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线。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 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 “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 4 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
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施工放线有多种方法,条件允许的场地只要钉多一次龙门桩就可以搞定,一般龙门桩主要用于基础施工放线,基础完工后再把轴线及水平引测到基础上部四大角的侧面,用墨线弹出垂直、水平线做出三角标记,在引之前需用基准点校验龙门桩是否准确,这样不管你放N 多次线只要以基础侧面的基点用仪器或铅垂向上引测轴线,用钢尺量测标高,这样就可以到主体封顶。
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实用的。说白了就是把图纸上的形状按 1:1 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但要学会看图纸,学会必要的仪器操作。
线工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种,不仅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识图,并且能快速地记忆数值,要求精确的操作等等。首先学会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然后学习识图,最好是能画图,接着熟悉图纸,从放大线开始,确定轴线位置,最后放局部轴线,弹出墙体留置洞口等等,只有多练习,勤问人,等你放一两栋楼的线就会慢慢熟练的。
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用 6、10m, 8、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
具体一点: 1、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先选好的内控点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大线锤怎样往上吊比较方便。用线锤尖对准轴线的基点,当线锤对准基准点时,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上人员定位。
在对准下方吊锤时,对点人员要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测吊锤尖部与钢板的点位差值,并通知楼上人员及时调钢丝线中的位置,当从两侧方向锤尖与十字中都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定点。至于钢丝线的弹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关键是在于楼层上的放钢丝线的绞线轮要经过特制,可以进行微小高度调整,并能可靠的锁定,这样放线时就比较方便了。
2、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窥法. 即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两个预留孔,通过这两个孔将下面楼层的轴线引上来,如留 3 个孔的话,经纬仪都可不用,仅线锤和钢尺就可完成放线。 3、+-0.000 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0.000 以上采用内控法,即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 n 层. 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讲在建筑轴线附近平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 1 米左右这个位置予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 n 层. 比如你现在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然后从二层这个点往回量 1 米那就是建。
1。
测量原则 由整体到局部:场区控制网→建筑物施工控制网→细部放样 2。 变形观测 ① 普通建筑:基础结构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工后开始; ② 大型、高层建筑:基础垫层或基础底板完成后开始; 3。
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测量方案: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3)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 4)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5)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 4。
高程测量 【练习题】 1。 关于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的组织实施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平面到立面 B。
由立面到平面 C。由整体到局部 D。
由局部到整体 【答案】C 2。 关于大型、高层建筑开始沉降观测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B。
主体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C。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 D。
基础垫层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答案】C。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负责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所提供的角标施工单位应妥善保护,当角标位于建内或施工过程可能会破坏时,应在单体定位后,引至安全地方固定好。
施工前首先对工程施工总平面定位图进行审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其次,与监理、总包单位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D P 开始施工。
现场必须建立高程和平面(坐标)控制网。水准点由测绘给定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为宜。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自检合格后报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
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
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来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自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4.1首层楼面轴线投测:为了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0.000m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外校内控法。内控法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每一个施工段内不少于两横两竖四条轴线以便校核选定的投测轴线。内控点设置与投测流程如下:
4.1.1、在首层楼板砼浇筑完成后,在首层底板混凝土楼面上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控制轴线。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各项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小于±5″,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请监理验线后作为轴线投测的依据。
4.1.2、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精度合格后放出细部墙边线、墙边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线等。
4.1.3、在首层楼板浇筑砼之前,先要预埋200*200*10mm厚铁板,预埋铁中到轴线尺寸根据各个楼的不同分别予以记录划分,铁板埋设位置为一纵一横控制线交点,交点处焊接Ф12*30MM螺纹钢,并用钢锯刻划十字,对其做好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本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预埋铁板及向上传递示意详下图:
4.1.4、在±0.000以上各楼层施工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mm的孔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平时用木板封盖,投测时揭开。
4.1.5、首层各内控点1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投测孔严禁堵塞,对此挂明示牌,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来源于问问我建筑综合平台
1、平面尺寸控制
首先要基础定位标准。这是要求规划测量部门精确。
根据定位桩(坐标),放样是注意要大尺(通尺寸)拉通测量,严谨小卷尺叠加测量。
再次是放样顺序:从两边后四周向中间方向,按照图纸轴线均分,把误差或偏差集中到中间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后设备间位置。(避免分户验收不合格)
2、垂直度控制
高层通常不会使用铅锤来挂垂线,一般使用激光垂准仪:一般10层以内偏差最小。所以在10层、20层、30层。。。设置垂准仪基准点。一般50线交叉点,为了架设仪器方便使用1米线交叉点。
3、结构层高控制
由室外基准点引入建筑外侧一个框架柱(或剪力墙暗柱),一层可以做50线,再从此处往上通尺测量,每层都设置该层的50线,在是过程中层高50线引入是层高控制的关键。分两步进行:1、从下层往上引入,至改框架柱的外侧主筋上(一般有油漆三角符号标示),然后用水准仪(或水平管)从该点在平面上散开。控制该层结构混凝土面。2、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拆模完成再将该层的50线打在该框架柱外层的混凝土面上,控制以后地面和粉刷工程。以此类推,说简单也不简单。
4、仪器使用方法要正确,尽量保证精确,不能有一丝马虎。因为从仪器就开始误差啦,到最后就是误差的叠加再叠加,就是错误了。应重视。。。。。累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