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个税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个税”核算,那么你应该做一笔计提税金的
借:其他应收款-应交个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税 (实际报税,缴纳的金额)
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应交个税 (工资中实际扣税)
银行存款(或者 库存现金)
交税时候
借:应缴税费-应交个税
贷:银行存款 (实际报税,缴纳金额)
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应交税费的目的在于,应交税费月底是应该没有余额的,而出现了像你这种税金算错的情况,他的差额就在“其他应收款”而不是“应交税费”了
你这种情况,下月算个税的时候该怎么算就怎么算,纳税申报时少报100,就可以把本月的差额找回了
即,
借:其他应收款-应交个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税 (正确的数-100)
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应交个税 (正确的个税)
银行存款(或者 库存现金)
交税时候
借:应缴税费-应交个税
贷:银行存款 (正确的个税-100)
如果你的单位是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可以不作账务处理,从而直接将税前利润变成税后利润。
如果你的单位是要先征后返的,原来要交多少还是多少,减免那部分交给税局后再申请退回,所以你第一季度不算多交,你第二季度获得减免应做分录。
第二季度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 25.81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81
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81
贷:银行存款
申请获得减免:
借: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3358.8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58.88
收到退回税金时:
借:银行存款 3358.88
贷: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3358.88
假如第二季度没有得到退回税金时,没退回的部分,第三季度可以抵顶税款
借:所得税 588.6
贷:其他应收款——所得税退税款 588.6
假如到第四季度,你的预缴还是多的话,应当申报退税或者抵顶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如果对多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不作会计处理,在下一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再把多预缴的税款减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填报年度利润表,就会把由预缴所得税对应的所得税费用误认为是当期所得税(即当年所得税)对应的所得税费用,造成年度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虚增。如果在填报年度利润表时,按当期所得税对应的所得税费用核算,不在账簿中调整所得税费用,就会造成账表不符,也不合乎要求。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发生,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即每期只作缴税处理,不作计提税款处理,年终作计提和结转所得税费用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二十四条规定,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当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而不是预缴形成的所得税。
已交的企业所得税应计入应交税费科目。
账务处理如下:百
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度用
贷: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道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内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容业除外。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所得税会计分录举例 1、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的企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费-应交所得税2、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 借:所得税(本期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对所得 税的影响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税所得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的时间 性差异和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3、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期间转回时,如为借方余额 借:所得税 贷:递延税款 如为贷方余额 借:递延税款 贷:所得税4、采用债务法核算的,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 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调整 借:所得税 贷:递延税款 或,借:递延税款 贷:所得税5、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大全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 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 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4.缴纳年度 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 重新分配利润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重新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 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 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汇算清缴和会计分录处理 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企业在汇算清缴时,计算的实际全年应纳税额多于全年已预缴的所得税税额,其少交的部分,应于下一年度缴纳时补缴。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实际补缴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多缴的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抵缴。
3.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时,应将减、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入帐,并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实行先缴后退的企业,按规定交纳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按规定收到退回的所得税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同时作: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盈余公积4.上年利润调整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年度决算报表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对发现的上年度会计事项,如果是涉及损益的,应对上年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进行调整,计算出多缴或少缴所得税,办理补缴或退税手续。
企业按规定调整上年利润,如调整增加上年利润或调减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有关科目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对调整增加的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作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调整减少上年利润或调整增加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有关科目 由于调减利润而应退回的税款,作如下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按规定办理退税手续,收回税款时,作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16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75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75
贷:银行存款 1675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扩展资料: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1、无形资产的摊销就是如同你所查到的那样,累计摊销是备抵科目。
2、土地的摊销分两种
a、土地使用权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前,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应按照无形资产规定按期摊销;
b、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时,将“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筑物完工后,土地使用权成本随房屋及建筑物工程成本。
一同转入“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不可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或者无形资产核算,应按照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随同“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按期计算折旧扣除。
3、首先根据准则可以确定的是,采矿权属于无形资产,需要摊销。年限可按照探明的存储量除以企业每年的开采量来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