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崛起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等“五大示范试点”为突破口,深化“三大战略”“四大行动”,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品牌形象显著突出,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市文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全市文化旅游事业在重重困境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20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833.54万人次,同比减少30%;旅游综合收入175.46亿元,同比减少34.3%。文旅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占GDP的4.46%,同比下降0.9%。
旅游业较发达,景点美,继续发展
旅游业较发达,景点美,继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崛起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等“五大示范试点”为突破口,深化“三大战略”“四大行动”,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品牌形象显著突出,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市文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全市文化旅游事业在重重困境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20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833.54万人次,同比减少30%;旅游综合收入175.46亿元,同比减少34.3%。文旅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占GDP的4.46%,同比下降0.9%。
高尔夫球场个人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将本年度自己的工作情况做一个介绍,之后对本年度自己工作的不足做一个介绍,最后将一下自己未来工作的改进方向,高尔夫球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如下: 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在这里,我将本高尔夫球场过去一整年的工作向大家做一个总结,分享我们的喜悦。
首先,我对一年里我们公司的工作做一个汇报。在过去一年里面,球场的打球人数在3月份为1700人次,4个月分1799人次,12月份达到2000人次,而全年达到17973人次。
打球人数的不断增长,表明球场的发展态势是好的。
随着打球人次的增加,根据市场的需要,营业部从今年3月推出两周两天的“球场日”活动,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游玩,也为会员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配合开发客源的市场主线,营业部还制定并实施了许多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收集整理客户的资料、严格相关部门的收银制度等。
同时,通过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合理运用人力资源;要求员工加强技能的学习,提高服务水准。
在即将到来的心得一年里,球场将继续本着“开源节流”的宗旨,除了完善自身的服务设施,强调服务水准,最主要的是将大力开拓市场、开发客源摆在重要位置上。
为了球场今后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为这个“大家庭”创造辉煌!
、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在国际国内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加明确。
(一)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十二”期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为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1、市场持续增长
从2006年开始到2015年,我国国外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明显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更是高达40亿人。在保持旅游人数稳定上升的同时,出境旅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
2、旅游效益显现
如图1—1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旅游行业收入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到2015年,我国国外旅游收入达到1136.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高达3.42万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了4.13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旅游行业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逐渐显现。
(二)中国旅游产业市场集中度
指数分析衡量集中度最常用的指标有:CRn指数、HHI指数和洛伦茨曲线。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拟采用CRn指数作为主要分析工具。该指数通常用前几位企业的销售值占整个市场的销售总量的比重来表示,拟采用经营收入来衡量。一般地讲,这一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行业垄断就越高。同时,它综合反映了某市场中企业数目规模的分布情况,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由表2—1通过对2008—2015年中国四大上市旅行社营业收入的计算得出了旅游行业行业集中度CR4,其数值均低于10%,根据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定量化分析的结论,CR4<30%所以目前我国旅游业属于分散竞争型。由中国旅游行业统计年鉴分析可知1990年以前我国旅游行业市場结构属于极高集中度的寡占型。而由上表中分析数据可得,随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大量旅行社不断涌现,在市场结构类型上由极高集中度的寡占型逐渐演化成竞争型。
二、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的旅游业处于国家保护之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少引进激励机制,未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而且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
(二)规划不科学,环境破坏不时发生
在旅游开发阶段规划,未考虑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破坏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高能浪费等现象不时发生。由于财政困难,有些景点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少,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如位于我国中西部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产业市场改进措施
(一)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
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
(二)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培育大型旅游集团,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导和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2、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引导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参展、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旅游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处理、水土保持、大气保护、噪音控制以及环卫设施配套需进行专门规划。
四、总结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既有重要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已处在“市场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管理提升期”,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
作用于影响
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
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
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
.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旅游业详解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的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旅游种类
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总结其实旅游业不仅仅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带来推动作用,更多的能够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成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相互认同才能使得全球合作的沟通更流畅和有效果。
旅游业40年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初创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
1、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2、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1986-1998年)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第一大国内旅游国、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在经济规模上,我国已经是世界旅游大国,但还不是旅游强国。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球第17位,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旅游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旅游业还存在国际吸引力不强、国际调配力不足、国际话语权不大,缺乏强大的国际旅游枢纽与世界著名旅游品牌,国际游客人均消费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价格优势,旅游科技含量不足,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压力较大,旅游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4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强”意味着旅游经济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产业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要成为旅游强国,我国要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吸引力、旅游要素调配力和国际旅游话语权。
首先,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旅游吸引力。
提供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要加强旅游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旅游+”战略,推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切实丰富旅游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从而提供多样化、高水平旅游产品。学习借鉴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成本控制经验,打造更多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
坚持旅游科技创新。注重产品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了解国际游客需求,实现旅游管理、运营、体验智能化发展,着力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提升旅游吸引力、体验性与游客的满意度;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旅游便利度。
培育国际旅游品牌。可选择北京、上海、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建设国际旅游强省(市),强化营销,树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象;推动建设一地一品的旅游精品,各区域找准自身旅游特色精准发力,促进旅游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入境旅游免签政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探索有益的旅游消费免税政策,以拉动国内旅游需求、增强国际旅游品牌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入境旅游。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与治理,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旅游市场准入规则与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与整顿,建立旅游诚信体系,重拳出击“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欺诈等行为,严守旅游食品安全底线;持续发力旅游品质治理,定期开展A级景区质量复评,整治旅游景区媚俗之风;加快完善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旅游扶贫功能,在旅游发展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其次,抓住旅游贸易新机遇,加强国际旅游枢纽建设,提高国际旅游要素调配力。
加强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形成国际旅游要素调配中心。抓住客源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培育并加强国际旅游资源与市场调配能力,要以旅游电子商务投资、管理输出、旅游产业园投资等形式在旅游产业链、地理空间上打造区域旅游资金流、客流、信息流的产业枢纽与地理枢纽,构建我国旅游企业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体系,加快实现全球化布局。
跟随出境客流在东南亚、南亚以在线旅游与接待服务投资打造“产业枢纽”;依托产业园形式在中东国家以节事会展及购物娱乐投资打造“产业”“地理”双枢纽;跟随工业投资在中东欧地区以配套旅游接待设施投资打造“地理枢纽”;依托资源条件在中亚及俄蒙地区以资源开发投资打造“地理枢纽”。
积极支持以在线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枢纽成为国际品牌,形成国际游客组织中心。大力发展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昆明、南宁等成为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地理枢纽,形成游客聚散中心。
再次,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旅游规则制定,提高中国旅游的国际话语权。
扩大对外旅游开放。我国宜以旅游业为先行产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旅游入境投资门槛,鼓励外资“走进来”。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旅游合作,特别是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加快海南岛、平潭岛等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倡导国际旅游贸易公平自由发展,树立起国际旅游强国形象。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组织管理和国际旅游规则制定。近年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纷纷落户中国,发起首次世界旅游发展大会,我国深度参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管理,致力提高世界旅游治理体系的担当和能力。通过“一带一路”、上合组织、中日韩、中俄蒙等跨区域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创新发展系列旅游年活动机制,推动全球旅游合作。实现从被动跟从国际规则向积极主动的旅游国际合作和旅游外交转变。
积极主动地向世界旅游产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向世界旅游介绍中国旅游扶贫、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旅游集团管理经验,肩负起世界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切实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总结中国在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智慧旅游、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旅游产业治理的中国旅游方案、中国旅游案例与中国标准,提升中国在世界旅游中的引领作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