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
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
(1) 推陈出新训练法
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2) 聚合抽象训练法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 循序渐进训练法
这个训练 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 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5) 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一、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 脑力激荡法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法是由Osborn早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
脑力激荡法虽然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于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后的改良式脑力激荡法是指运用脑力激荡法的精神或原则,在团体中激发参加者的创意。 二、三三两两讨论法 此法可归纳为每两人或三人自由成组,在三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及分享。
三分钟后,再回到团体中作汇报。 三、六六讨论法(Phillips 66 Technique) 六六讨论法是以脑力激荡法作基础的团体式讨论法。
方法是将大团体分为六人一组,只进行六分钟的小组讨论,每人一分钟。然后再回到大团体中分享及做最终的评估。
四、心智图法(Mind Mapping) 是一种刺激思维及帮助整合思想与信息的思考方法,也可说是一种观念图像化的思考策略。此法主要采用图志式的概念,以线条、图形、符号、颜色、文字、数字等各样方式,将意念和信息快速地以上述各种方式摘要下来,成为一幅心智图(Mind Map)。
结构上,具备开放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让使用者能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得以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五、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六、逆向思考法 是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为七类,如能充分加以运用,创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七、分合法(Synectics) 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
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八、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是由Crawford于1954年提倡的一种著名的创意思维策略。此法强调使用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事物或问题的特性或属性,然后针对每项特性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九、希望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优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
十一、缺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二、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检核表法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方向逐一进行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
此法可用来训练员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构想出新的意念。 十三、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 是“六何检讨法”的延伸,此法之优点及提示讨论者从不同的层面去思巧和解法问题。
所谓5W,是指: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价(How Much)。 十四、目录法 比较正统的名称是“强制关联法”,意指在考虑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一边翻阅资料性的目录,一边强迫性的把在眼前出现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主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构想。
十五、创意解难法 美国学者Parnes(1967)提出「创意解难」(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的教学模式,是发展自Osborn所倡导的脑力激荡法及其它思考策略,此模式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应以有系统有步骤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宋尚教授——思维训练专家,HP、KAPPA高级经理.10年职场思维导图实践经验,世界级公司管理层经验,国内第一个职场思维导图案例——“李宁公司思维导图落地系统”创造者 清华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高级合伙人、思维学院院长 开创了中国职场思维导图培训领域,被称为中职场思维导图之父 在海外接受思维导图专业训练,10余年从事思维导图教学与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思维导图研究与在职场全面推广并落地的先行者之一 思维导图在职场应用领域权威专家,曾经亲自操盘三家全球性公司的思维导图的推广与落地.周景慧(全球某500强公司培训总监、中国职场思维导图研究会钻石专家)500强公司培训总监,国内一流的思维导图专家,从事企业培训教学与研究16年。
45岁。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钻石职场思维导图专家。
15年在全球500强公司任中高级管理人员,有多年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历及培训工作经历,积累了企业管理和教学经验。致力于思维导图与系统思考等思维训练课程的培训与研发。
小学生阅读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孩子来讲,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非常的重要,但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搞好阅读的形式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读书后,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要求学生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并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演一演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的潜能和表现欲望,这就要求学生把所读改编成课本剧、童话剧等,并且要利用班队会进行课本剧、童话剧等的表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读一读、讲一讲
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可经常要求学生开“故事会”,给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还应评出“故事大王”。
4、读一读、比一比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语感。
二、阅读的方法要具体化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除了重视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以外,还应力求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起来,做到以学路带教路、以语言带内容,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领悟。千万不能把自学局限于读读、背背、抄抄。要打破框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多种角度去预习,能尝试多少是多少,不求一样,但求一试。这样,学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预习,长此以往,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我们还应当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以读为中心,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的题目应当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应当根据学生之上的高低、基础的优劣、能力的强弱等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分享成功的喜悦,既发展了个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不同类型的文章,其阅读理解是各有侧重,有的重在获取信息,有的重在启迪思维,有的重在激励人生。提高阅读理解力,应在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
1.求同求异进行创新训练。求同即模仿、跟我学,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求异即创新、创造,在教学中,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看示范,主要是学习软件的操作。学生跟着老师学操作,老师一步一步做,学生一步一步学;第二步是做相同的,主要是强化操作技能技巧,要求学生做与老师相同的操作(求同,类似于其它学科的默写);第三步是做不同的,主要是学习创作,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做与老师不同的作品(求异)。这个过程还要求学生说作品,说创意,在创作与实践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运用漫画进行创新训练。主要通过欣赏、思考、议论、评价、联想想象、发散迁移的过程,用欣赏完整的漫画、给漫画拟标题等方式进行创新思维。在这种情景刺激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感受、感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例如下面的这幅漫画,是我们在在创新思维时常用的一组漫画:“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大多数学生都有此知识,但“乱走的人多了,便没有了路”,却是我们很少考虑的。孩子们从这组漫画中看到、想到了许多,特别是对添加了一个“乱”字,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很有创意。
3.利用电视广告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我们要求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去欣赏分析广告作品,并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如果我做这个广告,我会如何考虑”。事后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对纳爱斯的洗洁精广告“我家的盘子会唱歌(幼儿园版)”很感兴趣,也纷纷对这个广告评头评脚,用孩子的眼光对广告进行评论,在批评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4.利用优秀作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电脑作品的制作中,学生往往有心理障碍,缺泛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创作、创新高不可攀。
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今天人们不仅掌握了有效开发头脑智能的方法,而且也形成了诸多的思维训练流派,其中以“思维工具”(即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思维训练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著名代表人物有:爱德华·德·波诺和他的“六顶思考帽”工具,托尼·布赞和他的“思维导图”工具。
在我国,思维训练引入企业培训领域较晚,大体分为创新思维训练、系统思维训练、战略决策思维训练、问题分析与解决技能训练等。比较有名的是郝泽霖、常国辉、冀云襄、单义涛和周景慧等专家学者。
“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悉,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被称为职场思维导图之父的宋尚教授如是说。思维训练不应该看成一门速成的课程,而是要坚持不懈地科学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明显的效果。任何技能都是反复训练的结果,脑力技能也不例外!
一.站在更高层次
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习惯跟着老师一章一节的学。这样往往不能很好的将各章节之间内容建立联系,不能建立联系就不能搭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学到最后对繁杂的内容,理不清头绪,在记忆方面也会增加负担。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定制一张表格,将所学章节中的难点、基础信息等知识列入此表。方便今后学习过程中能将各章节所学内容建立联系,且在日后考试复习时,也能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通过一张表格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
二.学会思考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可取,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其实,无论什么学科所教内容,都是在教同学们学会其中的道理,内含意义。而并非只是字面意思。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跟随老师讲课思路,对所讲知识充满求知及好奇,尝试建立内容间的联系。这不仅仅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还有助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思维的方法 一.概念的方法(概念化。
对现象命名)。获得理论制高点。
可以直接命名,也可以间接命名。 文言教学问题本源论。
文言教学价值二元论。 文言作品定篇论。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学校里的文化传承》 课堂教学、谈话、作文、观察得到的现象、等等,这是学校里的文化传承。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生态。
工具论是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一种理论学说。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获得课程性质的途径。
——目的。 工具论的研究方法的巨大误区。
二.追问的方法(逻辑的追问)(逻辑的反问) 不管是对自己的观点还是对别人的观点,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它是什么,如果是这样,又为什么是那样。这就是追问。
追问的好处是两个,一个是深化理论层次。二是拓展研究视野。
三.解释的方法(命题的解释)。解释的目的是引出下面的讨论。
而不是对前面的补充。 对核心概念要进行全面的讨论,确定它的基本意义。
对一般使用到的概念,也都必须加以解释或定义。别人没有用过的概念要定义,别人用过的概念,也要定义,因为你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到它。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目的,但是顺应是主体。通过许多顺应的过程,最后达到同化的目的。
什么是同化:客观向主观的发展。顺应:是主观向客观的发展。
从解释中论述了道理。 四.辩护的方法(立场的辩护) 或直接的辩护,或想像的辩护。
辩护的关键是不要直接反驳,而要在更高级的概念层次上反驳。 语感中心说: ----语感是肤浅的。
----辩护:语感不是肤浅的。 你说语感是肤浅的的依据是什么:语感是一种直觉。
----直觉是肤浅的吗?直觉的性质与特点。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理解与观点合一。
它是理性的感性化。 ----什么是真正的深刻。
只有理论才是深刻吗?只有分析才是深刻吗?完形的深刻。异质同构。
顿悟。 南方周末 2004。
2。5。
宝马案与多数人的暴政 刘山鹰。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司法独立,这个问题的矛头又是指向媒体和民意的(民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媒体表现出来的)。
指责者认为,媒体的质疑和大量报道所可能引发的对于审判的误导,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干扰了司法独立,可能会导致审判机关作出不公正的判决。 按照这种逻辑,先假定,媒体确实影响了审判机关的判决,那么,对于媒体的指责便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也等于说,我们的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影响,没有能够做到独立于媒体之外,没有能够做到司法独立。 但,这是媒体的问题吗? 再追问一句,一个不能独立于媒体之外的司法机关,它是否也不是一个独立于权力和金钱这外的司法机关?如果媒体的声音和倾向会导致司法不独立,同理推断,权力和金钱的干扰同样会导致司法不独立。
如果司法机关真正练就了司法独立的金刚不坏之身,它就不仅能受媒体的干扰,而且能受权力和金钱的干扰。当它不能受媒体干扰的时候,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同样不能受权力和金钱的干扰。
一个随媒体声音起舞的审判机关,是司法独立的审判机关吗?一个认为媒体舆论监督是“媒体审判”或者“舆论审判”的审判机关,是不是已经把本应司法独立的审判权拱手让给了媒体?一个随时准备出让自己的审判权给媒体、权力和金钱的司法机关,是我们想要的司法独立的审判机关吗? 五.关联的方法(逻辑的推理) 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最后都可以化为一个逻辑过程。一个小的环节,一小段,也应该可以化为一个逻辑过程。
一篇文章,一部著作,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的逻辑过程构成的一个大的逻辑过程。 语文思维教育的非目的性。
----第一,既然存在言语活动以外的思维活动,那么所谓思维训练可能与言语活动能力即语用能力有关,但也可能无关。这就从理论上就排除了以言语为目的就一定以思维为目的的推导。
因此确立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独立的目的意义,就有可能出现为思维而思维的情况,从而失去思维训练的语文性质。 ----第二,思维既是言语的心理前提又是言语的心理结果,因此言语目的的表达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内在地包含了思维的内容。
言语表达思维,那么思维就是言语的内部条件,有思维才有话说,一个小孩子不可能说出一个哲学家的话,要想说出一个哲学家的话必须有哲学家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思维能力就没有语用能力。这是对语用能力的前提条件的揭示。
----第三,但前提条件不等同于主观目的,正如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语用能力的前提条件,身体有某些疾患就不可能有语用能力(例如聋哑病人),但不能说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应有治疗身体疾患这一条。在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逻辑:思维是言语的前提,所以语文教学要进行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按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人的身体条件也能影响到人的言语活动和言语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进行身体锻炼,身体锻炼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这种推理的理论错误在于,把条件性因素与目的性因素这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对应起来。
实际上,条件应对应于结果,目的则对应于手段,条件与结果是不同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先后顺序,目的与手段是人类活动的两个要素,这两对范畴之间不存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