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带他去滁州玩的,滁州也有很多好玩的景点的:
滁州市2014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4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90357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673.6万美元。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21个,星级饭店客房数2228间(套)。年末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23个,名胜风景区2个。
主要景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四山: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
四湖:碧云湖、女山湖、卧牛湖、花园湖;
四洞:韭山洞、禅窟洞、庵基洞、吸水洞;
四名:名人(欧阳修、吴敬梓等)、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醉翁亭记》、《儒林外史》);
滁州拥有琅琊山、皇甫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琅琊山摩崖及碑刻、皖东烈士陵园等三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山间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欧文苏字”碑、吴道子的菩萨石刻像被称为“镇山”之宝,标志着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方景点
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AAAA级)、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等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高邮湖旅游度假区、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皇城、韭山洞。
折叠滁州十二景
浙江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十二景分别为:琅琊古刹、让泉秋月、丰岭祥云、清流瑞雪、花山簇锦、重熙洞天、西涧春潮、龙蟠叠翠、菱溪夜雨、石濑飞琼、柏子灵湫、谯楼大观。
折叠滁州古城
滁州城范围大致为:北起北关,南抵宋城街、环城路,西达西涧路,东至东门口,老城区。南朝宋为顿丘县城,东魏为南谯州城所在地。唐以前滁州城罗城东临广惠桥(亦名泓济桥),设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今古马路街南),设丰泰门。城周长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罗城内设子城(今滁州三中高地处)。城周长1里160步。上有女墙。620年(唐武德三年)筑门:东门名行春;西门名鼓角。650年-655年(唐永徽年间)拓建,设4门:东,通淮门;南,济江门;西,朝天门;北,望泗门。城周长7里258步。各筑月城。西涧水入城,始筑上水关,拱圈3洞,半城墙半桥,上可行人。1047年(北宋庆历七年)欧阳修知滁再拓建罗城。
明代南增廊,城周长9里18步。筑下水关,3拱洞。设6门:大东门名化日,小东门名环漪,大西门名永丰,小西门名观德,南门名江淮保障,北门名拱极。四周护城河阔200余步,深两人过顶,各门通河有桥。元代兵火,月城毁。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重建月城,增建窝铺12,垛3549个,角楼4座,后毁于兵燹、地震。清代几经修葺。1858年(清咸丰八年)子城尽毁。民国时期仅见南北门砖砌拱形和南门城楼,罗城墙完好,垛、铺、角楼均无存。1954年开发交通,拆去砖墙。南门至东门全辟为环城马路(即今环城路),其他各段沿护城河残垣尚可寻见。上下水关古貌完好。2000年以后,丰乐大道城墙段发生坍塌,至此滁州明城墙难觅踪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推荐景点
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花园湖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
简介:全椒县古河中学,前身为全椒县古河初级中学,1957年7月在党的八大精神指引下开办,是当时全椒县建立的第二所初中。
1983年省教育厅批复为6年制普通高中。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推荐景点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花园湖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
可以带他去滁州玩的,滁州也有很多好玩的景点的:
滁州市2014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4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90357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673.6万美元。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21个,星级饭店客房数2228间(套)。年末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23个,名胜风景区2个。
主要景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四山: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
四湖:碧云湖、女山湖、卧牛湖、花园湖;
四洞:韭山洞、禅窟洞、庵基洞、吸水洞;
四名:名人(欧阳修、吴敬梓等)、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醉翁亭记》、《儒林外史》);
滁州拥有琅琊山、皇甫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琅琊山摩崖及碑刻、皖东烈士陵园等三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山间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欧文苏字”碑、吴道子的菩萨石刻像被称为“镇山”之宝,标志着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方景点
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AAAA级)、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等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高邮湖旅游度假区、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皇城、韭山洞。
折叠滁州十二景
浙江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十二景分别为:琅琊古刹、让泉秋月、丰岭祥云、清流瑞雪、花山簇锦、重熙洞天、西涧春潮、龙蟠叠翠、菱溪夜雨、石濑飞琼、柏子灵湫、谯楼大观。
折叠滁州古城
滁州城范围大致为:北起北关,南抵宋城街、环城路,西达西涧路,东至东门口,老城区。南朝宋为顿丘县城,东魏为南谯州城所在地。唐以前滁州城罗城东临广惠桥(亦名泓济桥),设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今古马路街南),设丰泰门。城周长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罗城内设子城(今滁州三中高地处)。城周长1里160步。上有女墙。620年(唐武德三年)筑门:东门名行春;西门名鼓角。650年-655年(唐永徽年间)拓建,设4门:东,通淮门;南,济江门;西,朝天门;北,望泗门。城周长7里258步。各筑月城。西涧水入城,始筑上水关,拱圈3洞,半城墙半桥,上可行人。1047年(北宋庆历七年)欧阳修知滁再拓建罗城。
明代南增廊,城周长9里18步。筑下水关,3拱洞。设6门:大东门名化日,小东门名环漪,大西门名永丰,小西门名观德,南门名江淮保障,北门名拱极。四周护城河阔200余步,深两人过顶,各门通河有桥。元代兵火,月城毁。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重建月城,增建窝铺12,垛3549个,角楼4座,后毁于兵燹、地震。清代几经修葺。1858年(清咸丰八年)子城尽毁。民国时期仅见南北门砖砌拱形和南门城楼,罗城墙完好,垛、铺、角楼均无存。1954年开发交通,拆去砖墙。南门至东门全辟为环城马路(即今环城路),其他各段沿护城河残垣尚可寻见。上下水关古貌完好。2000年以后,丰乐大道城墙段发生坍塌,至此滁州明城墙难觅踪迹。
东王:农历二、四、七、九;六镇:农历一、三、六、八;古河、大墅、石沛:农历三、六、九;管坝、赤镇、周岗:农历一、四、七;马厂、章辉:农历二、五、七、十;六镇三塔寺:正月十五;走太平:正月十六;界首:农历二月二;神山寺:农历二月十九;龙山寺:清明节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省 滁州市 本科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省 滁州市 专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专科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安徽滁州学院 滁州市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和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下设78个乡、86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33个居委会和2234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未全市人口432.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万,人口出生率为9.96‰,死亡率为4.96‰,自然增长率为5‰。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概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长市近年来发掘的西汉三角圩古墓群,属国内罕见,出土文物价值连城。
三塔寺位于安徽滁州市全椒县。
相传全椒神山乃东方神话系统中男仙领袖东王公和女仙领袖西王母相会之所,全椒所辖东王乡、西王乡乃东王公和西王母住处的简称。
又传说西王母的侍女许飞琼在全椒植白花两株,一株植在六镇,人皆不识品种,故以许飞琼之名,称之“琼花”。一株植在六镇镇东王山区,为白色牡丹。全椒自此有“六丈琼花”和“东王牡丹”之芳名,这些在明清时的《全椒县志》中可见端倪。
相传当年许飞琼在六丈镇植琼花时,还建有一座巨大的琼花池,因为琼花来自仙家,所以愈发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到了隋朝,隋炀帝闻讯后移琼花于扬州土祠后,扬州始有琼花。
隋朝灭亡后,全椒乡邑、北宋参知政事张躁在所作《琼花池》中,曾用“此花已去不须嗟,亡国亡家总为他。父老不知前日事,逢人口口道琼花”来慨叹这一段历史的尘埃。
宋以后移植琼花于汴梁(开封)、杭州皆不得活,回植扬州又能复活,坊间说其是有情之物。宋亡元兴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是否这花也有情,而为大宋王朝的灭亡悲伤呢?
今天的扬州琼花乃元至正三十三年,道土金丙瑞,以“聚八仙”(一植物俗名)补种在扬州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真正的琼花早已没了踪迹。
相传隋炀帝移植琼花的时候,在六镇的琼花池边便建了寺庙,以取天地灵气,只是当时的寺名已不可考,但建寺的时间倒是与历代方志所载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相契合。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后人在寺前建塔三座,古寺因之更名为“三塔寺”。到了明代洪武年间,因皇子皇孙要去盱眙(古泗州所辖)、凤阳祭拜明祖陵和明皇陵,出南京城渡江后有水相隔,于是拆了三塔,把砖块运到江浦境内修建毛垣桥(位于今天的滁宁公路上),三塔尽毁,古寺元气大伤。直到明天启年间,三塔寺得到重新修缮,时杨宏宇作有《重修三塔寺记》,原存于殿后,惜毁于抗战时期。清代曾经有白衣道人方定国居此,杭州知府、乡贤薛时雨作有《白衣道人行》诗存世,三塔寺更加知名。
现存三塔寺诸建筑,基本上是民国时期僧了明募建的。了明俗姓余,原籍和州,剃度于琅琊山达修僧。民国十五年(1926)前后,主持三塔寺,当时古寺迭经兵燹,断垣残壁,了明四处化缘,招集工匠,建窑烧砖,历时十年,古寺重见新颜。
了明在重修三塔寺时,在二进正殿东首,建了一座大悲楼,雕梁画栋,几净窗明,以供游人休憩。现由主持僧辟为念佛堂,兼作接待各界人士之用。
1944年前后,国民党新桂系军队驻扎在古河,拆庙毁宇建筑碉堡,三塔寺危在旦夕,众僧万分焦急。一天,代理皖东指挥官曹茂宗巡视途经三塔寺,在佛像前停立良久,住持僧了明得知曹信佛教,忙上前施礼,抓住时机,殷勤款待,并一直尾随曹到古河,取得一张“佛教圣寺,严加保护”的告示,张挂寺前,幸免拆毁。
解放前夕,全椒籍民主人士一度利用该寺房地产兴办了“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三塔寺毁坏严重,一度被粮站占用,虽然保存了建筑物,但佛像、石刻、部分诗联荡然无存。
1981年6月,全椒县人民政府公布三塔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寺观。三塔寺重归宗教部门管理,省民委拨来专款,重新修葺,重塑佛像,从琅琊寺聘请僧觉慧来寺主持,1987年元月对外开放,每年正月十五庙会期间,更是香火不断,人流如织。
三塔寺现存殿宇五进,廊房回曲,古色古香,各殿均有佛像。一进为山门殿,二大金刚守护寺院;二进为天王殿,正面端坐着弥勒佛,背面是韦驮立像,两厢是“护世四天王”威立;三进为大雄宝殿,正中莲花台上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两大弟子立于两边。背面是南海观音,龙女和善财童子分列左右。
大殿两边是十八罗汉;四进为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五进为三世殿,供奉着三尊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五进后面,新修了一个大殿,亦已封顶。
三塔寺院内曾有古松一株,广十余围,高四、五丈,传有白鹤栖于上,为飓风所毁,伐之有异香。大悲楼前有一小庭院,昔有千年黄杨一株和绝世牡丹百余株。每年花开之时,文人雅士多会于此,唤做“牡丹诗会”,留下颇多风流诗文。
明进士吴国龙《三塔寺》诗云:“偶过萧关息,悠悠爽到秋。鸟为松子下,我以树香留。冗底观松简,嚣余觉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称小溪流”,清代的薛时雨、吴山尊,近代的王宗沂、鲁光华、张汝舟、刘子善等许多文人都在此留有匾额联语诗书文字。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推荐景点
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花园湖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推荐景点
滁州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西涧湖、丰乐亭、龙蟠河公园、清流河公园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红草湖湿地公园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花园湖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金山滴水寺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
台州可以去的十大寺庙推荐
1、国清寺
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2、峰江街道香严寺
香严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镇白枫岙村,原名禅林寺。该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七一三年),文革期间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建。会昌年间废。北宋大中祥符兴,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廷念法师重修,现存殿宇为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建。据载唐鉴真大师四次东渡日本时曾率弟子三十多人逗留此寺,讲经说法十多天。该寺,「文革」期间被毁。三中全会后了净法师重建。一九八六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院。现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寮房等五十馀间。现任住持达慧法师。
地址:台州市路桥区峰江镇的莲花山脚下
3、清修寺
清修寺位于椒江海门街道枫山,旧名塔庵,为东晋高僧怀玉道场。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寺,明永乐八年(1410年)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南渡时曾到此,题“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楹联,今寺为清代重建,近年重修,为一条纵轴线上的三进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其中大殿与三圣殿上的石柱成梭形,柱础为浅雕覆莲式,均为宋代建寺时物。
地址:浙江台州市区枫山巅
4、天台山万年寺
万年寺,在天台城关镇西北万年山麓,为天台山名寺古刹之一,最早建于唐太和七年(833),会昌(841-846)中废。宋雍熙二年(985)改寿昌寺,奉敕造罗汉516尊像。建中靖国初(1101)毁于火,崇宁三年(1104)重建,绍兴九年(1139)改为报恩,广孝和光孝,后复为万年寺。万年寺是天台山一大寺院,原寺院建筑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房舍上千间,清乾隆、嘉庆年间,寺内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况可见一斑。可惜经历次火灾,今仅存大雄宝殿、天王殿、金刚殿及后殿厢房等部份建筑约40余间。
地址:天台城关镇西北万年山麓
5、黄岩广化寺
黄岩广化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东鉴村,距院(桥)路(桥)路主干线1公里。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约243年),距今有1766年历史的广化寺,是江浙两省最早三十六所寺院之一。广化寺距离院桥镇约四公里许,占地面积百余亩,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寺北靠大屏山,飞龙山环绕其周,一门出入,具有庄严佛国风格。寺前有狮山对峙,似若镇守山门景象,寺前又有钟鼓二山相对,中有清池照映,俗称前照后靠,山路蜿蜒平坦,两侧山峰起伏叠翠,如多瓣宝莲簇拥,寺后丘峰象征弥勒世尊跌坐,笑对古刹。广化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条件,绵长的历史沿革,为全国著名高僧——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师称道,并被载入中华佛教名胜大全。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东鉴村
6、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传法系统为天台宗。始建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本世纪80年代初由道源法师主持进行重建,后由妙梵法师续建,现在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建筑。寺内有清朝石浴桶、石马槽等。另有历代祖师塔两座,其中一座塔主为道源法师,珍藏《大藏经》一部。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合旗村
7、延恩寺
延恩寺,又名涌泉寺,一座西晋建造的古刹,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三面环山,至今1744年,依旧矗立在兰田山脚下。延恩寺晋代太康年间(280~289),一个女子踽踽独行,来到了天柱山下。怅望良久,心有所触,即筑庵以居。从此,日诵法华,不问世事。这女子便是郡名士任旭的女弟任九妹,寺也因此而成,初名“涌泉”。传说任九妹“卓庵诵莲经,偶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故名”。任九妹死后,葬在寺后。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
8、多宝讲寺
浙江三门高枧乡,群山环抱,林木幽深,是个远离尘嚣的僻壤。其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庄严古刹——多宝讲寺。古刹始建于东晋,初名“龙翔院”。南宋时始改称今名,曾属天台山国清寺下院。清代曾二度重修。至1992年智敏上师住持时,古刹仅剩破殿、残垣。敏公率众筚路蓝缕,重光山门,并新建大师殿,大雄宝殿等,使多宝讲寺成为汉传佛教大般若宗道场,驰名海内外。
地址:浙江三门高枧乡
9、天台山高明讲寺
高明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东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在天台山,离国清寺约8公里。从智者塔院东下五里,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为智顗手创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它是中国佛教天如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年)亲手创建的,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现为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高明讲寺
10、路桥街道普泽寺
普泽寺,原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安庙南,始建于隋开皇中期(五八一~-六一八年)。普泽寺为千年古刹,历经沧桑,屡有兴废。原寺占地五千九百六十五平方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104国道改建,向寺后移址。一九九四年,经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一九九七年,重建大雄宝殿。一九九八年,新建两厢寮房。一九九九年,重建天王殿。普泽寺现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妙法堂、斋堂等,占地一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六百一十九平方米,殿堂、寮舍及附属房屋四十三间,路桥区佛协就设在这里。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安庙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