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贷原理不熟,造成借贷反向或错借错贷。
比如:向银行借款10万元,归还前欠货款。对于这笔业务,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对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符号理解不透,认为“借”就是借款,“贷”就是贷款。
因此,错误地将上述业务做成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万贷:应付账款10万(正确的分录应该是:借记:“应付账款10万”,贷记:“银行借款10万”) (2)会计处理基础运用不当,造成收入、费用、盈亏数字错误。 会计处理基础是确定企业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其损益的标准。
会计处理基础一般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3)违反了成本与收入相配合的会计原则,混淆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成本与收入配合的会计原则,是指每期损益应根据当期已实现的收入与产生收入所耗费的成本相配合而定。 损益的确定,主要在于收入与费用的适当配合。
如果某项收入根据应计基础应归属下期的收入,则与之有关的费用同样应为下期的费用。会计人员如果把应属于下期的费用,由本期收入中减去,不仅会使本期损益的计算不正确,而且也将影响下期损益计算的正确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第一,增设部分医院会计科目。
如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短期投资”、“应付票据”、“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第二,规范科目定义描述。
如高值耗材应进行明确定义,这样有利于加强高值耗材管理,便于医院按高值耗材的物价政策收费。 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医疗成本;“待处理财产损溢”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内涵应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科目可使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定义,更加合理也利于资产的管理。
第三,政策规定要明确。对短期投资、银行汇票、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指定用途的捐赠等问题应给予明确规定。
第四,规范部分业务事项处理,便于实际业务可操作的需要。对“基建拨款”和限制性捐赠业务,从医院管理角度出发,在净资产中核算更为合适,可直接作为国家投入或专项捐赠所形成的基金处理;新制度对预算执行信息要求按照提供的预算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建议由会计软件自动归集处理,医院只需提供预算收支表;对坏账准备应每月按实际应收医疗费和其他应收款预提,年末调整,多减少补,以保证医院经营效益的准确性;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建议合并为同一科目。
第五,完善会计制表体系的内容。财务报告必须全面反映医院整体财务状况。
不仅为医院管理者,也要为医院外部等有关方面提供各种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医院是个经济实体,除了一定量的财政补助外,其运行方式与企业类同,企业遇到的特殊经济事项医院也同样遇到,因而医院应参照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如医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参照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来操作。 第六,对新旧制度转换及配套的财务管理办法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如固定资产净值与累计折旧在新旧制度接轨时的确定等。
会计原理是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运用会计原理不当造成的账目差错有: 1、借贷原理不熟,造成借贷反向或错借错贷。 比如:向银行借款10万元,归还前欠货款。
对于这笔业务,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对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符号理解不透,认为"借"就是借款,"贷"就是贷款。 因此,错误地将上述业务做成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万贷:应付账款10万(正确的分录应该是:借记:"应付账款10万",贷记:"银行借款10万") 2、会计处理基础运用不当,造成收入、费用、盈亏数字错误。
会计处理基础是确定企业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其损益的标准。 会计处理基础一般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了正确划分并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为了正确反映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而且又不进行盈亏计算,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的基础。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内收到的各种收入就是本期的收入;企业在本期内支付的各种费用,就是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会计期间的人为划分关系,难免有一部分收入和费用出现收支期间和归属期间不相一致的情况,因而账上所登记的本期内收到现款的收入,并不一定都属于本期内应该获得的,有的须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才能获得,出现预收收入。 同样,本期内支付的费用,也并不一定都应当由本期负担,有的应由以后会计期间来负担,则出现预付费用,即待摊费用。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收入虽在本期尚未收到,但属于本期内应获得的收入,即应计收入。同样,有些费用在本期内虽然尚未支付,但应当由本期负担的,称为应计费用,即预提费用。
会计人员在处理有关会计事项时,由于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运用不当,就可能发生把不属于本期的费用支出记入当期成本,或把当期费用支出延至下期的错误做法;也可能发生把不属于本期的销售记入本期,或把属于本期的销售延至下期的错误做法。 3、违反了成本与收入相配合的会计原则,混淆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成本与收入配合的会计原则,是指每期损益应根据当期已实现的收入与产生收入所耗费的成本相配合而定。损益的确定,主要在于收入与费用的适当配合。
如果某项收入根据应计基础应归属下期的收入,则与之有关的费用同样应为下期的费用。会计人员如果把应属于下期的费用,由本期收入中减去,不仅会使本期损益的计算不正确,而且也将影响下期损益计算的正确性。
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并且强调,凡支出的效益仅属于当期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从当期实现的收入补偿;凡支出的效益属于几个会计期间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从事科研开发发生的费用等,应采取折旧、摊销等方式,从以后各期实现的收入中逐步收回。
以上便是运用会计原理不当造成账目差错如何处理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会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
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日益显现,企业会计工作的任务,已从单纯的信息咨询、监督、服务等职能进一步向预测、监测和参与企业决策职能发展。 一、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企业管理工作涉及许多不同的部门,其管理成效的优劣不是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企业若干部门共同执行的结果。由于会计部门和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发生广泛、直接、连续的关系,因此,会计部门在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部门中处于中心位置,只有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 会计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会计部门及会计工作人员,肩负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反映、监督、分析和咨询的任务,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围绕着信息工作而展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企业决策者只有利用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才能确保生产与销售、市场开拓、产品定价、资金投入的协调统一,保证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企业枪的先机,掌握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
会计预测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 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仅掌握当前的市场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预测市场的发展变化,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分析资料。
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一方面通过会计分析,对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另一方面利用会计信息通过对企业现有及过去的生产经营的分析,预测将来可能达到的生产经营目标,提出影响未来供需状况的原因,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保障。
4。会计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保障 会计分析既是制定计划的前提,又是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反映工作成绩、提出改进意见的主要手段。
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所进行的会计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二是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 5。
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必须由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检验,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数量表现,通过对会计结果的信息反馈,可为企业决策提供新的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会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 在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股份企业,很大一部分报账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有的报账员身兼数职,有些单位对报账员一年之内人已更换几次,更有个别单位的报账员岗位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造成财务人员思想浮动,不安心财务工作,直接影响了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2、部分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匮乏 部分财务人员没有进行财会及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对会计知识一知半解,不能按会计制度建账,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如编制记账凭证无原始单据或单据不全,凭证填制项目不全;经办、复核、验收,审批签章不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没有内部稽核制度;账簿记录摘要不清;不顺时记账;不结帐、转账;不按规定改错等等。
3、审核不规范,原始资料失真,会计核算基础资料不实 会计核算应以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依据,而目前,有一些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的需要,对一些不合法的开支,用假发票或原始凭证来处理,再加上单位对凭证审核不严,个别单位还有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金额不符,有虚报冒领现象,明细科目记载不清,财务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4、没有建立财产物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造成账实长期不符。
有些单位长期不进行财产清查,账实不符现象严重。个别单位部分财产早已报废,而在账面上依旧存在,有的单位购进的某些财产根本不在财产账上如实反映。
造成单位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5、少数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
这样,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6、会计分析工作未能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企业会计人员大多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将会计数据上报以后会计工作就完成了,而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得到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也就谈不上写出深层次、高时效、高质量的会计分析报告。
三、改进和解决主要措施 1、财会人员应认真学习《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依法建账,算帐和记账。 《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出了详细、具。
在会计系统使用过程中,如果该会计科目还没有发生过业务,其余额方向可以修改。
会计科目错误的方法是:在系统基础设置功能块下打开改会计科目窗口,修改科目余额方向后保存。但是如果该会计科目已发生过业务,其余额方向就不能修改。
那么有一个方法可以变通:
1、新建一个正确的会计科目,用于代替错的会计科目。
2、编制一个记账分录,将错的会计科目的科目余额结转到新的会计科目下。
3、冻结错的会计科目。这样以后的业务就用新的会计科目。
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建议对好入座,---如果会计主管聘用不合格会计人员,造成企业会计核算混乱应该是要付一定责任的)
第二十五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违反本法第二章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对明知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予以办理,单位行政领导人、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决定办理或者坚持办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建议对好入座,---如果会计主管聘用不合格会计人员,造成企业会计核算混乱应该是要付一定责任的)
第二十五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违反本法第二章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对明知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予以办理,单位行政领导人、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决定办理或者坚持办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20秒