿,那一会儿路上,我就给你买一个双色的冰激凌!” 更有效的方法是: 贿赂的方式,永远不能帮助孩子成长,甚至还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即便他们表现不好,也还是能够得到好处的。因此,这类情况,就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在这种情形下,通常我们习惯问孩子:“发生什么事啦?”但这种问话得到的答案却十有八九是孩子继续重复他的“噩耗”(例如他被踢了),或者是他根本说不出究竟。因而,这需要大人首先进入细节,例如问他:“在刚才晨晨踢你之前,你们在做什么?”孩子就会跟随你的问题,来提供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例如豆豆就回答妈妈说:“我们在踢球!晨晨不给我球,我说他是蠢猪!结果他就踢我!” 一旦了解了全部的情形,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尤其是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骂人点读笔什么牌子好和踢人都是非常不友善的表现,不能因为别人先做错了,自己就可以也做不好的事情。
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道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说出怎样处理目前的矛盾,例如道歉、选择新的玩儿法或者协商让彼此满意的相处规则。帮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多用一些“你有什么主意吗”“你觉得你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话语,孩子会感到他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而只有你相信了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自己也才能更有自信。不要总是你来出面 公园里,5岁的维维在秋千上玩儿得高兴,就是不下来。
3岁半的小表妹哭着跑到维维妈跟前:“小姨,哥哥老在秋千上,我老轮不上!” 你很可能这样做: “维维,你快下来!快让妹妹玩儿!要知道你是哥哥,你得让着妹妹!” 更有效的方法是: 家长根据某些道理,断然地就在矛盾当中选择偏向一方,很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妒忌和不平衡。要尽量让孩子彼此之间互相对话,而不是只知道去找大人“告状”。
在幼儿园里,不少孩子都是一有问题就希望由老师出面来解决,因为他们自己在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的时候,会感到紧张。例如有孩子像维维的表妹一样来对我说:“老师,乐乐骑着木马不下来,你应该告诉他,玩具要和大家分享。”
孩子们很多时候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懂道理。我回答说:“。
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应冷静、理智地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对谁错,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对,不能偏心袒护,更不能粗暴打骂,而要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作出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为你自豪,他虽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师也批评了他,我们不生气原谅他。”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