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椎间盘是椎体之间连接部分,除第一、二颈椎间无椎间盘外,成人共有椎间盘23个。本症易发于20--40岁之间,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不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上以腰4--5和腰椎5、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
〔病因〕 腰椎间盘纤维环在后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柱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了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 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有损伤、劳累以及受寒着凉等。 椎间盘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这是本质发生的主要因素。
(1)外伤尤其是积累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重要原因。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当人们在向前弯腰时,髓校就向后方移动,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这反抗性弹力的大小与负重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在此情况下。如果这种力量过大,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已有缺陷,就有可能使髓核冲破 纤维环面向侧后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
一般在20~30岁间,纤维环开始变性,弹性减小,应力加于这些变性或弹力减退的纤维环,如腰部扭伤后,极易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在这年龄,髓核尚能保持其胶质状态和膨大,因之随核必被挤于裂隙之间,以致影响裂隙的愈合,此时即使困裂隙较小,髓核一时未突破纤维环,但因裂隙继续存在,日后亦可能在不断的活动和挤压中有所发展。
若扭伤所造成纤维环的裂缝较大,突出的髓核即可引起急性的坐骨神经痛。 在30~40岁之间,若髓核内纤维组织增多,但尚未引起椎间盘的变窄,则髓核对于变性的抗力,反而变得较半液状时期为大,髓核突出的可能性相对变得较小,故髓核的变性,从某些方面看来,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40-50岁以后,若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变性皆很明显,椎间盘萎缩变化广泛,则受到损伤后,破裂和突出多是细小的,放不易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经痛。除非碎裂的纤维环被挤于椎管内,否则不会引起急性症状。
若够核变性已至晚期,而纤维环尚保持完整,则椎间隙有显著变窄,以致椎体边缘有骨刺或唇形变发生。 (2)受寒 不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外伤史或劳损史,只有受寒、着凉。
其原因可能由于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受寒流后使腰背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特别对于已有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急性闪挫,气滞血瘀; (2)外感风寒湿邪,经络闭塞; (3)久病劳损,肾虚型。
〔临床症状〕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
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
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 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上可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对于非手术疗法,除自我调理需得法外,一些病症还可进行推拿、针灸以及牵引治疗,其治疗原则如下: 1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2 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3 加强局部气循环,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 〔非手术疗法〕 目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
2.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疗法之一。牵引疗法历史悠久,目前牵引疗法的方法已获得很大的发展。
3.腰围和支持带腰围及支持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目的是制动,可使受损的腰椎间盘获得局部。
腰椎间盘突出,用以下方法治疗:
1.睡硬板床,急性腰椎肩盘突出,至少卧床3周,症状缓解后戴腰围,尽量避免弯腰
2.骨盆牵引,休息时戴腰围
3.理疗按摩,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4.硬脊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消炎镇痛
5.核髓化学溶解法,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症状,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6.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摘除一定量的髓核,降低椎间盘内压,缓解症状
7.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降低椎间盘内压,缓解症状
8.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
这是个"懒病",以后"背拉抗提"这些体力活就和你就永别了,千万不能干,要养着.
祝早日康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